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 编辑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广东省高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
2006年,木偶戏(高州木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高州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2。
中文名:木偶戏(高州木偶戏)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编号:Ⅳ-92
申报地区:广东省高州市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高州木偶戏俗称傀仔戏,属仗头术偶为主、布袋木偶为辅类型。从明朝发展至21世纪初,已具有400多年历史。经历代民间艺人代代相传,并不断吸收相关剧种艺术,改造变革,发展成集唱、做、舞、念、打、道白、音乐、锣鼓等各种演艺于一体的地方剧种。
明代至民国期间
高州木偶戏是单人木偶班为基础,逐渐发展为四人中班和八至十人,或更多人的大班,到现代更具规模的有木偶剧团。明清及民国时期,政府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支助,也没有任何规划管理,全靠木偶艺人或班团自己把握一切,生灭去从均自主。由于木偶戏有各样规模班团,适应各种场合各大小村场街市演出,灵活机动切合现实需要。况且,由于旧时,民众的文化娱乐匮乏,高州木偶戏作为群众通俗的戏种较有市场。高州木偶戏是民众喜闻乐见,很适合时令需要的娱乐项目。尤其是高州“年例”(社日),每年农历正月二月期间,高州属地各处无不演木偶戏。正所谓有需求有市场就有传承,有传承就有发展基础。历史上木偶戏一般是以父教子家族式和师带徒派系式两种方式传承。家族式如梁东兴由其高祖传曾祖传其祖父梁以佳,再传父亲梁万年,由父亲传给梁东兴本人。朱兆庚艺人是派系式传承,由(清代)林清传何保廷(二代)到柯耀林(三代)再传朱兆庚(四代),朱兆庚传林远新、朱会多等。高州木偶戏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发展的,一般情况下很少外传,高州木偶艺人众多,自然就形成既互相观摩学习,又互相竞技比拼情况,各艺人想更多地接戏单就需创新与提高演艺。这就促使木偶艺术表演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但受封建历等史条件、政治经济因素、文化水平等限制,高州木偶戏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高州木偶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1世纪初,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兴起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建设,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高州木偶戏这枝文艺百花园的代表之一,得到茂名县(即高州县)政府大力扶持。政府文化部门设有专门机构专人管理木偶戏,组建木偶剧团,组织老木偶艺人开展传帮带活动,培养大批木偶戏新人。整理修编传统剧目,开展演出活动,使高州木偶戏得以传承与提高。这一阶段木偶戏在高州风风火火,蓬勃兴起。
(二)衰落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破四旧立四新”,木偶戏被划为四旧之列,以木偶戏宣传“封、资、修”为由,列入封杀对象。高州木偶艺人要接受批判和改造,木偶头像服饰道具很多被没收销毁,造成高州木偶戏销声匿迹,难以看到高州木偶戏演出。此时期高州木偶戏受到严重破坏,异常衰落。
(三)复兴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开放改革,拨乱反正,迎来了文艺春天。在政府管理引导下,高州木偶戏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木偶戏大、中、小班团队众多,成为广东各剧种中演出最多的团队之一,无论是节、假日甚至平时经常都可看到高州木偶戏表演。该时期是高州木偶戏复兴阶段、鼎盛时期。日本、德国木偶戏剧家也前来高州观摩,交流演艺。
(四)喜忧并存、待以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进入21世纪期间,高州木偶戏处于成绩多多但困难不少的状况。喜者,高州被广东省和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等荣誉,也促进了高州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忧者,存在问题困难秉待解决。高州木偶戏状况堪忧,观众越来越少,甚者有孤演之象,木偶艺人后继乏人,少人学难承传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州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特色
高州木偶戏从出现开始到21世纪初,都是一担一个艺人独自进行表演,艺人在表演时要手、脚、口三者并用。因为高州木偶戏为独角戏,所以对运输要求较低,对演出场地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有一块小空地就能搭台表演,小至一张方桌、大至田间地头,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其中春季时表演场次最多,平时表演偏重娱人,元宵节、过年时偏重娱神。戏类兼通。高州木偶戏以表演杖头木偶为主,因其最初是在福建地区的布袋木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时也会兼杂表演一些布袋木偶戏,这在其他地区的木偶戏表演中是比较少见的。高州木偶多用质地坚硬并且韧性十足的木材制成,造型精美华丽,在服装和绘制方面喜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木偶在外观上形神兼具。除去手、脚、膝、腕等能活动自如外,其头部的眼、口、脖还可以模仿真人的动作,如穿衣戴帽、翻书写字、开弓合扇子、斟酒摇指等。
