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 编辑

鲁迅创作的一篇诗剧

过客过客

《过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诗剧。此文通过“过客”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反映了作者鲁迅在上下求索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过客和老翁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通过他们的对话,批判了老翁代表的那种在探索中半途退缩,颓唐消沉的庸人思想,概括了辛亥革命以来革命探索者的不同道路和命运。

作品原文

编辑
过客

时:或一日的黄昏

地: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头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破败的丛葬⑴;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

翁——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孩——我,——看一看。

翁——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还是进去罢。

孩——可是,已经近来了。阿阿,是一个乞丐。

翁——乞丐?不见得罢。

(过客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⑵走出,暂时踌躇⑶之后,慢慢地走近老翁去。)

客——老丈,你晚上好?

翁——阿,好!托福。你好?

客——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翁——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

(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

翁——客官⑷,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

客——(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

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翁——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⑸,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⑺。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举起一足给老人看,)——因此,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哪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象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孩——给你!(递给一片布,)裹上你的伤去。

客——多谢,(接取,)姑娘。这真是……。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⑻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还了你罢,还是裹不下。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

翁——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你看,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

翁——你不要当真就是。

客——是的。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⑼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 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向女孩,)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

孩——(惊惧,退后,)我不要了!你带走!

客——(似笑,)哦哦,……因为我拿过了?

孩——(点头,指口袋,)你装在那里,去玩玩。

客——(颓唐地退后,)但这背在身上,怎么走呢?……

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

客——对咧,休息……。(但忽然惊醒,倾听。)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

翁——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客——我愿意休息。

翁——那么,你就休息一会罢。

客——但是,我不能……。

翁——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客——是的。还是走好。

翁——那么,你还是走好罢。

客——(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向着女孩,)姑娘,这还你,请你收回去。

(女孩惊惧,敛手,要躲进土屋里去。)

翁——你带去罢。要是太重了,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

孩——(走向前,)阿阿,那不行!

客——阿阿,那不行的。

翁——那么,你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就是了。

孩——(拍手,)哈哈!好!

翁——哦哦……

(极暂时中,沉默。)

翁——那么,再见了。祝你平安。(站起,向女孩,)孩子,扶我进去罢。你看,太阳早已下去了。(转身向门。)

客——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关了门。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词语注释

编辑
⑴丛葬:一丛丛的坟墓,乱坟堆。

⑵跄踉(qiàng liàng):歪歪斜斜地走。

⑶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

⑷客官:对出门人的尊称。

⑸就没一处没有名目:名目,即名义,借口。这里指“就没有一处没有欺压人民的种种名义或借口。”

⑹皮面的笑容:皮笑内不笑,表面笑,心里不笑。

⑺眶外的眼泪:不是流自衷心的眼泪,虚伪的眼泪。与“心底的眼泪”相反。

⑻踝(huái):踝子骨,即足腕两旁凸起之骨。又作“足跟”解。

⑼兀鹰:猛禽类,体大翼长,视力锐敏,嗅觉亦敏,好食腐肉,中国沿海多产此鸟。

创作背景

编辑
五四运动后,革命队伍“同一战阵中的伙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坚持继续前进,进行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残酷的斗争面前,消极退隐。而部分文人则投向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敌人,成为资产阶级右翼;而作者鲁迅不倦地寻求革命真理,探索革命道路,坚持前进,反对倒退,故作此文以记录这一历程,也以文中”过客“为自己的精神画像,予以自勉。

此文写于1925年3月2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3月9日《语丝》周刊第17期。

人物介绍

编辑

过客

这是一个勇往直前的顽强的战斗者的形象,衣履破碎,困顿倔强,他知道他的后面是黑暗和苦难的深渊,因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同时,他也知道他的前面既不是小女孩所说的到处是盛开的鲜花,也不是老翁所讲的都是坟,他始终相信前面总是有路可走的,只不过不是铺满鲜花的坦途,而是需要自己从没路的荆棘丛生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于是,他忍受着疲劳饥渴,带着满身创伤,不要任何布施和安慰,不分昼夜,不怕艰难险阻,奋不顾身地“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决不走回头路。

老翁

这是一个悲观厌世者的形象,他曾与黑暗势力作过斗争,然而被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及其走狗的野蛮统治所屈服,完全丧失了斗争意志,过着消极退隐的生活。

