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造就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最高学府。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培养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适应的中、高级指挥员。
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批准,在原华北、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1951年(辛卯年)1月15日,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领导创建工作,并任院长兼政治委员。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简称:解放军军事学院
创办时间:1951年1月15日
办学性质:军事学院
主管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
知名校友:迟浩田、傅全有、陈炳德
所属地区:南京
主要院系:战役、战史、高级速成、高级函授、政治速成、基本
首任院长:刘伯承
首任政委:刘伯承(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指挥员,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在原华北、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领导了创建工作,并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初级建军阶段进入高级建军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军事学院编制等级为大军区级,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其基本任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人民解放军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学习其他国家军队的有益经验,在人民解放军现有军事、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培训能够组织指挥现代条件下各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以加速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1957~1959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事学院有关的系为基础,分别组建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学院。高等军事学院设在北京,其任务是:训练全军陆海空军正师职以上现职军事、政治、后勤干部,高级参谋人员及军事理论人员。刘伯承为第一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叶剑英、陈伯钧、李聚奎先后任院长,李志民任政治委员。军事学院仍设在南京。其任务是:培训全军团职及部分师职军事指挥干部。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先后任院长,钟期光、王平先后任政治委员。海军、空军、炮兵和装甲兵等军种、兵种指挥院校主要培训本军种、兵种的团、营职指挥干部。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高、中级指挥院校培训体系。
1966年10月起,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高等军事学院和南京军事学院停止了教学活动。
1969年,高等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被撤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
1970年8月6日,军政大学在北京成立,黄永胜兼任校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主要轮训团以上干部,只进行政治教育,取消了军事课教学。
1972年5月,中央军委任命萧克为军政大学校长,唐亮为政治委员,开始治理“文化大革命”给学校造成的严重破坏,逐步建立起军事、政治、后勤3个系和所属的军事、政治、后勤教研室,恢复了军事政治后勤课教学。
1975年,开办了一些属于进修性质的军事班、政治班、师以上干部读书班和抗登陆作战研究班。建院初期,机关设有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等部门;教学科研机构和学员培训管理机构分设11个教授会和4个系。到1956年,发展为具有战役、战史、高级速成、高级函授、政治速成、基本、情报、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12个系和战史、战役、政治经济、文化外语等50个教授会的综合性军事学府。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还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教研队伍,编写了一套体现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教材,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制度。
1977年11月,中央军委为加强军队中、高级干部培训,决定以军政大学军事系、政治系、后勤系为基础,分别组建军事、政治、后勤学院。
1978年1月,军事学院重新成立,萧克任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段苏权、刘兴元任政治委员。下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研究部和政治、战略、战役、战术、军种、兵种、外军、科技等教研室及电化教学中心。学员学习分培训、轮训两类。培训班分高级指挥班、指挥班、军事理论班,学制2年。高级指挥班主要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军官,培养战役指挥员;指挥班主要招收师职和少量优秀团职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培养战役战术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军事理论班招收军事指挥员和教员,培养军事理论人才。轮训班学制在1年之内,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指挥员,重点研究战略和战役课题。教学工作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为依据,在总结人民解放军作战和建军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的组织指挥问题。学员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外交政策、战争战略学说、战役学、高级兵团战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以研究为主。军事教学程序为学习理论,研究战例,沙盘,图上、野外作业和首长司令部演习。
军事学院重新建立后的7年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和科学技术教材,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组建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雕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任务,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转到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防御帝国主义侵略。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落实毛泽东曾提出的:“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1966年10月起,由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坏,高等军事学院和南京军事学院停止了教学活动。
1969年,高等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后勤学院被撤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军事学院建院办学19年,为人民解放军培训一大批干部,为新中国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0年8月6日,军政大学在北京成立,黄永胜兼任校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主要轮训团以上干部,只进行政治教育,取消了军事课教学。
文革后期,1972年5月,中央军委任命萧克为军政大学校长,唐亮为政治委员,开始治理“文化大革命”初期给学校造成的严重破坏,逐步建立起军事、政治、后勤3个系和所属的军事、政治、后勤教研室,恢复了军事、后勤课教学,初步改造了政治教学。
1977年12月,中央军委为加强军队中、高级干部培训,决定以军政大学军事系、政治系、后勤系为基础,分别组建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1985年7月,军政大学改建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78年1月,军事学院重新成立,萧克任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段苏权、刘兴元任政治委员。下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研究部和政治、战略、战役、战术、军兵种、外军、科技等教研室及电化教学中心。学员学习分培训、轮训两类。培训班分高级指挥班、指挥班、军事理论班,学制2年。高级指挥班主要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军官,培养战役指挥员;指挥班主要招收师职和少量优秀团职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培养战役战术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军事理论班招收军事指挥员和教员,培养军事理论人才。轮训班学制在1年之内,招收陆海空军军以上指挥员,重点研究战略和战役课题。
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为依据,在总结人民解放军作战和建军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外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的组织指挥问题。学员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外交政策、战争战略学说、战役学、高级兵团战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以研究为主。军事教学程序为学习理论,研究战例、沙盘,图上、野外作业和首长司令部演习。军事学院重新建立后的7年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和科学技术教材。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3月,中央军委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三大学院合并为培养高级指挥人才、高级参谋人才和高级军事理论研究人才的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85年12月,邓小平签署《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命令 。
军事学院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科学技术教材,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