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苁蓉 编辑
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列当科苁蓉属多年生根寄生草本,是草苁蓉和肉苁蓉的统称。 苁蓉无根; 茎是肉质;叶是淡白黄色,为鳞形,呈螺旋状排列,无叶柄;花为两性花,生于叶腋或苞腋,颜色有黄白色、淡紫色,干后会变棕褐色;种子小却多,呈椭圆状卵形,表面网状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7月。 《本草纲目》载“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由此得名。
苁蓉主产于北温带欧亚大陆,少数产于美洲及热带地区,甘肃产于河西沙区边缘 ,肉苁蓉主要分布在盐碱地、沙地、戈壁滩一带。由于苁蓉没有根,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依靠寄生于其他根系发达植物汲取营养。肉苁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草苁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始载《神农本草经》 ,肉质茎入药,有补精血、益肾壮阳、润肠之功效。鲜品可以直接切片烹调食用,干品可以直接泡茶、泡酒、或做成各种口服液、胶囊等。草苁蓉主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老年习惯性便秘,膀胱炎,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的功效,《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和《吉林中草药》都有所记载。 宁夏有全国最大肉苁蓉人工种植基地,内蒙古、新疆等荒漠肉苁蓉人工种植也有大面积推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中文名:苁蓉
拉丁学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
别名:大芸、肉苁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管状花目
科:列当科
属:肉苁蓉属
种:苁蓉
分布区域: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及甘肃河西等沙漠地区
《本草纲目》载“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由此得名。
【别名】 肉松蓉(《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金笋(《现代实用中药》),大芸(《青海药材》)。
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40-160cm。茎肉质,单一或由基部分为2或3枝,下部宽5-15cm,上部渐变细,宽2-5cm。叶多数,鳞片状,螺旋状排列,淡黄白色,无叶柄;下部叶排列紧密,宽卵形或三勿状卵形,长0.5-1cm,宽1-2cm,上部叶稀疏,线状披针形,长1-4cm,宽0.5-1cm,宽1-2cm,上部叶稀疏,线状披针形,长1-4cm,宽0.5-1cm,两面无毛。穗状花序,长15-50cm;苞片1,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0.5-0.8cm,被疏绵毛或近无毛;小苞片2,卵状披针形,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被疏绵毛或无毛;花萼钟状,长1-1.5cm,5浅裂,裂片近圆珠笔形;花冠筒状钟形,长3-4cm,裂片5,展开,近半圆形;花黄白色、淡紫色,干后变棕褐色,管内有2条纵向的鲜黄色凸起;雄蕊4,二强,近内藏,花丝上部稍弯曲,基部被皱曲长柔毛,花药箭形,被长柔毛;子房上位,基部有黄色密腺,花柱细长,顶端内折,柱头近球形。蒴果卵形,2裂,褐色。种子多数,微小,椭圆状卵形,表面网状,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7月。苁蓉
苁蓉为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和白梭等。肉苁蓉主要生长在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强烈,年降水量少于250mm,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土壤发育不良,中细砂,土壤土层薄质地粗,呈中性或偏碱性,含盐分较高而缺乏有机质的戈壁沙漠环境中 。
苁蓉
肉苁蓉原植物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的寄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北纬36°~37°,东西横跨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省区。 主产于内蒙古种子繁殖:可选沙土或半流沙沙漠地带,适宜寄生梭梭生长,利用天然梭梭林较集中的沙漠。或培育人工梭梭林,在梭梭林东侧或东南侧方向约50-80cm处挖苗床,苗床大小不等,长1-2m,宽1m左右,深50-80cm。或寄生密集处,可挖一条大苗床沟围线许多株寄生,将种子穴播于苗床上,施骆驼粪、牛羊粪等,覆土30-40cm,上面留沟或苗床坑,以便浇水。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根延伸苗床上。春、秋播种,2年间部分床内即有苁蓉寄生,少数出土生长,大部分在2-4年内出土,开花结实。沙漠风大,要注意对被风吹裸露的寄主根,进行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苗床要经常浇水保墒,除掉其他植物。苁蓉5月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
草苁蓉,一种寄生植物,叶茎黄褐色,花淡紫色。
肉苁蓉,一种寄生植物,叶茎黄褐色,花紫褐色,茎可入药、食用。
苁蓉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始载《神农本草经》 ,肉质茎入药,有补精血、益肾壮阳、润肠之功效。鲜品可以直接切片烹调食用,干品可以直接泡茶、泡酒、或做成各种口服液、胶囊等。草苁蓉主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老年习惯性便秘,膀胱炎,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的功效,《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和《吉林中草药》都有所记载。 宁夏有全国最大肉苁蓉人工种植基地,内蒙古、新疆等荒漠肉苁蓉人工种植也有大面积推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关于肉苁蓉的论述如下:
「释名」亦名肉松容、黑司命。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
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
汗多便秘(年老或体虚的病人)。用肉苁蓉(酒浸,焙过)二两、沉香末一两,共研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开水送下。
消中易饥(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破伤风(口禁,身强直)。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成烟熏伤处,累效。
《中药大辞典》:肉苁蓉
刚挖出来的新鲜的肉苁蓉
别名 肉松蓉(《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金笋(《现代实用中药》),大芸(《青海药材》)。出处 《本经》
来源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春、秋均可采收。但以3~5月间采者为好,过时则中空。春季采者,通常半埋于沙土中晒干,商品称为"甜大芸"、"淡大芸"或"淡苁蓉"。秋采者,因水分多,不易晒干,须投入盐湖中1~3年后,取出晒干,称为"盐大芸"、"咸大芸"或"咸苁蓉"。
原形态
