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众 编辑
《示众》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5年4月13日《语丝》周刊上,后被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示众》讲述了大街上一个犯人被示众的场景,期间出现了各色人围观。该小说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整篇小说基本上是不同人物的行为片段在空间关系上的连缀和并置。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卖包子。声音已经嘶哑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听到有热闹,擅自离开他本应该坚守的包子铺、迫不及待地去围观行刑。
秃头
秃头看到白背心,就去研究他身上的文字,“嗡,都,哼,八,而……”地读起来。当抱孩子的老妈子想乘机挤进来时,“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他虽然没有读完文字,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另外去研究白背心的脸。
工人
工人在所有看客中发出了质疑的声音,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包括秃头在内的看客们的不满,工人在秃头等人的注视下显得局促起来,最后只得慢慢地溜出去。
主题思想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鲁迅坚持一生的事情,其中看客心态是他最深恶痛绝因而也是批判最多的。鲁迅不仅最先将这种麻木、冷漠的观望者命名为“看客”,并且几乎耗尽一生的力量去抨击这种心态。鲁迅认为中国人中这种麻木、冷漠的看客几乎无处不在,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无意识的“看”的目光加剧了不幸者的不幸,甚至能够把不幸者逼上绝路,且从根本上消解了先驱者奋斗的意义。鲁迅对看客心态的一再揭示和批判,在于唤醒麻木的看客,打破那让人窒息的“铁屋子”。
《示众》通过描写人物的“群像”和“共性”、展示看客世界的各个侧面,重在表现看客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聊和内心的麻木、愚昧。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彼此的麻木和冷漠直接导致同胞的惨死,消解了先驱者付出生命的意义。看客心态集中体现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面,也揭露了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民众“看与被看”的可怜又可悲的生存状态。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这篇小说没有主人公,没有前后发展的故事情节,鲁迅只是写了一群人、一个日常生活的横切面。《示众》中的人物是全体中国人的符号代码,看客心态是中国国民共同的病态心理。因此表现看客心态的《示众》描写的是人物的群像而不是个像,是人物的共性而不是个性。
《示众》的人物虽多,却没有一个主要人物,作者对其笔下的18个人物一视同仁,基本上是平均使用笔墨,不可能从《示众》找出一个主要人物或中心人物来、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哪怕是写活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都不是一件容易事、何况是18个并无主次之分的人物事实上,《示众》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模糊不清的,作者不曾为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精心着墨,作者精心着墨的是全部人物的‘群像”,是全部人物的“共性”而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个性”。
空间叙事
《示众》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在同一时间平台上,集聚了难以数计的人物,就其着墨的18个人物而言,他(她)们有年老年少的大致区别,有高矮胖瘦之类的粗略的形象描写,大多可以分辨出男女性别来,但是无一例外的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身份,没有性格刻画,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读者所熟悉的中外小说中的大多数要素被省略了。不过,这些只有年龄、性别以及高矮胖瘦区别的人物,却都“固守”着一个共同的行为动作:“看”;也别无选择地接受着一个共同的动作行为:“被看”。任何“看”的施动者同时也是“被看”的受动者。小说的整篇叙述正是在“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展开的,而中国人的看客心态也正是通过这独特的二元结构得到艺术的显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