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宗
“易宗”是任国杰先生在《童子问易》中提出的概念,其“五圣同揆说”指出:大易有“揆”有“宗”。揆与宗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五圣同揆阴阳、三才,五圣又各有所宗:“伏羲宗‘阴阳’、‘三才’观”;“舜帝‘测阴阳’,法先圣,重生、尚中”;“周室尊德、重礼,讲辩证”;“孔子‘道阴阳’,立‘三极’,求和谐,谋长久”。
《童子问易》指出,大易有宗,并将今日易学的概括为:“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
道同形、数理比翼。”“乾坤一元”反对“乾元”、“坤元”二元论;“阴阳相倚”是说独阳不生,独阴不存;“终始兴替”指《易经》不是讲循环论,而是讲唯物辩证法;“三才印心”是指“天地之心”与人心相合,三才之心是“德心”;“德道同形”是说“德”是一种“道”。从《易经》而来的“德道”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德道”是形而上的;“数理比翼”是说《易经》本旨无象数派、易理派之分。象数、易理为大易的两翼,不可或缺。
古老中华文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始终把人放在应有的、突出的位置。自我们的“创世说”盘古开天地起,分判“混沌”,立于天、地间的就是大写的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氏洞悉天、地、人三才背后的阴阳本质,“仰观”、“俯察”、“近取”,以作八卦引为日用。五帝时代,人们已经发现宇宙运行是有序的、合规律的。以颛顼、共工大战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为背景,得出了“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人道尚中”的规律性结论。舜帝“测阴阳之物” ,重八卦为六十四卦,他的“中行”实践奠定了中华民族德道思想的基础。不可否认,当时人们依然还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认识水平上。而到了《周易》时代,周人发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和天道、地道、人道可以会通的规律,掌握了辩证地看世界、看问题的方法。孔门的《易传》进一步道出了“所以然”,揭示了宇宙(乾坤)的运行机制,洞见天地“德”心。深刻地指出:德道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号召人们知常明变、法天正己、开物成务、建功立业。
《童子问易》强调易宗,就是告诉我们:宇宙(内、外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才组成的,而无论是“立天之道”的阴、阳,“立地之道”的柔、刚,还是“立人之道”的仁、义 ,都是在揭示事物内部运动的矛、盾属性。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又是辩证的。大易可以医国、医人。医国的方略就是来自《易经》的“德道”;医人的法宝就是仁、义、礼、智、圣五行(五种德行),其中仁义、礼智是两对矛盾。“圣”是指具有会通“三才之道”的能力。
古往今来,由于《易经》“弥纶天地之道 ”,人们对于《易经》见仁见智,做了各式各样的诠释,但好多解释不仅支离不切,而且将其引入迷信的歧途。
《童子问易》易宗学说的提出,对于破除迷信,对于恢复《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和高明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于《易经》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树立核心价值观、建设“万国咸宁”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