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盛纲 编辑
刘盛纲,男,1933年12月26日出生于安徽肥东,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盛纲于1955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1958年获得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6年至2001年4月担任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1999年获得第八届陈嘉庚奖;2001年获得国家高科技863突出个人贡献奖;2016年获得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特别贡献奖 。
刘盛纲专于微波电子学、电子回旋脉塞理论方面的研究 。
中文名:刘盛纲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肥东县
出生日期:1933年12月26日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相对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导论》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刘盛纲院士
1933年12月26日,刘盛纲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刘河湾村。
1951年,从合肥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 。
1953年,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转到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电真空专业学习 。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7月,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沈庆垓教授的助教。
1956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教授的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
1958年5月,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担任讲师。
1960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微波电子教研室、微波电子学研究室主任。
1978年,晋升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6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
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更名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担任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至2001年4月)。
2003年,获得红外毫米波领域的国际最高奖——K.J.Button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此奖的科学家。
2006年,被选为中国电子学会太赫兹专家委员会主任。
2008年,创办了国际太赫兹在线杂志《THz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6年9月2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第41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上,刘盛纲获得特别贡献奖,是中国首位获此奖的科学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盛纲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静电强流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广义的强流电子轨迹方程,建立了以电子回旋中心坐标系为基础的电子回旋脉塞的动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静电电子回旋脉塞的概念与线性及非线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静电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概念及其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特殊准光学谐振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发展了相对论空间电荷波理论和自由电子激光的空间电荷波理论。又提出了电子注-波-等离子体三体互作用理论,提出了离子通道混合不稳定性理论及离子通道电磁波泵自由电子激光及其理论,并发展了微波等离子体激发准分子激光的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网站显示,刘盛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并多次被中国国内外同行引用 。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10 | 《5G高频系统关键技术及设计》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1999.09 | 《电子科技大学学术论文专辑》 | 刘盛纲主编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
1996.09 | 《开放谐振腔的时域分析》 | (美)朱国瑞著;刘盛纲译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3.03 | 《刘盛纲学术论文集》 | 刘盛纲著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03 | 《英俄汉无线电电子学、红外、激光技术词典》 | 刘盛纲主编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1988.04 | 《电子回旋脉塞和回旋管的进展》 | 刘盛纲著 |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1987 | 《研究生学科的评诂》 | 刘盛纲主编 |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1987.04 | 《相对论电子学》 | 刘盛纲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09 | 《微波电子学导论》 | 刘盛纲主编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65.10 | 《超高频技术和器件 上 超高频技术》 | (苏)列别捷夫,И.В.著;刘盛纲译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学术交流
刘盛纲是“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国际核聚变发展评议会议”、“国际远红外会议”、“国际电磁场及离化气体非热生物效应会议”和“国际真空电子学会”等五个大型系列国际会议的常设国际委员会委员或会议主席。于1987年、1994年、1996年作为大会主席在中国主持召开过三次国际会议。2000年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在中国召开的“第25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第五届国际远红外会议”及“第四届国际微波会议”联合召开的大会,他是国际电磁场与生物细胞非相互作用研讨会发起人之一 。2006年筹备、创建了“深圳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会议”,并与2007年、2009年分别 召开了两次会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网站显示,刘盛纲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及省部委一等奖八次 。
人才培养
教育理论
刘盛纲认为:把基础领域做好,才有可能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另外要真正让科学技术更好地发展,一方面服务于产业化,服务于经济,基础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教育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没有好的教育,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很多目标都难以实现 。
指导学生
根据2020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网站显示,刘盛纲是全国首批工学硕士、博士导师及理科“光学”博士导师,是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及“光学”学科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32余名,博士后4名(其中美国博士生1名,西德留学生1名) 。
教育成果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微波电子学导论》 | 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 | |
《微波电子学导论》 |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
1990年 | 《相对论电子学》 |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79年 |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党中央、国务院 |
1980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
1985年 |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 |
1985年 | 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1987年 | 第14届马可尼国际奖提名 | |
1999年 | 第八届陈嘉庚奖(信息科学奖) |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
2001年 | 国家高科技863突出个人贡献奖 | |
2001年 | 第一届四川省个人创新奖 | 四川省委、省政府 |
2003年 | K.J.Button奖 | |
2009年 | 建国以来四川省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 | 四川省总工会、四川省委宣传部 |
2016年09月27日 | 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特别贡献奖 | 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 |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 |
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 |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2年9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常委理事和真空电子学会第二、届副主任 | |
聚变新进展研讨会国际局成员 |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高级科学顾问 | |
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项目中国专家组副组长 | |
IEEE真空电子学委员会委员 | |
国际自由电子激光(FEL)奖五人评审委员会委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 |
安徽省政府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科”组组长 | |
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成员 | |
国家863-8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顾问 | |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副主席 | |
四川省青年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 |
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美国Univ of Tennessee、Colllege of William & Mary和 OldDominion University三所大学的杰出客座教授 | |
德国汉堡大学Philip讲座教授 | |
韩国Postech大学客座教授 | |
意大利米兰大学、英国Leeds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客座教授 | |
《中国电子学报》总编辑 | |
《强辐射和粒子束杂志》副主编 | |
《国际太赫兹科学技术杂志》主编 |
刘盛纲在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与高功率微波、微波电子学及微波等离子体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领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关理论,作出了开创性及奠基性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评)
刘盛纲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电子物理学家,是中国本领域的先驱者和具有国际声誉的学术带头人 。(东南大学评)
刘盛纲在电磁慢波结构、电子回旋脉塞(ECRM)、自由电子激光、相对论电子学和相对论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Pioneer)工作,为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贡献,是中国国内公认的中国太赫兹科学研究的领导者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刘盛纲院士科技教育基金
刘盛纲院士科技教育基金于2008年创立,旨在鼓励教师和学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努力成才方面做出的优异成绩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