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肉质肥厚,圆柱形,黄色,不分枝或有时从基部分2~3枝。被多数肉质鳞片状叶,黄色至褐黄色,覆瓦状排列,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8毫米,在茎下部者较短且排列较紧密,上部者较长,排列较疏松。穗状花序圆柱形,长8~25厘米;宽6~8厘米,花多数而密集;每花的基部有1枚火苞片和2枚对称的小苞片,大苞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与花萼几等长;花萼钟形,淡黄色或白色,长1~1.3厘米,5浅裂,裂片近圆形,无毛或多少被有绵毛;花冠管状钟形,5浅裂,裂片近圆形,紫色,管部白色;雄蕊4,花药倒卵圆形,先端有短尖的药隔,花药与花丝基部被皱曲的长柔毛;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细长。蒴果椭圆形,2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滩一带。寄生在红沙、盐爪爪、着叶盐爪、珍珠、西伯利亚白刺等植物的根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苁蓉
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可达1米。形与肉苁蓉相似,但茎上鳞片状叶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花黄色,大苞片线状披针形,近于光滑,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稍长于花萼;花萼光滑无毛,裂片边缘有细圆齿。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的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迷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茎基部特别肥厚,直径30~45厘米,鳞片状叶;呈卵状披针形;茎中部较细,直径15~25厘米,鳞片状叶呈长团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柱形;苞片边缘密被绵毛;花冠裂片边缘具细毛。
生于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根上。
分布 内蒙古等地
性状 ①甜苁蓉呈圆柱状而稍扁,一端略细,稍弯曲,长10~30厘米,直径2~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褐色,密被肥厚的肉质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质坚实,微有韧性,肉质而带油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色,有花白点或裂隙。气微弱,味微甜。
盐苁蓉
形状较不整齐,黑褐色,质较软,外面带有盐霜。断面黑色,气微,味咸。以上均以肉质、条粗长、棕褐色、柔嫩滋润者为佳。
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以内蒙古产量最大。
苁蓉
化学成分 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及结品性中性物质。迷肉苁蓉含有生物碱。
药理作用 肉苁蓉稀酒精浸出物加入饮水中饲养幼大鼠,其体重增长较对照组快。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试验于狗、猫及兔等麻醉动物,证明有降血压作用。肉苁蓉对小鼠有促进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促进唾液分泌的成分为某种有机酸样物质,呼吸麻痹的成分可能力甙类。
炮制 肉苁蓉:拣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如系咸苁蓉,泡尽盐分),润透,切片(纵切),晒干。酒苁蓉:取苁蓉片,用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加热蒸至酒尽为度,取出,晾干。(每肉苁蓉100斤,用黄酒3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肉苁蓉),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
苁蓉
性味 甘酸咸,温。《本经》:"味甘,微温。"
《别录》:"酸咸,无毒。"
《本草正》:"味甘咸微辛酸,微温。"
《玉楸药解》:"甘咸,气平。"
归经 入肾、大肠经。
《本草经疏》:"入肾、心包络、命门。"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润燥,滑肠。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本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
《别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药性论》:"益髓,悦颜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壮阳,大补益,主亦白下。"
《日华子本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苁蓉
《本草经疏》:"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
注意 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
《本草蒙筌》:"忌经铁器。"
《本草经疏》:"泄泻禁用,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忌之。"
《药品化义》:"相火旺,胃肠弱者忌用。"
《得配本草》;"忌铜、铁。火盛便闭、心虚气胀,皆禁用。"
复方
治男子五劳七伤,阴痿不起,积有十年,痒湿,小便淋沥,溺时赤时黄: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远志、续断、杜仲各四分。上七物,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平旦服五丸,日再。(《医心方》肉苁蓉丸)
治下部虚损,腹内疼痛,不喜饮食,平补:肉苁蓉二斤,酒浸三日,细切,焙干,捣罗为末,分一半,醇酒煮作膏,和一半入臼中,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肉苁蓉丸)
补精败,面黑劳伤:苁蓉四两(水煮令烂,薄切细研),精羊肉,分为四度,下五味,以米煮粥,空心服之。(《药性论》)
强筋健髓:苁蓉、蝉鱼。为末,黄精酒丸服之。(《本草拾遗》)
治虚损,暖下元,益精髓,利腰膝: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蛇床子、远志(去心)、五味子、防风(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盐汤下亦得,渐加至四十丸为度。(《圣惠方》肉苁蓉丸)
治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枣汤每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治发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腑秘结,老人、虚人皆可服:肉苁蓉(酒浸,焙)二两,沉香(别研)一两。上为细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润肠丸)
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结,胸中作闷:大肉苁蓉三两,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三碗,煎一碗,顿服。(《医学广笔记》)
治消中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盐汤下二十丸。(《医学指南》)
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
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
汗多便秘(年老或体虚的病人)。用肉苁蓉(酒浸,焙过)二两、沉香末一两,共研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开水送下。
消中易饥(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破伤风(口禁,身强直)。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成烟熏伤处,累效。
摘录 《中药大辞典》
肉苁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草苁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