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野驴 编辑
蒙古野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俗称野驴、亚洲野驴等。 外形颇似骡。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寿命为25年左右。
蒙古野驴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和西亚,目前仅见于蒙古国南部,以及印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少数地区。在中国仅有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能看到其身影。栖息于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对干旱酷热、严寒、食物贫瘠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主要以多种草类、灌木等荒漠植物为食。 3-4年性成熟。夏末秋初交配,翌年5月中旬产仔,怀孕期为350天左右,每胎产1仔,隔年繁殖一次。
蒙古野驴因能驮重、耐力强、能吃苦、行走稳键,常被捕猎驯养,导致野生种群数量急刷下降。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Ⅰ; 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ver3.1列为近危(NT)物种。
中文名:蒙古野驴
拉丁学名:Equus hemionus Pallas
别名:骞驴、野驴
外文名:英文 Mongolian Kulan蒙古文 Dziggetai, Mongolian Khula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奇蹄目
科:马科
属:马属
种:亚洲野驴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真兽亚纲
亚种:蒙古野驴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 1775
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同义学名:Equus hemionus ssp. luteus Matschie, 1911
蒙古野驴是大型有蹄类动物。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 | 普氏野马 | |
---|---|---|
体量 | 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 | 体长约210厘米,肩高约110厘米,尾长90厘米,体重350千克 |
特征 | 外形颇似骡。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 | 体型健硕,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口鼻部尖削,嘴钝,牙齿粗大,耳比家马小而略尖 |
图片 | 蒙古野驴 | 普氏野马 |
蒙古野驴
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多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属典型荒漠动物。迁徙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有随季节短距离迁徙的习性。平时活动很有规律,清晨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在草场上采食、休息,傍晚回到山地深处过夜。每天要游荡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在野驴经常活动的地方,未受到惊扰的蒙古野驴移动时喜欢排成一路纵队,鱼贯而行。在草场、水源附近,经常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驴径”。驴径宽约20厘米,纵横交错地伸向各处。集群
蒙古野驴有集群活动的习性,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蒙古野驴群体会很大。生活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夏克帕提湖边的蒙古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常常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而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哈尔腾盆地一带,通常是3-5头结小群活动,单独活动的野驴个体也比较常见。
习性
野驴善于奔跑,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好集群生活,警惕性高。营游荡生活。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蒙古野驴具耐力,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并且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害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总是跑跑停停、看看后再跑。
蒙古野驴有一只哨驴,警惕性极高,忠于职守。接近于它500-600米处时,它开始慢慢跑去人走它跑,跑跑停停,始终与人保持500-600米的距离,最后它在引诱人朝着驴群的相反的方向走去,以确保驴群的安全。驴群通常为20-200多只一群,一旦发生危情,驴群中的头驴会带着其它成员排成“一”字形逃跑,声面十分壮观。
食性
蒙古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在干旱的环境中会找到合适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来饮用,还可以供藏羚等有蹄类动物饮水。聪明的蒙古野驴在干旱缺水的时候,会在河湾处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们用蹄在沙滩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
蒙古野驴已被限制在中国北方的蒙古戈壁和邻近地区。主要分布于蒙古国南部和中国的西北中蒙边境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
自19世纪以来,由于直接迫害以及与人类及其牲畜在水和牧场使用方面的竞争,蒙古野驴可能在蒙古失去了多达 70%的活动范围。野生驴的可靠历史范围图和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获得或基于短期考察。自1970年代以来,蒙古境内的分布范围似乎一直保持不变,该物种仅限于蒙古南部的戈壁地区。围栏已被证明构成绝对的移动障碍,在东部,围栏的乌兰巴托——北京铁路构成了蒙古物种范围的东部边界(Kaczensky 等人,2011年)。在南部,与中国国际边界的边界围栏抑制了中国和蒙古的蒙古野驴之间的跨境交流(Kaczensky等 2011年)。因此,中国的种群应被视为动态和不同的数量。
蒙古野驴分布图
蒙古野驴在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怀孕期约11个月,每胎1仔。每年8-9月份,蒙古野驴进入繁殖交配期,此时,雄驴性情变得很凶,频频嘶叫。它们为争夺交配权时常发生激烈的咬斗。取得胜利的雄野驴控制整个驴群的活动,哪只驴不听话,就对它又踢又咬。蒙古野驴对幼仔照顾得很周到,曾看到一群野驴过河时,一只小驴爬不上河岸,两只大野驴将它架在中间,用肩把小野驴推上岸的有趣行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3.1——近危(NT)。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蒙古戈壁,截止2013年是41,911头。中国,截止2014年是3,379-5,318头,呈增加趋势。马宗山:0-10个趋势未知的个体(普查日期:2005、2006);乌拉特右旗:180-250头,趋势未知的个体(普查日期:2005、2006)。
由于保护措施得当,野驴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仅在羌塘就有近6万头。据估计,1989年时蒙古野驴的数量约在5.6万头左右,1998年的总数接近8万头。另外,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在阿里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数量庞大的野驴群,有些群体的数量达到500头以上。1982年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之时,仅存450头左右。经过20年的保护,截至到2013年数量约有4000头左右。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人类的直接捕杀和改变野驴的生存环境,蒙古野驴的分布区已缩小,仅限于西北地区、蒙边境沿线。截至到2013年中国的数量不超过2000头。但此次考察的巴彦淖尔盟北部发现蒙古野驴641头,计算估计该活动区内有1.14万头左右,这个数字表明目世界上蒙古野驴的总数远远超过6500头。
专家推测蒙古野驴涌入中国的原因可能是:
(1)该地区是蒙古野驴的原始分布区,野驴涌入中国是一种自然回归。
(2)蒙古国方面环境条件适合,野驴种群增长,超过环境容纳量。
(3)蒙古国降雨偏少,草场发育不好,水资源缺乏,而中国巴盟地区降雨偏多。
蒙古野驴是珍贵的有蹄类动物,要保护好这个种群,首先要保护好蒙古野驴的生存环境,建立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大致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乌拉特后旗的梭梭林保护区扩大400平方公里,形成一个蒙古野驴的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第二步,与蒙古国合作建立跨国保护区。蒙古野驴可能有长距离迁徙的特性,建立跨国保护区将会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并能争取国际保护基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