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齿犀 编辑
板齿犀(Elasmotherium)是一类已灭绝的巨大犀牛,肩高最高3.5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8米,体重最重超过8吨。平均体重5吨多。前额上有长达2米的角。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也是最大的犀科动物,和披毛犀同为更新世古犀代表。
板齿犀是犀类高度特化的一支。身体巨大,额骨上有单一的角;齿冠很高,齿面珐琅质裙皱很复杂。适应于草原生活。生存于更新世的东欧(西欧有零星证据发现)及东亚,中亚,北亚等地。最大个体可能是乌克兰基辅博物馆的70厘米破碎头骨(头骨总长约101厘米。)头部呈圆钝状,而非披毛犀及今天的白犀牛黑犀牛的扁形头部,独角生于额头(相当于今天双角犀牛的第二只小角处)曾与披毛犀共同生活过,但体型要比披毛犀大1.2倍左右。
中文学名:板齿犀
拉丁学名:Elasmotherium
二名法:Elasmotherium sibiricum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奇蹄目
亚目:角型亚目
科:犀科
亚科:板齿犀亚科
族:犀族
属:板齿犀属
种:板齿犀
亚种:西伯利亚种,高加索种,古板齿犀,裴氏板齿犀
分布区域:晚上新世-更新世的东欧,北亚,东北亚,中亚,已灭绝
板齿犀
板齿犀古哺乳动物的一属。属犀科。它们体型巨大,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即使放到整个犀牛家族来说,它们也仅小于无角犀中的巨犀,但巨犀属于巨犀科,因此板齿犀属于犀科。它的牙齿像现今的马,可能是吃矮小的植物。摩尔多瓦。它于上新世晚期的中亚出现,其起源可能与中国犀有关。古板齿犀及裴氏板齿犀生活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的中国东部,估计于约160万年前消失。俄罗斯最古老的板齿犀物种是生存在上新世晚期黑海的高加索板齿犀。板齿犀在东欧生存至更新世中期。亦有说法认为存在到晚更新世。
板齿犀头骨化石,圆形隆起为遗留角基
板齿犀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两个有关它们出现及栖息地的假说。第一个是较为广泛接受,指板齿犀是大型的长毛动物,前额有大角,但是却未曾发现这角的化石。而基于它们幼长的四肢,估计是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另一个则基于板齿犀的牙齿及头颅骨形态,指它同时也是生活在河岸带的群落生境。因为板齿犀没有犬齿及发展完好的外侧突,显示它们的头部会向外侧移动,可能是来吃草的。另外它的齿列亦是高冠齿,显示其食物中有矿物颗粒,而这些颗粒往往都在湿润泥土的植物中找得到。科学界多认同其生活在干冷草原地带,啃食硬草。在中国,德日进等曾报道了在泥河湾发现的板齿犀的一块牙齿碎片和几件肢骨,但未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讨论(Teilhard de Chardin and Piveteau,1930)。
3D板齿犀复原
周明镇板齿犀亚科出现于中新世,而板齿犀属约出现于上新世末,其间还演化出其他各色类群
戈壁犀属(Gobitherium)
大小类似苏门犀,生活于中新世,没有明显的角,属于原始板齿犀亚科动物,发现于中国北方和蒙古。
西班牙犀属(Hispanotherium)
大小类似黑犀,生活于中新世的亚欧两大洲,只有一只很短的独角,是早期板齿犀亚科化石发现较多的类群。
肯尼亚犀属(kenyatherium)
类似于西班牙犀,唯一发现于非洲的板齿犀亚科动物,仅发现过牙齿化石。
副板齿犀属(Parelasmotherium)
大小介于白犀牛和亚洲象之间,中国特产属,共3种,发现于陕西山西一带,这个阶段的板齿犀亚科动物已有大独角但头部较扁,说明独角大小尚未发展到一定水平。
宁夏犀属(Ningxiatherium)
类似于副板齿犀属,共有两种,也称宁夏板齿犀。
伊朗犀属(Iranotherium)
发现于伊朗和中国西部,生存于晚中新世,雄性鼻骨较厚,包括摩根氏伊朗犀一种。
中华板齿犀属(Sinotherium)
体型近似于非洲象,在体型和进化程度上都最接近于板齿犀属,生活于中新世末上新世的中国西部和哈萨克斯坦,共有两种,化石较少,最完整化石是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完整下颌骨。
大小近似的板齿犀与真猛犸象狭路相逢
