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 编辑

植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发生于马铃薯的一种病害。此病主要危害马铃薯茎、叶和块茎。 也能够侵染花蕾、浆果。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发生普遍,其损失程度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适宜病害流行的条件下,植株提前枯死,可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由于抗病品种的推广使用,减轻了病害的危害,但流行年份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大。早晚雾浓露重或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在10-25℃、相对湿度在75%以上为病害流行条件;地势低洼、植株过密,偏施氮肥,田间相对湿度过大或植株生长衰弱等,亦有利于此病发生。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消灭中心病株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关键措施。 2020年9月15日,马铃薯晚疫病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铃薯晚疫病

外文名:Potato late blight

危害作物:马铃薯

为害部位:茎、叶、块茎、花蕾、浆果

病原物:致病疫霉

病原特征

编辑

病原物为致病疫霉(学名: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

马铃薯晚疫病为害特点和病原体 马铃薯晚疫病为害特点和病原体

致病疫霉菌丝无色,无隔膜。有性世代产生卵孢子,但很少见。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孢子囊无色,大小为22(-23)×16(-24)微米,卵圆形,顶部有乳头状突起,基部有明显的脚胞,着生在孢囊梗上。孢囊梗无色,有分枝,常2、3条分枝从叶片的气孔或薯块的皮孔、伤口伸出,即前面所说的白霉。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脱落后,顶端还可伸长,再另生长孢子囊。孢子囊在水滴中吸水后,其内容物分割成6-12个游动孢子,从顶端乳头状突起处释放出来。游动抱子肾赃形,在凹入的一侧生2根鞭毛,在水中游动片刻,便失掉鞭毛,形成球形,生出被膜,然后伸出芽管;当温度不适宜时,孢子囊直接萌发生出芽管。但无论是游动孢子或孢子囊发出的芽管,都能侵入植株的任何绿色部位表皮,更容易从叶片背面侵入;侵入薯块则是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靠近地面的薯块,则随雨水渗入土中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染可能性最大。

此外,晚疫病菌还能在菌丝内部形成休眠的褐色厚垣孢子。晚疫病菌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则需在水里才能萌发。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约在10-13℃,而孢子囊直接萌发为芽管的温度范围较广,为4-30℃,多在25℃以上形成。菌丝在13-30℃的范围都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之间。孢子囊形成的温度范围是7-25℃。

当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病菌才能向空中伸出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成,需要更高的度,至少要达到95-97%,才能大量形成。孢子囊在低湿高温的条件下,很快就失去生活力。游动孢子的寿命更短。但在土壤中的孢子囊,在夏季的条件下可以维持生活力达两个月。

晚疫病菌是一种相当严格的寄生菌,一般要在活的植株或薯块上才能生存。在保证营养的培养基上,如在煮麦片、菜豆粉等培养基上均能够生长。在自然界中除了马铃薯以外,只有番茄是重要的寄主。在马铃薯收获后,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

为害症状

编辑

晚疫病发生在马铃薯的叶、茎和薯块上。叶片发病,起初造成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没有整齐的界限。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其边缘呈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形成霉轮,这是马铃薯晚疫病的特征。在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展,病部变褐变脆,病斑边缘亦不产生白霉。诊断方法,可取带有病斑的叶子,把叶柄插在碗内的湿沙里,上盖一空碗以保润。如果是晚疫病,经一夜就会在病斑的边缘上出现白霉,挑出少许白霉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茎部受害,初呈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产生白霉,但不及叶片上的繁茂。薯块受害发病初期产生小的褐色或带紫色的病斑,稍凹陷,在皮下呈红褐色,逐渐向周围和内部发展。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呈干腐状;而在粘重多湿的土壤内,常有杂菌从病斑侵入繁殖,造成薯块软腐。在贮藏中的带病薯块,由于窖内温湿度的影响和杂菌的侵染,也可能转为干腐和湿腐。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发病初期叶背病斑产生灰白色霉层发病初期叶背病斑产生灰白色霉层

