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骨舍利 编辑

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

佛指骨舍利佛指骨舍利

佛指骨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因为象征着“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作为宗教的象征物,佛指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佛指骨舍利

颜色:白色

馆藏点:法门寺

历史:2500余年

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相关阐释

编辑

佛经和祖师对舍利的阐释

印光大师开示

言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头,其发变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远游未归,及归致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大起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馀。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亿是精气神之所炼耳。

《央掘魔罗经》

尔时孙陀罗难陀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见央掘魔罗心生随喜。以偈叹言

善哉央掘魔 已修殊胜业

宜应方便求 如来妙色身

尔时央掘魔罗。以偈问言

世尊称叹汝 端政最第一

云何为世间 端政最殊特

何因得端政 时说决所疑

尔时孙陀罗难陀。以偈答言

澡手合十指 顶礼佛舍利

常供养病人 从是致端政

尔时央掘魔罗。复说偈言

佛身无筋骨 云何有舍利

如来离舍利 胜方便法身

如来不思议 未信令信乐

故以巧方便 示现有舍利

方便留舍利 是则诸佛法

世间从本来 供养梵自在

天子及天女 种种诸形像

以彼非归依 建立舍利塔

若有诸众生 解知是方便

因此方便智 获致端政色

非如汝先说 妄想端政因

呜呼孙陀罗 不知妙色门

蚊蚋色具足 无知宜默然

七彩舍利七彩舍利

《悲华经》记载

一旦佛法隐没、佛教灯火熄灭、法幢倒下时,愿我之舍利能倾到于人间乃至金刚大地之上;此世界缺乏珍宝,愿我之舍利能变成智慧蓝宝石,如火焰般明亮

若依佛经记载判断是不是佛舍利不能从是不是人骨来判定,究竟来说佛身无舍利,方便留舍利。

舍利起源

编辑

佛指骨舍利收藏塔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后共得8万4千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舍利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阿育王寺,也就是现今的法门寺内,则存有4枚佛指骨舍利。

由于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韩愈谏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后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因此在中国的佛骨舍利在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不过为了避免佛指骨舍利遭到损毁,不少僧尼则是制作仿佛祖真身灵骨制造附属品,也就是所谓的“隐骨”。

佛指骨舍利形貌佛指骨舍利形貌

1987年法门寺重建时,工程人员才从倾倒的寺庙底下,发现法门寺塔基地宫遗址,并在遗址中找到4枚佛指骨舍利,4枚佛指舍利,除第三个发现的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馀特一、二、四号三枚质地均类似白玉,根据地宫志文碑称之为“影骨”,也就是仿佛祖真身灵骨而造的附属品。不过在佛教界来看,影骨也是圣骨,同是佛的真身舍利。中国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的佛指舍利 ,其中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灵骨”一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真身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的一节中指骨。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和后代文献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称谓,但所指相同。

历史记载

编辑

佛指骨舍利形貌

佛指骨舍利佛指骨舍利

史书记载,印度当年有两次大规模的佛舍利崇奉供养活动。一次是释迦牟尼涅盘荼毗(即火化)后,摩揭陀国等8国修塔供养释迦牟尼佛舍利。到了孔雀王朝阿育王(当政于公元前3世纪)时期,他将8国供养的佛舍利重新收集起来,用八万四千个宝瓶盛舍利,放入八万四千个金银琉璃宝匣内。传说,法力无边的阿育王“役使鬼神,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在世界各地修造起八万四千座塔”,史称阿育王塔,供养佛舍利。印度供养佛舍利,一是为了尊师敬亲,把释迦牟尼当做恩师来尊崇;再就是扩大佛教影响,避免各国纷争。而阿育王在印度统一之战中杀人如麻,后悔不已,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求助于佛教,造塔供养佛舍利以示信仰,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杂阿含经》、《般泥洹经》等经典记载着供养佛舍利的内容,在南京、洛阳等地也出现了多座供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到了隋代,隋文帝杨坚推行佛教,模仿阿育王在神州大地上普建佛塔,使佛舍利在中国的崇奉走进鼎盛。在贞观五年之前,法门寺佛舍利的描述状况是笼统且不明确的:最初,人们见到只是一块“方骨”,“或见如玉,光白映彻”。而显庆时已变成“形状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渐,内外光净……”而且逐渐出现了“凤翔法门寺塔有佛指骨”、“……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佛指骨一节”等确切的“佛指骨舍利”字样。

舍利特征

编辑

佛指骨舍利

佛指舍利的形制,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为:“其舍利,开头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空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文志》载:“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形状与道宣《感通录》和《志文碑》所记吻合。

另三枚为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佛指舍利 用五重宝函包装。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当初此重铁函之外,还曾包裹着一层丝绸织物,因年代久远而朽坏殆尽,仅可从残片中识别出它原来的材质和纹样。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的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壸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颜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据发掘者介绍,刚刚出土时,灵骨因在液体中浸泡千年而使骨质松软,而且还有白色小霉点附在灵骨之上。

影骨舍利影骨舍利

文化价值

编辑

佛指骨舍利出现,世界为之震动。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佛指骨舍利在13层宝塔下埋藏了千年,唐朝‘迎佛骨于凤翔’的佛骨竟然还存在于宇宙间,它的重现让人肃然起敬。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景富先生。作为长期研究佛教的学者,他参加了陕西省政府当年组织的法门寺文物评审会,并撰有专着《法门寺史略》。在这部写于近20年前的论着中,陈景富留下一个持续多年的疑问:“法门寺真身佛指骨舍利究竟从何处来?由谁瘗藏于此?是什么时候开始瘗藏的?诸如此类许多谜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个千古谜题,很多学者都想弄个明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斌城先生在一篇《法门寺文化与法门学》的序言中也提出,放置在地宫的佛指骨舍利是什么人怎样从遥远的天竺送到法门寺的。陈景富翻遍史料典籍,试图探寻谜底。终于写出一篇13000字的研究论文《法门寺佛指骨舍利与玄奘大师的关系揭秘》。陈景富认为,是人们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时,请回了佛指骨舍利,并密藏于法门寺。因此,佛指骨舍利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关研究

编辑

法门寺地宫共藏有佛指骨舍利4枚,其中真身灵骨一枚,其余3枚是影骨。有人说这是一真三假。其实,佛教界认为,假也非假,影骨同为佛界灵物。

真身灵骨为乳黄色,出土时有白色霉点附着其上,有裂纹,有蜡质感,当时因液体浸泡千百年骨质发软不能触摸。灵骨之外的3枚影骨,均为玉质。由于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灭佛”运动,玉质影骨是为了保护真身佛指骨舍利特制的。晚唐时期的武宗李炎曾敕令毁碎佛指骨舍利,但受命者只是毁了影骨,而将真正的灵骨密藏起来,到咸通年间才又重新在密道中找到。

几乎无人怀疑佛指骨舍利的真实性。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485年涅盘,这枚指骨历时近25个世纪。

下一篇 铜浮屠

上一篇 法门寺文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