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叶 编辑
边缘叶:边缘叶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等结构,围绕脑干上端和胼胝体周围,呈环状。
中文名:边缘叶
外文名:limbic lobe
简介: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环
组成: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等
功能:调节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
边缘叶:
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呈环形包绕大脑半球颈的周围。其外界是扣带沟、顶下沟、距状沟的前部和侧副沟;内界是胼胝体的上面和脉络膜裂。边缘叶又以胼胝体沟和海马沟分为内、外二带形区。胼胝体沟始自胼胝体嘴的腹侧,沿胼胝体背侧后进,最后绕到胼胝体压部的下方,移行于海马沟。海马沟始自胼胝体压部的下方,然后向颞极前进,终于海马回钩。
边缘叶外带:又称穹窿回,此回又分三部,扣带回,位于胼胝体沟和扣带沟之间;穹窿回峡,位于胼胝体沟与距状沟前部之间;海马回,位于侧副裂和海马裂之间,也称旁海马回,此回的前端绕过海马裂的前端,形成海马回钩。
边缘叶内带:也由数部组成,在胼胝体背面盖有薄层灰质,在胼胝体沟底则移行于扣带回,称其为胼胝体上回;此回向前绕到胼胝体嘴的下方,移行于终板前方的胼胝体下回;此回的前界为后旁嗅沟,此沟的前方有一并行的短沟,称前旁嗅沟。二沟之间的部分,称旁嗅区。胼胝体下回向下移行于斜角回,此回紧位于视束的前方,向外后方连于海马回钩。胼胝体上回向后,绕过胼胝体压部,移行于束状回,此回位于胼胝体沟和胼胝体压部之间。而束状回再向前下方,则移行于海马及齿状回。
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以胼胝体沟和海马沟为界分为内环和外环。边缘叶外环由四部分组成:扣带回,位于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呈半环形,从前上方环绕胼胝体;扣带回峡,是扣带回与海马旁回在胼胝体压部后方的狭窄移行部;海马旁回,位于颞叶最内侧,它的上界为海马沟,下界为侧副沟前段和嗅脑沟;该回前端绕海马沟的前端弯转向内,延续为钩。
边缘叶内环也分数部:胼胝体上回,是紧贴胼胝体上面一层退化了的灰质,极薄,向两侧移行于扣带回,向前绕胼胝体嘴的下方续于终板旁回,向后在胼胝体压部的后方移行于束状回。终板旁回,后界为终板,前邻后旁嗅沟。后旁嗅沟前方有一与之平行的短沟,叫前旁嗅沟,二沟之间的部分称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与胼胝体下区合称隔区。终板旁回再往下,移行于斜角带,紧邻视束的前方。斜角回向后外方连于海马旁回、钩。束状回,位于胼胝体压部后表面与胼胝体沟之间,在后上方续接胼胝体上回,向前下外移行于齿状回和海马。
(一)扣带回:
扣带回主要包括32区、24区和23区,因位于新、旧皮质交界处,故与海马旁回后部、眶回后部和岛叶前部同为中间皮质,其中24区属无颗粒型皮质。
1、扣带回的传入纤维:
①丘脑前核群来的纤维,二者间有定位关系;②通过扣带直接接受海马的纤维,又可通过乳头体间接接受海马的影响;③隔核发来的纤维;④直接接受前额区、顶和颞叶等处颗粒皮质区的纤维。特别是24区可能还与纹状体、下丘脑、中脑被盖有联系。
2、扣带回的传出纤维:
①至丘脑前核群;②至海马结构;③至隔核;④至前额叶和顶叶的联络区;⑤还至顶盖前区、上丘、中脑中央灰质、中脑被盖和蓝斑等处。可见扣带回的传出纤维大部分为反馈纤维。
刺激猕猴的24区可引起对侧或双侧的躯体运动,并有局部定位。此附加运动区延伸到扣带回后部,不过这一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刺激患者的24区,可引起脉搏、呼吸、血压和消化的变化。切除扣带回前部,可解除精神病患者的粗暴行为、强迫观念和顽固性疼痛。
(二)隔区:
1、隔区的位置与核团划分:
隔区位于胼胝体嘴的下方,为终板与前旁嗅沟之间的区域。包括前方的胼胝体下区和后方的终板旁回。隔区形成于侧脑室前角的内侧壁。在灵长类已高度发达,灵长类以下的动物,根据隔区与前连合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前连合上部和前连合前部两个部分。在人类,由于新皮质和胼胝体的高度进化,前连合上部,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相当于透明隔的前部,基本上无神经细胞;前连合前部大概相当于胼胝体下回,向下包绕胼胝体膝,移行于终板旁回。隔区的前连合前部与前连合上部、无名质、前穿质之间有散在的细胞群相连。隔区的核群总称隔核,主要位于胼胝体下回,有背侧、腹侧、内侧和尾侧隔核之分,其中每一个核又可分为若干亚核。隔核也可简单地分为外侧隔核和内侧隔核,前者由小细胞组成,后者由大细胞组成。
2、隔区的纤维联系与功能:
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与嗅觉的关系似乎可疑,而与边缘系统的关系似更密切。隔核是多种纤维贯穿的区域,精确地研究其纤维联系较困难,但它与海马、杏仁体和下丘脑的往返联系是肯定的。大体上外侧隔核似乎是接受传入纤维的主要区域,内侧隔核似乎是发出传出纤维的主要区域。比较明确的纤维联系如下。
(1)隔核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
①海马:纤维经穹隆的前连合前部至外侧隔核,二者间有定位组合,纤维性质是兴奋性的,也来自下托等处。②杏仁体:纤维主要经由终纹和斜角回。③前穿质:纤维可能经由内侧嗅纹。④中脑的中央灰质、蓝斑、中缝核、被盖腹侧区、黑质等,纤维经由前脑内侧束。⑤下丘脑和扣带回等处。
(2)隔核的传出纤维:
大部分是反馈的,主要投射至:①海马结构,经由穹隆。②杏仁体、乳头体、扣带回等处。③丘脑的前核、背内侧核、缰核等,经由丘脑髓纹。④下丘脑诸核、中脑网状结构,经由前脑内侧束。
(3)隔区的功能:
从隔区的纤维联系已可看出它与边缘系统的密切关系。当刺激或损毁隔核时,动物出现愤怒、进食、饮水、性行为、生殖行为的改变。刺激猴的隔区,可使其攻击行为明显抑制或降低。
(4)伏隔核:
亦称伏核是基底前脑的一个较大内核团。位于基底核与边缘系统邻界处,隔区的外下方,尾状核、壳的内下方,前端与嗅前核相连,后续终纹床核,腹侧为苍白球和嗅结节。纤维联系与边缘系统较为密切,细胞构筑又接近新纹状体,因此归属难定。其机能与躯体运动、内脏活动整合及镇痛等有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