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雪鸡 编辑
藏雪鸡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鸟类,又名淡腹雪鸡、雪鸡。 头、颈褐灰色;上体土棕色,密布黑褐色不规则细斑;翅上有一大的白斑;下体白色;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胸和腹具黑色纵纹;嘴基及虹膜橙红色;眼周和眼睑石板蓝色;脚及趾暗橙红至深红色。
藏雪鸡分于阿富汗、土耳其斯坦至尼泊尔。 中国青藏高原及其邻近省区的高山裸岩地区也可见其身影。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林线至雪线之间的高山灌丛、苔原、草原和裸岩地带。喜结群,白天活动。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 以植物根、茎、叶等为主食,也食杂草种子,偶尔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5-7月,一雄一雌配对,营巢于陡峭山岩边的草从或灌丛中。每窝产卵4-7枚,卵椭圆形,灰褐或橄榄褐色,具土褐色或肉桂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和护巢,孵化期随地区变化。
藏雪鸡为高原特有种,是鸟类中垂直分布最高的一种。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猎,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文名:藏雪鸡
拉丁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
别名:西藏雪雷鸡、淡腹雪鸡、雪鸡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鸡形目
科:雉科
属:雪鸡属
种:藏雪鸡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今鸟亚纲
亚种:6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Gould, 1853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英文俗名:Tibetan Snowcock
藏雪鸡
藏雪鸡额部及眼先皮淡黄色,颏、耳羽后部、喉及上胸均为白色,头和颈的余部深灰色。上背与颈的交接处有一道宽阔的皮黄色带斑,大致同胸部的一条杂有灰色的带斑相连,其上布满灰色或黑灰色粉状细点,背部带斑的粉点更为密集。背灰褐色,满布皮黄色粉斑,腰和尾羽近棕色,亦具粉斑。翅覆羽与背同色,但具棕白色,宽的羽缘,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具白色宽边,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中部及两胁近白色,羽缘黑色,形成显著的纵纹。
藏雪鸡
雄性成鸟前额、眼先及耳羽较小。土棕色,眼先棕色比较深,背和腰土棕色,上背棕色较淡,成一淡色环带,下达至胸侧,尾上覆羽灰棕,尾羽深棕,均略缀以黑色斑点,两翅的覆羽与背同,但各羽两侧缘部白或棕白、形成显著的纵纹。初级飞羽和覆棕褐色,飞羽外翈部边缘和覆羽外翈均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点斑,各羽端部有白缘,向外至外翈几全变白,成一大白斑,颏、喉及前颈均白色,颏带土棕,前颈有一灰褐色带环,上胸与背同,亦形成带环状,下胸以下为乳白色,羽毛两边黑色,因而使胸与腹均呈白色而具黑纹,尾下覆羽白,内翈略黑。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跗蹠无距。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眉以下稍沾棕,喉为沾土棕的白色,后胸以下为沾黄的白色,两胁个别羽毛一边具黑色纵纹。藏雪鸡虹膜褐色到红褐色,嘴角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腊膜为橙红色,眼围和眼睑石板蓝色,跗跖与距暗橙红色或深红色。虹膜深褐色;鸟喙黄色;脚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1500-1755克,♀1170-1600克;体长♂490-570毫米,♀510-638毫米;嘴峰♂29.7-32.0毫米,♀28.7毫米;翅♂265-283毫米,♀250-270毫米;尾♂163-174毫米,♀160-176毫米;跗蹠♂60.3-61.9毫米,♀58.7-59.2毫米。(注:♂雄性;♀雌性)
藏雪鸡 | 暗腹雪鸡 | |
---|---|---|
体量 | 体重♂1500-1755克,♀1170-1600克;体长♂490-570毫米,♀510-638毫米 | 体重♂2049-3100克,♀2000-2570克;体长♂515-595毫米,♀538毫米 |
特征 | 头、颈褐灰色;上体土棕色,密布黑褐色不规则细斑;翅上有一大的白斑;下体白色;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胸和腹具黑色纵纹;嘴基及虹膜橙红色;眼周和眼睑石板蓝色;脚及趾暗橙红至深红色。 | 通体以土棕色或红棕色为主,密布有黑褐色的斑点。共分化为5个亚种。指名亚种体羽的颜色最暗,南疆亚种体色最淡,青海亚种的体色介于上述两亚种之间 |
图片 | 藏雪鸡 | 暗腹雪鸡 |
藏雪鸡一般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6000米左右的森林上线至雪线之间的高山灌丛、苔原和裸岩地带,靠近分布区边缘的种群冬季可以下降到2000米,甚至1200-1500米处越冬。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性。常在裸露岩石的稀疏灌丛和高山苔原草甸等处活动,也常在雪线附近觅食。从不进入森林和厚密的大片灌丛地区。属于高山种类,出没在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高山裸岩地带,与高山植物雪莲相伴,是高山动物的代表种类。
