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艺术 编辑
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于一炉,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成为表现手段,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犹如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
中文名:戏剧艺术
所属分类:文化艺术
所属行业:戏剧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分类,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大类。在世界戏剧史上,这三种类型具有很大影响。悲剧和喜剧均在古希腊时代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相对而言,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自从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发展,但是直到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和剧作家博马舍称这种剧为“严肃剧”,并且大力倡导之后,这种取材于日常生活并具有社会实现意义的正剧才迅速发展起来。
戏剧
悲剧是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戏曲艺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总称。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全国性剧种为京剧。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 电影电视剧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戏剧艺术的表现过程通常分三个阶段:编剧创作戏剧剧本阶段、导演指挥排练阶段、演员台上表演阶段,就整体而言,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剧场性
戏剧是在场剧里演出的。戏剧艺术这种创作的条件和具体的样式便形成了它的一大特性:剧场性。戏剧的中心要素是演员的表演。表演的依据是剧本,表演的处所即剧场。表演是给人欣赏的,欣赏者即观众。故演员、剧本、剧场、观众便是戏剧的四要素。在演出的过程中,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形成了戏剧艺术同其它艺术不同的特征,演戏剧是在剧场里演出的,演出的空间是有限制的,演出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演出的欣赏者是成百上千的观众,观众不能无限期地坐在剧场里;剧场的舞台又是固定的,不能象电影似的自由转换空间环境。如此等等的条件限制,就迫使戏剧必须具有高度的集中性。
正因为戏剧的演出是在剧场里直接面对观众进行的,演员的创造活动与观众的欣赏活动既在同一空间,又在同一时间进行,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欣赏直接发生交流。表演会在观众中引起一阵阵欣喜、悲哀、愤怒、紧张等情绪,欣赏者的情绪又影响着台上的表演者,欣赏者与表演者实际上在共同完成艺术创造活动。这种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直接交流是电影所没有的,这也是戏剧剧场性的一种表现。
假定性
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又一特征。
假定性这个概念是从外国戏剧理论中借鉴来的,有时又译为“约定俗成”、“程式化”、“象征性”等等。任何艺术都有假定性,但戏剧艺术的假定性更为突出。因为戏剧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出的时间和空间都有极大的局限性。如人物活动的空间是用布景制造的假定的现实空间,即使是最写实的布景,也同真实的生活环境不同。时间方面,在具体的某个场面,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与表演时间大不一致。从全剧而言,也许描绘的是几年、几十年的事情,但演出时间也不过三两小时,至于中国的戏曲,那假定性就更为突出了。
一支木桨,配合行船的动作,就代表划船过江;一根马鞭,配合趟马的表演,就代表骏马奔腾;跑个圆场,就表示已越万水千山;几个虚拟动作,就算开门、进门,这种假中求真,以假代真的表现形式,正是戏剧的特点。台上的表演者是“假戏真做”,台下的欣赏者便“认假作真”,双方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可见,没有假定性便没戏剧艺术,假定性是戏剧的特性。必须指出:假定性与逼真性不是矛盾的,因为戏剧艺术的副真性,其含义便是让观念感到“酷似生活”。戏剧的假定性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比例,一切以“约定俗成”为原则,一切以观众认可为标准。
综合性
戏剧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一出戏,不仅要有剧本、演员、布景、灯光、服装、道具,而且还往往有音乐穿插其间。这里就包含了文学、表演、舞蹈、美术、音乐乃至武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因此,戏剧艺术需要各类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由具备组织、指挥才能的导演来完成整台戏剧演出的创造过程。
扮演性
戏剧要通过演员扮演角色,用语言和动作的方式来表现生活。演员要将自身化为剧中的人物,并以这个人物的身份和面貌去思想、去行动,去创造出一种与演员自身毫不相干的“剧中人生活”。戏剧表演艺术的创造者(演员)、创造材料(剧中人)和创造结果(艺术形象)是三位一体的;戏剧表演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戏剧的表演是以动作和语言(即对话)为其表现手段的。在演员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人物的动作是最基本的,没有动作是建造不起戏剧艺术的大厦的。动作在戏剧里是表达戏剧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行为的基本手段,演员就是通过他自身的动作(包括语言),把剧作者的思想意图传达给观众。因此,动作是扮演角色的戏剧所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集中性
戏剧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空间位置局限在舞台上,舞台三面是封闭的,敞开一面对着观众,回旋余地很小,戏剧表演只能在这个极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观众看戏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极为兴奋,持续时间不可能太长,因此,戏必须在二、三小时内演完。戏剧是用来再现社会生活,而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要想在舞台的小天地容纳人间生活的大天地,就必须对生活加以概括,以高度浓缩形式来表现。具体表现为:(1)主题集中。不能像小说那样可以有几个主题,戏剧一般只强调实现基本主题,不强调表现副主题;(2)人物集中。不能像小说那样有众多人物出场,只能集中表现几个人物;(3)场景集中。由于戏剧受到舞台限制,不可能随时变迁场景,也不能详尽地表现事件的全过程,因此要求尽量减少场景,让丰富的戏剧情节容纳在有限的场景内表现;(4)情节集中。戏剧中只能突出主要线索,把一些次要情节删去,为了节省场景,常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集中到一个场景内来表现;(5)冲突集中。戏剧中往往突出主要矛盾冲突,把次要矛盾一带而过。