一般相信板齿犀已经灭绝,但是根据瑞典的百科全书及科学作家维利·莱(Willy Ley)所述,板齿犀有可能生存至俄罗斯鄂温克族的传说出现。另外,中世纪的阿玛德·伊本法德兰(Ibn Fadlan)亦记载了一种像板齿犀的动物。像独角兽的板齿犀模拟图。一些人指其实独角兽传说其实就是未灭绝的板齿犀,因为板齿犀的形态像独角兽的描述,但根据板齿犀完整化石推测,这种现象是不成立的。
揭开“独角兽”板齿犀的起源之谜
2013年05月10日 10:36
来源:化石网
摘要: 中华板齿犀生态环境复原(陈瑜绘) 拉氏中华板齿犀头骨化石(邓涛供图) 板齿犀类头部和角的进化(陈瑜绘) 已绝灭的真板齿犀(Elasmotherium)在其额骨上具有一只2米长的角,它一直 ...0人参与0条评论
中华板齿犀生态环境复原
中华板齿犀生态环境复原(陈瑜绘)
拉氏中华板齿犀头骨化石
拉氏中华板齿犀头骨化石(邓涛供图)
板齿犀类头部和角的进化
板齿犀类头部和角的进化(陈瑜绘)
已绝灭的真板齿犀(Elasmotherium)在其额骨上具有一只2米长的角,它一直生存到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将其形象绘制在洞穴壁画上,由此被认为是传说中“独角兽”的真实原型。所有其他的板齿犀都有一个或强或弱的鼻角,但真板齿犀似乎失去了其祖先的鼻角而突然获得了一个庞大的额角。板齿犀类从鼻角到额角的过渡一直很难解释,因为在具鼻角的祖先和具额角的后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形态鸿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邓涛研究员等人在最新一期的《科学通报》英文版上报道了他们在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中发现的一具大型的拉氏中华板齿犀(Sinotherium lagrelii)头骨,由此为真板齿犀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这具中华板齿犀的头骨发现于临夏盆地内的广河县官坊乡槐沟地点,年龄约距今700万年。在此之前,中华板齿犀只有一些破碎的头骨和下颌骨残部以及孤立的牙齿发现于山西保德、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其角的发育状况一直未知。临夏盆地新发现的头骨证明中华板齿犀有一个向后位移的鼻角和一个较小的额角,因此它既不同于只有一个鼻角的宁夏犀(Ningxiatherium),也不同于只有一个额角的真板齿犀。显然,中华板齿犀是板齿犀类中从鼻角向额角转变的过渡形态类型,在进步的板齿犀中建立了进化和动物地理上的联系。
中华板齿犀头骨的鼻额部强烈隆起而粗糙,形成一个巨大而中空的穹窿,这一结构减轻了鼻骨和额骨的重量,与具大型鼻角的板齿犀,如宁夏犀平坦光滑的额骨区域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华板齿犀的鼻角角座向后位移到达额骨,并与一个较小的额角角座相连,角的如此组合形式在任何其他的绝灭和现生犀牛中从未出现过。其角座的背面有许多粗大的隆突,起到增加固着强度的作用;腹面有一个骨化的纵向鼻中隔,还有一系列斜向的侧肋,形成桁架结构,以加强支撑力,其机制与王莲的叶片结构相似。
由于中华板齿犀的鼻角变得相当庞大,即使有骨化的鼻中隔其鼻骨也无法承受其重量,由此造成鼻角向后位移。它的枕髁异常硕壮,与其他具大型鼻角的板齿犀或体型巨大的巨犀相似。板齿犀增长的头骨将对颈部产生更大的力矩,在保持大角的前提下,它们有两种策略来解决:一是鼻角向后位移变成额角,二是长头型变为短头型。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真板齿犀的头骨上,因此其枕髁小于中华板齿犀,并因头骨变短而失去了第二前臼齿,而中华板齿犀的第二前臼齿仍然保留。新材料显示在进步的板齿犀中鼻角逐渐变大并向额骨位移,同时发育一个较小的额角,最后两角愈合成一个庞大的额角。这一发现解释了真板齿犀额角角座中央为何存在一条明显的横向骨缝,知道是鼻角角座和额角角座相互愈合留下的痕迹。
在先前的系统发育分析中,由于缺乏头骨,拉氏中华板齿犀的位置未能完全确定。临夏盆地的新发现显示包括中华板齿犀和真板齿犀在内的单系类群是可信的,而拉氏中华板齿犀是其中的最基干种,成为连接具鼻角板齿犀和具额角板齿犀的中间纽带。
中华板齿犀是体型巨大的犀牛,体重超过7吨,远大于最大的现生犀牛非洲白犀(3.2至3.6 吨)。长型的头骨、后倾的枕面、发达的颊齿次级构造、厚重的白垩质充填和褶皱的釉质为中华板齿犀提供了取食硬草和抵抗高纤维食物磨蚀的能力。拉氏中华板齿犀在晚中新世干旱频繁发生的中国北部生活于开阔的草原地带,与其生活在俄罗斯南部潮湿环境中的后代不同,由此否定了原来认为具额角板齿犀的祖先也生活于河畔的推测。
此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