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丝竹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昌丝竹宜昌丝竹

宜昌丝竹,亦称“细乐”,是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宜昌丝竹是以丝竹为主奏乐器演奏曲牌,与打击乐合成的一种器乐艺术品种,至少有两百年的历史。它通过融合当地民歌、外来民歌、原始戏曲曲牌、伴奏乐器等形成原始器乐曲,后演化为单曲牌体,最终进化成联曲牌体,以其演奏效果上的细腻、婉转、吉祥、典雅而被广泛用于婚丧嫁娶和民俗活动之中。

2006年5月20日,宜昌丝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4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宜昌丝竹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47

历史渊源

编辑

宜昌丝竹宜昌丝竹

宜昌丝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就与当地风俗有极大关系。

据有史可查的资料表明,宜昌丝竹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就盛行于宜昌市夷陵区,至少有两百年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期间,宜昌丝竹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当时的革命委员会明确规定,红白喜事禁止丝竹乐参与,更不能授徒。尽管如此,仍然有极少数爱好丝竹乐的民间艺人,坚持在边远地区演奏丝竹乐。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宜昌丝竹才得以流传下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宜昌丝竹逐渐在鸦鹊岭等地盛行起来。

基本特征

编辑

综述

宜昌丝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奏乐器为丝弦和竹管;二是该乐种的曲牌有明显的丝竹曲牌特点,多为一曲为主派生出五首以上的套曲;三是旋律上有较为规整的板式体系和规范的鼓板演奏手法。

宜昌丝竹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加上打击乐轻敲细打,给人以典雅、清新之感,其旋律则较为华丽,板式也较为规范,曲牌、小调与当地民歌交融,形成特有的风格。

乐班

宜昌丝竹乐班宜昌丝竹乐班

宜昌丝竹的乐班或8人或4人,八人班主要用于红喜事类,建制运用是打击乐2人,丝弦2人,弹拨2人,竹笛、竹萧2人;四人班的应用为鼓手1人,笛和萧一人,弹拨1人,弦乐1人。

截至2019年2月,鸦鹊岭镇共有80多个宜昌丝竹吹打乐班子,丝竹传承人1500多名。

乐器

宜昌丝竹所用乐器有二胡、琴琴、月琴、竹笛、竹萧,大堂边鼓、花鼓、恒锣、马锣、小锣等。

旋律

宜昌丝竹以五声音阶的旋律占主导地位,有个别曲牌出现偏音,多作为过渡音在旋律中一带而过,也有个别曲牌出现徵音微降的现象。

流行范围

宜昌丝竹主要流行于夷陵区的鸦鹊岭、龙泉,并以鸦鹊岭为轴心,辐射毗邻的枝江、枝城、当阳等县市。

代表作品

编辑

宜昌丝竹常见曲目有《水龙吟》《戏球》《小起堂》《小开门》《客丧》等。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宜昌丝竹乐班合影宜昌丝竹乐班合影

宜昌丝竹在湖北有独特的重要位置,主要价值有三:

一、宜昌丝竹是在巴楚交界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的风格特点;

二、从现实而论,对该乐种的音乐素材的发挥与运用能带动其他艺术品的繁荣;

三、宜昌丝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喜爱,在湖北民间音乐中独树一帜。

总结与研究宜昌丝竹的联曲规律与乐曲派生技法,对民族音乐的创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宜昌丝竹因传承接班的断层和艺人的老龄化使之走到消亡的边缘,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黄太柏,男,汉族,1935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昌丝竹代表性传承人,机械技师四级。1951年,黄太柏随杨树柏学艺并随师傅以艺谋生,为宜昌丝竹第六代传人。他擅长大鼓及二胡、笛子演奏,其鼓乐演奏有板有眼、张弛有度、整齐划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大赛中获奖。代表曲目有《六字一流》《小桃红》《粉荷莲》等。

保护措施

梅林小学学生演奏宜昌丝竹古曲梅林小学学生演奏宜昌丝竹古曲

为了保护濒临失传的宜昌丝竹,夷陵区鸦鹊岭镇党委、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龙舟丝竹乐团,确立梅店村为丝竹保护村。鸦鹊岭镇综合文化站通过宜昌丝竹传习所开展社会传承,每月集中20多名骨干艺人培训3次,推动丝竹进课堂。截至2017年,当地文化部门累计投入资金340多万元,购买各种乐器、服装、道具、桌椅、音响设备以及用于校园文化墙建设。

2010年,鸦鹊岭镇梅林小学被确定为宜昌丝竹传承基地,此后夷陵区、鸦鹊岭镇两级投资30多万元,聘请有教学经验的音乐专家和省级传承人共9名老师,开展宜昌丝竹进课堂活动。

2013年,鸦鹊岭镇中心小学被确定为宜昌丝竹传承基地,成立50多人的儿童丝竹乐团,并编写长期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每周二、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专门学习丝竹乐。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演出

2018年5月,夷陵区鸦鹊岭镇礼堂举行丝竹礼乐文化展演,鸦鹊岭镇梅林小学、鸦鹊岭初中的同学们现场表演多个经典曲目,同场表演的还有梅林小学专业教师团队、鸦鹊岭龙舟丝竹乐团。

2018年6月,鸦鹊岭镇综合文化站率龙舟丝竹乐团代表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加由宜昌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演出活动。

荣誉表彰

宜昌丝竹表演宜昌丝竹表演

清代,蔡子纯带领弟子在宜昌府进行不定期的擂台赛,并获奖轿衣一顶,二胡、琵琶、竹笛、月琴及打击乐器一套。

1956年,蔡子纯的第四代传人冯玉亭的班子参加东湖县民间艺人大奖赛,受到观众和政府文化部门好评,并奖给月琴一把。

1978年,冯玉亭的传人黄太柏、肖昌发、存运科、李世安、邱家云等人受宜昌市前坪乡政府邀请,代表前坪乡参加由宜昌市文化生活主管部门在点军乡举办的民间艺人大奖赛,获得一等奖。

2002年,鸦鹊岭邱家云、黄太柏、李世安一行12人参加夷陵区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一等奖。

下一篇 枝城镇

上一篇 下堡坪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