发病后期叶背病斑产生灰白色霉层发病后期叶背病斑产生灰白色霉层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较重。

侵染循环

编辑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循环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 带病种薯播种到地里后,由于病薯内菌丝的侵染,除一部分薯芽失去发芽能力和未出土即死亡外,个别受侵的薯芽出土后,在茎上形成条斑。这些露出地面的条斑,如环境潮湿,表而即产生孢子囊,形成中心病株。从中心病株的病斑上所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向本植株的其它部位或周围的植株重复侵染,引起新的病斑发生。蔓延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全田的植株很普遍地有了病斑时,再经过1-2次重复侵染,便能造成植株普遍提早枯死。感病植株上的一部分孢子囊落到地面,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壤后,萌发而侵入薯块。在收获时薯块可以受地面上的活孢子侵染。

流行规律

编辑

气象因素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和马铃薯的生育阶段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空气潮、暖而阴沉的天气,早晚露重,加以经常阴雨的情况下,最易发病。中国大部分马铃薯栽培地区的温度,都适于晚疫病发生,因此,湿度对病害发生起决定的作用。如雨水少,空气度不足,病害就可能不发生或者发生轻微,而相对度在75%以上的潮温气候发病重。在中国华北、西北及东北等地区,马铃薯多春播秋收,7月份的雨量影响病害很大,如雨季来得早,雨量又多,病害就发生得早而重。长江流域各省,一年栽两季,在第一季正遇梅雨,病害常严重发生。

根据气候特点和马铃薯的生育阶段与病害的关系,可以预测发病情况。在中心病株出现后,病害的蔓延速度,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力的强弱。根据各地观察,在温湿度适于病害发展和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大约经过10-14天,才可以传播到全田的每个植株。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病害流行程度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强弱。一般叶片平滑宽大、表面气孔数目多,叶色黄绿,匍匐型的品种,容易感病,叶片小而茸毛多,叶肉厚,颜色深绿的直立型品种,比较抗病。病菌在感病品种上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大,发病时间早,蔓延传播快,易暴发成灾。寄主在田间以芽期最易感病,后抗病力逐渐增强,到现蕾期抗病力又下降,开花期感病最重,病害流行也多从开花期开始。

栽培管理因素

晚疫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缺氧或黏重土壤,使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过分密植或株型高大,可增加田间小气候湿度,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有利于发病,增施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旱地比水旱轮作稻田发病,连作田块(与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地块)比轮作田块发病重。

马铃薯晚疫病

防治方法

编辑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可以推广抗病品种以有效减轻晚疫病的威胁。虽然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根本措施,但由于品种抗性受其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外界因子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经多年种植,抗性可能会减弱甚至完全丧失,从而导致晚疫病的流行发生和产量损失。

减少菌源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留种田除严格进行化学保护外,还应增高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病菌随雨水渗人土中侵染新薯。在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要选择已过休眠期薯皮光滑细嫩、芽眼深浅一致健康无病、无破损、大小均匀一致、储藏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的薯块作为种薯推广小整薯(15-50克)播种技术,避免切刀传病。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合理轮作

在推广种植优良感病品种时,要选择3年以上轮作的田块,最好不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的常发区种植。避免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或套种,特别是严禁与番茄连作。

加强田间管理

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开花前后加强田间调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并摘除附近植株上的病叶,就地深埋,撤上石灰。

化学防治

根据气象条件和发病中心的出现进行晚疫病流行的预测预报,及时对发病中心附近及低洼地进行化学防治,逐步扩大防治范围。喷药次数因药剂种类和气象条件而定。由于没有高抗晚疫病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时,化学防治是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在晚疫病发生初期,要及时清除病株,并进行第一次喷药,以后根据具体情况,7-10天喷药一次,一连喷2次。药剂可选择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代森锰锌(大生M-45)、72%克露或69%安克锰锌等。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最好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

物种管理

编辑

2023年3月7日,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下一篇 小麦锈病

上一篇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