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的喜剧 编辑
《鸭的喜剧》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2年创作的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小说通过苏联盲诗人爱罗先珂在池中放养蝌蚪想听蛙鸣,后又收养小鸭,结果蝌蚪被鸭吃光这一鸭的喜剧,同时也是蝌蚪的悲剧的故事,揭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规律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散文特色,细腻温婉,情节性不强,但语言朴实、亲切、雅致,韵味独特。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1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2,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3儿。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4,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5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6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7”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8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爱罗先珂(1889—1952年):俄国诗人和童话作家。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曾先后到过日本、泰国、缅甸、印度。一九二一年在日本因参加“五一”游行被驱逐出境。后辗转来到我国。一九二二年从上海到北京,曾在北京大学、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一九二三年回国。他用世界语和日语写作,鲁迅曾译过他的作品《桃色的云》等。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语出《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在花室里停留的时间长了,反而闻不出花香了。
3.科斗:通“蝌蚪”。
4.痧:中医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
5.小鸡的悲剧:童话。鲁迅于1922年7月译出,发表于同年9月《妇女杂志》第84第9号,现收入《鲁迅译文集》第二卷。
6.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7.俄罗斯母亲: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爱称。
8.盘桓(huán):逗留;徘徊。
这篇小说作于1922年10月,最初发表于1922年12月《妇女杂志》第8卷第12号,后收入作者小说集《呐喊》。
爱罗先珂到北京后,一直哀叹北京如沙漠般的寂寞,所以买了蝌蚪和小鸭以期造就池沼自然音乐打破人生的沉寂,而蝌蚪被小鸭吃掉的结局,暗示了主人公爱罗先珂最后悄无声息的离去。
主题思想
小说以爱罗先珂的“沙漠”感为起点,描述了爱罗先珂“独自靠在自己的卧塌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的现状。呈现了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言: “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独卧塌上,眉棱微蹙的爱罗先珂正是这类有良心、令人佩服的外国人。小说写了爱罗先珂的“寂寞”感,也写了“我”与这位外国友人对环境的不同感觉“‘嚷嚷”,但很快就总结说:“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当时的旧中国军阀争权、相互倾轧斗殴五四新文化阵营逐渐走向分化,封建复古派甚嚣尘上,从中国的知识分子角度看,令人困扰、厌烦,故而“我”更多地从严峻的形势中进行反面的总结,称之为“嚷嚷"。爱罗先珂是一位外国人,又是一位盲者,他见不到封建军阀的肆虐,只能常常听见中国仁人志士的坏消息。在五四退潮期中,新文学阵营中的同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除去“高升”的和“退隐”的,“前进”者也有了“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感觉。“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便是鲁迅对当时情境的总概括,“寂寞”与“嚷嚷”是爱罗先珂和鲁迅先生对当时局势的不同角度的概括,它们相得益彰。
艺术特色
在艺术表现上,这篇小说平淡而隽永,明快而深沉,在饶有情趣的生活小事中含有深意。《鸭的喜剧》只是通过人物的内心感受来表现社会。它本来可以借助于一两个典型的情节,描写盲诗人在中国的遭遇,显示他的寂寞的来由,达到抨击现实的目的。但是它没有这样写。小说自始至终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渲染一种气氛,呈现出一种如置身荒漠似的寂寞。这种不知从何而来又无所不在的寂寞,它的艺术感染力,有时比写一两件具体事实更强烈。在这里,通过盲诗人的感受,用“沙漠”来形象地象征了现实生活的特征。使爱罗先坷,也是使鲁迅感到寂寞的,不是某种个别的事情或个人的遭遇,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黑暗和死气沉沉。这种写法,不仅使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能发人深思。小说运用了象征手法,许多地方有象征意义。“沙漠”是社会现实的象征,而北京“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气”,这也可以理解为不只是指自然气候,而含有双关意义,即也隐喻着社会。作品的结尾,象写意画,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作品虽然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但是并不直接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借助于细节表现出来。小说情节简单,但细节相当丰富,而且富有表现力。盲诗人在夏夜里独自在卧榻上怀想缅甸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寥寥数语,不仅表现出他此刻的百无聊赖,更表现出了他的诗人气质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性格。
小说还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遍地音乐的缅甸之夜的生意盎然,反衬出“连蛙鸣也没有”的北京夏夜的寂寞荒凉,“我”因习以为常对环境感觉的迟钝,反衬出盲诗人的敏感,对“俄罗斯母亲”的渴念,反衬出盲诗人对中国的不满和失望;鸭子在“沙漠”上的叫声,反衬出比无声更“寂寞”的世界。
全篇极写盲诗人对自然之声这“奇妙的音乐”的怀念和向往,却终于失望;极写仲密夫人的热情和孩子们的纯真,然而他们却报告着蝌蚪已被小鸭吃尽;极写小鸭长成,活得滋润而欢乐,可是“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这些显然都衬托了爱罗先珂的寂寞而且无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景山
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