小女孩

这是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象征着向往光明的第三代人,天真活泼,拥有一颗好奇的心。

作品赏析

编辑

主题思想

在写作和发表《过客》之后一个月左右,作者鲁迅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有过一段非常明确的自述,其中说到《过客》的主题:《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作者鲁迅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也就是说,作者鲁迅本人其实早已交代了《过客》的主题,就是:“反抗绝望”,“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是一种“更勇猛,更悲壮”的反抗。这个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过客”这个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性格当中。

剧中一共三个人物,在介绍人物之前首先展示一个荒凉死寂的场景。黄昏、落日、几株杂树和瓦砾;荒凉破败的丛葬;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蜿蜒其间;一间小木屋向着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这阴冷死寂的场景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然后作品集中塑造了过客的形象。他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但又深感孤独和茫然的战斗者的形象。他在死寂荒凉的旷野中,在充满荆棘和黑暗的路上,衣衫破碎,赤足烂鞋,脚伤严重,乱发黑须,目光阴沉,孤身一人,艰难的长途跋涉与探索,已使他困顿至极,但他仍然挣扎前行。他到了小木屋前,本可休息一下。他接受了小女孩的水喝,感到“少有的好意”,老翁也劝他停下或者回去。在停下、回去或者前进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前进。哪怕自己已困顿不堪,明知前面是坟,坟以后是什么也不知道,而且料不定自己能否走完,他也要走过去。在这位过客的身上,闪现出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过客的坚毅还表现在他不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他谢绝了小女孩送给他包裹脚伤的布片,一方面认为“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但他不能接受。这不是他的孤傲,而是他从历史和现实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倘若得到“布施”,“我就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因此,革命探索者要永远进击而不停息,既不能惧怕黑暗的浓重,道路的艰险而忘却时代的呼唤。也不能使自己沉溺于对布施怜悯的感激而背上沉重的负累,以致于步履蹒跚,徘徊不前。过客也有他孤独茫然的一面。他孑然一身,长途跋涉,不知自己的名号,也不知要走向何方,只是不停地走,确实是孤独而又茫然的。在老翁劝阻他时,面对着走、停、回的选择时,他也有“对咧,休息”、“沉思”、“默想”的短暂犹豫和彷徨。但他最终还是响应时代“声音”的呼唤,奋然而前行。过客这一形象,饱含着作者鲁迅的战斗经历,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韧性战斗精神。最后塑造了陪衬人物:老翁和小女孩。老翁从过客同样的路上走来,也曾与黑暗社会拼搏过,追求过光明和理想,也曾听到过前面的“声音”,但后来失掉了希望和理想,丧失了奋斗的决心和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动摇消沉,永远地休息下来了。这是一个消沉颓唐的落伍者的形象,与过客的战斗不息的进取精神恰恰相反。小女孩是爱的感情的诗意的化身。她十岁左右,就在这荒凉的旷野中陪伴颓唐的祖父咀嚼寂寞和孤独。她天真稚气,在祖父说是坟的地方,她认为有许多好看的“野百合,野蔷薇”,用美的幻想代替严酷的现实。她富于同情心,给过客送水和包扎伤口的布片。这是一个未经风雨摧折的天真的青年的象征。文章通过三个人物象征了在时代的激流中人生的三个时期(青、中、老)和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作者以对话体的诗剧形式来表现,全篇通过三人的对话来展开情节,矛盾冲突的焦点是过客停下、回去,还是前进,层层推进,构思独特新颖。文中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如阴冷的场景、坟,象征黑暗的社会;“声音”象征时代的希望和理想;“野百合,野蔷薇”象征美好和青春,使思想内容的表达既生动形象,又含蓄深刻。文中的对话充满诗情和哲理,如过客与老翁、女孩关于前面是什么所在,过客向老翁讲他为何不愿回去,过客退还女孩馈赠的布片等的对话,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深思。

作品评价

编辑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孙玉石:“《过客》可以说是鲁迅自身内心两种声音的交战,同时也是两种生命哲学的信仰者的心灵的雕塑。”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片山智行:“以几近悲怆的孤独姿态不停步地向前走去的“过客”,是最能代表《野草》世界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编辑

鲁迅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