喜爱结群,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密度高的地区,可以见到10-20只,甚至多达近百只的大群。白天活动,从天明一直到黄昏,常从山腰向上行走觅食,直到山顶。中午前后在岩石旁休息,梳理羽毛。性情胆怯而机警,很远发现危险就立即逃离。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但在白天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放哨”,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叫声。
藏雪鸡善于行走和滑翔,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积雪三十厘米的地带与盘羊、岩羊等高山有蹄类动物混杂活动,翻食野羊踏过的路径下的植物,啄食植物的球茎、块根、草叶和小动物等,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在山坡岩石上奔走时非常灵活。飞行和滑翔的能力也较强,飞行沉重而急速,能从一个山头飞到另一个山头,或连续飞过几个山头,飞行时常伴随着“嘎,嘎”的叫声。繁殖鸟日夜重复嘶叫,声似gu-gu-gu-gu。
藏雪鸡的食性以植物性由主,偶亦啄食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食物包括莎草、针茅、藏玄参、早熟禾、雪莲、珠芽蓼、蒲公英、异燕麦等高山植物。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塔吉克斯坦。藏雪鸡在中国西藏各个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周围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高山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非常稀少。
藏雪鸡分布图
每年4-5月间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变得极为活跃,频频发出急速、高亢的求偶鸣叫,并伴随有扑扑的振翅声,尤以清晨频繁。群体也逐渐分散、配对。配偶为单配制,雄鸟为了争夺领域和配偶,常在岩石上相互啄斗,以胸相撞,直到将另一方击败。求偶时雄鸟的身体前倾,尾上翘并呈扇形展开,颈朝前伸,追逐雌鸟。交尾后开始筑巢,巢很隐蔽,置于裸岩裂缝的草丛中,峭壁岩石下的石缝、洞穴中,很简陋,呈盘状,内铺干草、苔藓、兽毛和自身腹羽。巢边有灌木、杂草丛遮蔽。巢甚简陋,里面仅垫有少许干草、羊毛和羽毛等。巢的大小为直径40-47厘米,深8-10厘米。
每窝产卵4-7枚,最高可达13枚,每1-2天产一卵,10-15天产齐,产齐后才开始孵卵。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灰褐色、淡黄白色、橄榄褐色和皮黄色等,上面布有土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尖端较多,钝端较为稀少。卵的平均大小为57.4-68×40.3-45毫米,平均重量为52.3-56.4克。
孵卵过程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则在巢区内警戒和护卫,当有来犯者时,雄鸟不断高声鸣叫,引诱来犯者离开巢区。雌鸟除每天外出一次,觅食约半小时外,其余时间均在巢中孵化。藏雪鸡在不同的地区孵化期的长短有所不同,在西藏为27天,在新疆为26天,在甘肃则为19-22天。
最早在6月初就有雏鸟孵出。刚孵出时体重为75克,全身披有黑麻黄色的绒羽,嘴黑色,腿淡黄色。出壳后1天即可在地上行走,第3天就能随雌鸟觅食,晚上随亲鸟在避风处过夜,出壳2周以后就可以飞行了。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藏雪鸡藏南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aquilonifer | R. Meinertzhagen & A. Meinertzhagen, 1926 |
2 | 藏雪鸡四川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henrici | Oustalet, 1892 |
3 | 藏雪鸡青海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przewalskii | Bianchi, 1907 |
4 | 藏雪鸡指名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tibetanus | Gould, 1854 |
5 | 藏雪鸡北疆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tschimenensis | Sushkin, 1926 |
6 | 藏雪鸡云南亚种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yunnanensis | Yang & Xu, 1987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在西藏总数约有20万只,最高密度为每公顷0.06只左右;在青海的总数更是多达100多万只,典型栖息地的密度为每公顷0.27只;而新疆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密度略低,为每公顷0.01只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来,藏雪鸡的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交通发达和人口较多的地区。
藏雪鸡的主要天敌:猞猁、狐、雕、秃鹫,以及持抢盗猎者。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藏雪鸡肉滋补强壮、镇静解毒,因此被利用。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年5月,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对布设在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据回收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物种分布情况。经鉴定,该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雪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