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文化 编辑
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丧嫁娶、道德教育等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
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人口文化事业,与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同步,以鲜活的现实性和鲜明时代性为特征的人口文化理论建设及其社会实践,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由一批具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艺术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率先提出“人口文化”概念,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关怀和支持。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成立时,江泽民同志“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题词,把人口文化提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高度概括了人口文化的根本宗旨。李鹏同志题词:“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民族文化。”宋平同志题词:“发展中国人口文化,造福后代振兴中华。”彭佩云同志题词:“开创人口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这些题词深刻地指出了加强人口文化研究,开创人口文化事业,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振兴中华、造福后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80年代提出以来在90年代得到广泛认同的新的发展观。我国党和政府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又是人口问题。“人口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创立人口文化事业,力求从观念、心理、行为方式和文明程度上探求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途径,把解决人口问题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口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需要。
人口文化从精神文化层面入手,力求从观念、心理、行为方式和文明程度上,发挥宣传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群众,把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陶冶人们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解决好现实生活中有关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包括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团结着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事业心的人口专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医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计划生育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等一大批爱国人士,运用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广播、电视、电影等一切覆盖面大、影响力深、渗透力强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弘扬优生、优育、优教、敬老、爱老、养老的民族美德,呼唤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净化人们的心灵,激扬人们的爱国热情,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文化事业而默默奉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