戏剧的情节,一般是突出主干,单线发展,情节复线发展的剧作不多。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剧情内容清楚地表现出来。像5雷雨6,剧作者巧妙地将周家几十年的罪恶史,用鲁侍萍来到周公馆找女儿一天内发生的事表现了出来,通过对话使人物关系明朗化,使戏剧故事完整化,从而体现了深刻的戏剧主题。人物的集中,可使笔力不致于分散而影响刻画人物的性格。人物众多,会给观众浮光掠景的印象。越剧5红楼梦6主要突出宝、黛、钗三人,删去了原小说中大量的人物,戏倒反而生动集中了。矛盾的集中,是为了防止喧宾夺主,淡化主要矛盾。不少由小说改编成戏剧的作品都大刀阔斧地删去次要矛盾,抓住最尖锐、最紧张、最激烈的事件来写的。由于舞台演出的限制,场景不能过多,否则对制景、换景和表演都会带来麻烦。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强调遵循“三一律”(即剧情发展要集中在一个地方,时间不超过一天,一个剧只能有一个情节),这虽然近乎机械刻板,但对戏剧的集中,倒也有合理之处。当然戏剧的集中性不止这几点,还有主题的集中、语言和动作的集中等,这些集中性在戏剧中的表现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冲突性
冲突性是戏剧最鲜明的特点。戏剧要求有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所谓矛盾冲突,是指构成作品情节的人物性格间的矛盾和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受舞台的时空限制,不允许徐缓从容地展开情节,要求组织尖锐的矛盾冲突,迅速地展开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把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鲜明地表现出来。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共鸣。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冲突是通过剧情来展开的,表现戏剧冲突就必须巧妙安排好情节,要善于制造悬念,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让观众难以预料,出其不意,不落俗套。
戏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就需要抓住生活事件中的主要矛盾,加以典型化,形成激烈的戏剧冲突,并在冲突中展示情节和塑造人物。
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或表演艺术一个鲜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后者可以不表现矛盾冲突,而戏剧则必须表现矛盾冲突,而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当然,戏剧冲突也不是可以随意安排的,他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又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还要为表现戏剧的主题服务。所以,戏剧冲突,也有人认为是戏剧艺术的规律。戏剧冲突来源于人,生活在具体环境中的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这便是动作发生的契机;这种心理动机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便是冲突。冲突与动作的辩证关系是:动作使冲突得以实现,又使之直观化;而集中的冲突又有助于使动作具有延续性和整一性。
例如老舍的5茶馆6就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及时代的变迁,而传统剧目5思凡6,表现的则是人物内心冲突。它描绘青年尼姑思慕凡俗生活,私逃下山,途中与一个同样思慕凡俗生活而私逃下山的和尚相遇而结合。单从5思凡6而言,刻划的是尼姑那曲折的心理矛盾,冲突是内心的。但这内心冲突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实际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些剧中,演员用独具特色的动作把冲突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观众看得见,听得明白。而那人与人、人的内心的冲突,又使其动作延伸、连接,构成整体,形成情节,达到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
动作和冲突可能有戏剧性,也可能没有戏剧性。因为戏剧性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动作和冲突,关键在于动作和冲突是否沿着“内在,外在,内在”互相转化的运动轨迹发展。德国剧作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指出:“行动和激烈的感情活动本身并不具有戏剧性。
戏剧艺术的任务并非表现一种激情本身,而是表现一种导致行动的激情;戏剧艺术的任务并非表现一个事件本身,而是表现事件对人们心灵的影响。”这就是说,没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互相转化,就不会有戏剧性。如曹禺的5北京人6里,愫芳深沉地爱着曾文清,这种爱正是她忍辱负重的基石。她希望曾文清能冲出那个丑恶的家的牢笼,但曾文清离家出走后,很快就“飞不动了”,重又回归牢笼里。曾文清“回归”这件事的本身并没有戏剧性,然而,这件事对愫芳心灵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当初,她以对曾文清的爱为支柱构筑了一座虚幻的理想大厦,而现在曾文清的悲剧完全轰毁了愫芳那理想的殿堂。愫芳至此转而面对现实社会,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终于告别而去,和瑞贞一道远走高飞。这场感人的戏也成了全剧的高潮。由于动作和冲突经历了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连续性的转化,因而产生了戏剧性,并深深地卷起了观众的情感波澜,获得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
个性化
个性化在此是指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戏剧语言指话剧中的台词、戏曲中的道白和唱词,它是戏剧创作的主要手段。观众除了看舞台上视觉形象外,还要听台上角色的对话或演唱,有人把看戏称为听戏。戏剧语言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重大作用,这就要求戏剧语言必须是鲜明、生动、精炼的个性化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与他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经历、爱好趣味、气质性格、文化素养相吻合,还要顾及到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戏剧环境,他与周围人物的联系及其本人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情绪的变化等,因此,戏剧语言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
多样性
不同的戏剧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戏剧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话剧有话剧的特点,戏曲有戏曲的特点,歌剧、歌舞剧、诗剧又有其各自特点。从总体来考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于再现,一类则偏重于表现。话剧侧重于再现,能较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戏曲、诗剧、歌剧、歌舞剧侧重于表现,主观抒情气息浓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