鄮县 编辑

宁波古县名

鄮县鄮县

鄮(mào)县,因县治在鄮山北面而得名,范围包括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北仑区及舟山群岛,县治位于鄮山同谷(旧称鄮廓,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鄮县

别名:鄮廓、鄮城

始置朝代:秦朝

初始县治:鄮山同谷

地名由来

编辑

鄮,因地有鄮山得名。鄮山在鄞县东乡宝幢镇南,《光绪鄞县志》引《十道四蕃志》:“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故名。”,相传鄮山下是海外人民携带百货来此贸易之所,其山因名为鄮山。鄮山的东北山峰上,传说有迦叶的左足趾影,临其上,可以看到阿育王寺,离鄮山不远的同谷山,谷口可通达镇海大碶头(今北仑大碶)。

据《名胜志》称:谷口旧名为后塘街,有古鄮县城遗址。称后塘街者,因此街建在海塘的后面。鄮县的名称,由于地有鄮山得名。

历史沿革

编辑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鄞地置鄞、鄮、句章三县,属会稽郡。彼时鄮县辖地为今海曙区、鄞州区以及北仑区,县治在今鄞州区五乡镇宝幢鄮山同谷。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东巡至会稽郡,在鄮县住了30多天。

新朝王莽天凤元年(14年),鄮县改称海治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年(25~56年),废海治县名,复为鄮县。

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划区稳定不变。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孙恩起义军由海道入浃口(今镇海口),攻破句章县城,因此迁治于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嘉庆重修一统志》句章故城条记载:“(句章县治)有二。一为汉县,在慈溪县界。一为晋县,在今鄞县南。晋隆安四年,孙恩作乱,刘牢之等讨之,改筑句章县于小溪镇,即此。”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三县入句章县,县治迁它山左(今鄞江镇悬慈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县为鄞州和姚州,原鄞、鄮、句章县地为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分属海曙、鄞州、江北)。

唐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复改为鄮县,隶越州。这时的鄮县包括鄞、鄮、句章三县地,地方志上称为“大鄮县”,县治迁治迁至小溪。

唐神龙元年(705年),析宁海县、鄮县部分地,始置象山县,治彭姥村(今象山县丹城镇)。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奉化、慈溪、翁山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明州州治和鄮县县治均在小溪。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为余姚郡,下辖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郡治鄮县。

唐乾元元年(758年),余姚郡复称明州,州治鄮县。

唐广德二年(764年),象山县划入明州。

唐大历六年(771年),废翁山县,并入鄮县,鄮县县治由小溪迁至三江口,明州州治仍在小溪。

唐元和四年(809年),分鄮县东境至甬江的海口地区设望海镇(即后来的镇海县),仍属鄮县。

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筑明州子城,至此州治一直未变,州治与县治互易,鄮县还治小溪。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明州刺史黄晟死,武肃王钱镠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因后梁太祖朱晃的曾祖叫朱茂琳,茂与鄮同音,避讳改鄮县为鄞县,原属鄮县东境的望海镇,升为望海县(今镇海区和北仑区),望海县治在招宝山麓,鄞县县治在三江口,至此鄮县名废。

下一篇 宣室志

上一篇 祝家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