高州木偶戏表演
表演特点
高州木偶戏在表演时使用当地的白话,戏词多是七字一句的诗歌句式,曲调多采用高州地区的山歌调式,在其基础上略加以变化和发展,主要用叙事的方式串联整个故事情节,人们将这种唱腔称为“高州木偶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含义浓厚、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剧目。高州木偶除可做出眨眼、播头等简单的人性化动作外,还可以做出喷火吐烟、杀头翻滚等高难度的动作,而这一切都是在艺人的精巧操作下完成的。
木偶工艺
木偶的雕刻工艺分为6个步骤,每一个工序都是艺术创作。
第一步是选料打坯。木偶头所用材料均是质轻易刻的樟木、榆木等,为了防止白蚁的侵袭,要经高温防腐处理后,再进行打坯,劈成与木偶头像等高的三角形,刻画面部中线,定出五官;挖空颈脖部,便于演员手指伸入。
第二步是精雕细刻。木偶雕刻艺人在落刀之前,要仔细研究,认真揣摩刻画人物身世、身份、性格、好恶。
以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的艺术法则,使用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运用夸张、变形、强调、减弱、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段,拟容取心,为对象传神写照。
第三步是精巧安装。木偶雕刻完,成细胚后挖空,因为木偶头的内部结构是活动的,所以还得把零件安装上。安装的时候要巧妙,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屈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
第四步是上土打底。先把木偶头粉土,然后贴纸,防止其裂开,然后再上土,也就是为木偶人物的脸部掺些温暖色素,使肤色更见红润,有生气,更写实使人物的脸部看起来极具肉色,更逼真。然后对上完粉底的木偶头抛光细磨,使得木偶头的脸部皮肤光滑顺畅。
第五步是彩绘。高州木偶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时期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世袭的秘制涂料,每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遍,这样制作的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通过彩绘脸谱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种面部表情,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然后再上光油。
第六步是编髻、埋发。根据具体人物的需要配上胡须、头发等,如果是新娘子还要盘头发,在躯体上配以服饰,作为群众娱乐的戏剧偶像和玩赏工艺品。
据统计,其传统剧目有300余种,主要采自历史传说、演义小说、奇闻异事、神鬼故事、公案传奇等,通过包公、关公、赵子龙、刘备、张飞、关羽、宋江、武松等人物的故事传说宣扬传统知识和品质道德。代表剧目有《水浒传》《红泪怨》《丰收调》《担柴调》《高州情歌》《陈世美》《大开门》《小开门》《一锭金》《百花亭闹酒》《得胜令》《雁儿落》《荡舟》《柳毅传书》《芙蓉仙子》《猪八怪招亲》《三调芭蕉扇》等。
传承价值
高州木偶戏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汇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传承状况
高州木偶戏与中国南方、北方各地区木偶戏的处境基本相同,在社会转型变化的潮流下,受到了市场经济多变性和文化娱乐形式多样性的猛烈冲击,随着年轻一代人的审美和娱乐取向的大转移,高州木偶戏除了原有的高龄观众群体外,并没有能力吸引青年群体的注意力,市场的丧失使其失去了生存能力。市场的消失使得高州木偶戏的表演无利可图,艺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老一代艺人凭借手艺和对木偶戏的热爱勉强度日,但新一代的传人却不愿再从事这一行当,这便使得高州木偶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父子、叔侄之外的人更不愿学习这一无法维生的技艺。市场的不断萎缩、传承上的后继无人、缺少市场开发性和应变能力、过于恪守传统没有再次创新能力,使得高州木偶戏到了生死关头,如果不积极进行挽救,随着老一代艺人的不断离世,高州木偶戏的传统剧目、曲调、表演技术等最终会消亡殆尽。
传承人物
何文富,男,汉族,1946年12月12日出生,广东高州人。2008年2月15日,何文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为广东省高州市。
曹章玲,女,汉族,1960年7月出生,广东高州人。2008年2月15日,曹章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为广东省高州市。
梁东兴,男,汉族,广东省高州市人。2018年5月8日,梁东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为广东省高州市。
保护措施
2017年12月,高州市开展“高州木偶戏”第一期培训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州市文化馆获得“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高州木偶团演出的《芙蓉仙子》《猪八怪招亲》剧目,被香港海燕唱片公司专门录制成唱碟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发行。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项目保护单位锦州市木偶剧团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木偶戏(临高人偶戏)
上一篇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