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鳞鱼 编辑
无鳞鱼是指体表不具鳞片的鱼类,如鲶鱼、革胡子鲶、斑点叉尾鮰、黄鳝、裸鲤等。 鲇鱼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 裸鲤的体型近似内地的鲶鱼,灰黄色,除胸腹部两侧有鳞外,其余部分裸露无鳞。
无鳞鱼大部分生活在距离海平面500米以上的深海里。 裸鲤是冷水性的淡水鱼,咸水中也能生长,主食水生昆虫。 鲶鱼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无鳞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不少无鳞鱼的脂肪含量较一般鱼类高,含有ω—3脂肪酸,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抗癌效应,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老年人和肥胖的人应该尽量少吃。
中文名:无鳞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鱼纲
亚纲:硬骨鱼亚纲
无鳞鱼
无鳞鱼,顾名思义,就是天生没有鱼鳞的鱼,但也包括鱼鳞很小的鱼种。一般来说,无鳞鱼大部分生活在超过500米以上的深海里,主要为鳗鲡目的鱼种。海洋中天生没有鳞片的鱼包括海鳗、海鳝、安康鱼等,鲳鱼、带鱼、马鲛鱼、金枪鱼等海鱼鳞片细小,不易被发现,也常算作无鳞鱼;淡水中,河鳗、黄鳝、鲶鱼、黄颡鱼、鮰鱼等属于无鳞鱼。
鲶鱼
鲶鱼
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为最佳食用季节。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鲶鱼因其长须而得名,这长须使其貌似有髯的猫
症状:该疾病主要危害鱼种,成鱼也可感染,流行时间3-11月,高发期常为5-9月,尤其是水温持续在25℃以上时最重。病鱼离群独游,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透明或红色浑浊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壁充血,肠腔内积水量多或有气体。防治:(1)放鱼前,用生石灰清塘以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以预防细菌性疾病发生,带水清塘用量为300-450g/l,或全池泼洒20mg/l。(2)在投放鱼种前用1%-3%的食盐进行鱼体消毒5-20分钟。(3)发生疾病时,用二氧化氯0·2-0·5mg/l或 聚维酮碘(有效碘1%)0·2-0·5mg/l进行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同时用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加vc,每kg鱼为15-20毫克拌料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4)思诺沙星、维生素K3、三 黄散每kg饲料用2g,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5。
2、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由鱼害粘球菌,也有认为是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
流行及症状:该病水15℃以上开始发病,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爆发性流行,致死时间短,一般流行于4-10月;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腐烂、鳃丝肿胀,鳃丝末端溃烂缺损。
治 疗:(1)外:用8%溴氯海因0·2-0·3mg/l或用聚维铜碘0·2-0·5mg/l进行全池泼洒,每月一次,连续2天。(2)内服磺胺-甲氧嘧啶,每1kg体重2-4,拌料投喂1次/d,连续3-5天。
3、肠炎病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流行及症状:水温在20 ℃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病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肛门常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血脓从肛门流出,肠壁充血发红,早期肠腔内少有或没有食物,后期肠粘膜溃烂脱落,与血液混合,充塞于肠管中。
治疗:(1)用8%的溴氯海因每0·2-0·3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d。(2)10%聚维铜碘溶液05-1毫升每平方米,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3)诺氟沙星一次量1kg体重10-30mg,拌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5天。(4)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三黄散、维C,每1kg饵料2g,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由真菌引起的鱼病
1、水霉病
病原: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
流行及症状:此类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霉菌最初寄生时看不出症:状,当肉眼看 到时,菌丝已侵入鱼体向外生长,菌丝似灰白棉絮状,又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它固体摩擦现象,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极度消瘦,最终死亡。
防治:(1)越冬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避免鱼体受伤,鱼种放养前用10%的盐水浸洗3-5分钟。(3)发生疾病时用亚甲基蓝,一次量用2mg/l,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洒一次,泼洒连用2d。(4)用1%食盐与0·04%苏打水混合液浸浴20分钟,每天1次。
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
1、车轮虫病
病因:由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中的许多种引起。
症状:对不同年龄的鱼均有感染,但危害大的 是鱼苗和鱼种,并造成大批死亡,病鱼不摄食,常寄生于鱼的鳃丝和体表,大量密集于嘴部,形成一层白翳 ,鱼苗阶段常出现“跑马病”,镜检有大量车轮虫生。
防治:(1)0·7mg/l的硫酸酮和硫酸亚铁合剂(5:2)进行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4天。(2)40%甲醛 溶液全池泼洒,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20-30ml。
2、小瓜虫病
病原:由多子小瓜虫引起。
流行:流行水温15-25 ℃,10 ℃以下或26 ℃以上均不发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流行季节为初冬和春末。
症状:寄生鳍和鳃上,感染严重时,病鱼皮肤、鳍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囊泡,鱼体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1)亚甲基蓝2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2)青蒿末每1kg鱼体用0·3-0·4g,拌料投喂,连用5-7天。(3)40%的甲醛溶液,每1立方米 水体15-25ml,全池泼洒2天一次,连用2-3次。
其他
1、肝胆综合症
病因:不完全清楚,主要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投饵过量无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饵料腐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饵料中含有毒物质等因素引起的。
症状:病情较轻的,无明显症状,仅游动无力,时而窜游,随着病情发展,病鱼颜色变淡,鳍充血,肝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肝颜色变淡或充血,有时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肝脏肿大,胆汁变深或墨绿或褐色,严重时拌有烂鳃、肠炎、烂尾等症状。
治疗:(1)病时适当停止或减少饵料投喂量。(2)维生素C、维生素E、胆碱、葡萄糖醛酸内脂、甘草粉、胆汁粉每1kg饵料4g、4g、7·5g、0·1g、2·5g、0·15g拌料投每天一次,连用7天。(3)肝胆利康散每1kg体重0·1g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d。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