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鲣 编辑
鲣是鲈形目鲭科鲣属鱼类。 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细,中央具一发达隆起嵴;头大,圆锥形;吻尖;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吻端,眼间隔宽;口较大,上颌骨后端达瞳孔前下方,两颌具细小圆锥齿一列;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圆滑;体除胸甲具较大鳞外,其余均裸露无鳞;背鳍相距甚近;胸鳍短,略呈三角形;腹鳍小;尾鳍新月形。体背部蓝褐色,腹部银白色,在体侧下半部有4—6条褐色纵条带。
鲣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中国见于南海和台湾海域。 喜栖息于水温15—25摄氏度的暖水域,常集群于冷暖水团交汇的辐射区内以及水质澄清的海区。游泳迅速,白天出现于表层至260米水层,夜间上浮。 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 2龄已有性成熟个体,3龄全部达到性成熟。产卵期随栖居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热带水域全年产卵,在亚热带于暮春和早秋之前产卵。卵浮性。
鲣是世界金枪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兴奋起来,如追捕猎物或者雄性追求雌性时,条纹的方向会由从头部向尾部的竖条纹,转变为从背部延伸到腹部的横条纹;当其冷静下来,横条纹又会变为竖条纹;一旦死去,原有的竖条纹颜色会明显变黑。其条纹方向改变的原理至今未明。
拉丁学名:Katsuwonus pelamis
别名:鲣鱼、正鲣、烟仔、小串、柴鱼、烟仔虎
外文名:Skipjack Tun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鲈形目
科:鲭科
属:鲣属
种:鲣
亚科:舵鲣亚科
亚种:无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中文学名:鲣
同义学名:Orcynus pelamis Linnaeus,1758
鲣,体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幼鱼横切面为侧扁,背缘和腹缘圆钝,浅弧形,尾柄细短,平扁,两侧中央各具一发达的中央隆起靖,尾鳍基部两侧各具2条小的侧隆起靖。叉长为体高4.0-4.3倍,为头长3.1-3.4倍。头长为吻长3.3-3.6倍,为眼径5.9-7.2倍。头中大,稍侧扁。吻尖,大于眼径。眼较小,位近头的背缘。眼间隔宽,微突,约为眼径2倍。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裂缝状,位于眼前方。口中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后缘伸达眼前缘下方。两颌各具一行细小尖锥牙;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舌中部两侧各具一个三角形皮瓣。鳃孔宽大。前鳃盖骨和鳃盖骨后缘圆形,光滑,无棘。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
体在胸甲部被圆鳞,其余部分均裸露无鳞,在胸鳍基部及上方附近的鳞片特别大,且大部分止于背鳍第十一鳍棘下方,仅后面数行小鳞沿侧线向后伸延,止于背鳍第一小鳍下方。侧线完全,沿背侧延伸,在第二背鳍起点下方呈波形弯曲,伸达尾鳍基。
背鳍2个,紧相邻;第一背鳍由细弱鳍棘组成,前部鳍棘高于后部鳍棘,第一和第二鳍棘最长,约为头长之半,其余绪棘向后渐短,各鱨棘平卧时可收折于背沟中,第二背鳍小,起点距第一背鳍起点较距尾鳍基为近,后方具8个分离小鳍。臀鳍小,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起点的稍后下方,后方具8个分离小鳍。胸鳍小,略呈三角形,中侧位。腹鳍小,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具2腹鳍间突腹鳍间突短于腹鳍长的1/2。尾鳍新月形。成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白色,腹侧具4-5条黑色纵带。
鲣 | 细鲣 | |
---|---|---|
特征 | 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细,中央具一发达隆起嵴;头大,圆锥形;吻尖;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吻端,眼间隔宽;口较大,上颌骨后端达瞳孔前下方,两颌具细小圆锥齿一列 | 背部呈蓝色,头部变成深紫色或近乎黑色。腹部白色,没有条纹或斑点;胸鳍和盆鳍为紫色,其内侧为黑色。 |
图片 | 鲣 | 细鲣 |
喜好清澈的温暖的表层水域(15-30℃),最深可达260米。鲣平时栖息于水深30米以上、盐度34‰以上、水温20℃以上、水色澄清的暖水海区。
鲣有一个专门的热交换系统,可以使它们的体温保持在周围水温以上。
鲣为大洋性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游泳速度敏捷,游泳力很强,可达20千米/小时,常在海上追逐鱼群。不趋光。春季随暖流势力的增强,水温升高,鱼群由南向北洄游,在良好天气时,经常起浮。喜食鳀、沙丁、头足类、甲壳类等,主要在黎明和黄昏进食。是大型中上层鱼类和鲨鱼的重要猎物。在西大西洋通常发现与黑鳍金枪鱼(Thunnus atlanticus)种群混合在一起。
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没有分布。
具体分布国家及地区: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岛、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巴哈马群岛、孟加拉国、巴巴多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百慕大群岛、博内尔岛、萨巴、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圣诞岛、可可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库拉索岛、吉布提、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斐济、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纳哥、蒙特塞拉特岛、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荷兰、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新加勒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葡萄牙、波多黎各、圣赫勒拿、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荷属圣马丁、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里南、瑞典、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美属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瓦利斯群岛、富图纳群岛、也门。
分布范围
叉长(鱼体由吻端到尾叉最深点的长度)约于45厘米时成熟,产卵量随着体型的增大而增加,87厘米的雌性在多次分批产卵中可产生高达200万个卵。不同的鱼群成熟时的大小不同,并且在同样大小情况下也有不同的繁殖能力。靠近沿岸产卵,产卵常年在热带水域进行,但产卵季节仅限于非热带水域的夏季(6-7月)。
在太平洋暖水区内都有其仔鱼的分布,从仔鱼出现的时间和海区、结合西南季风海流的流向来看,在中国海南岛南方和东南方广大的海区中都有产卵。鲣没有集中的产卵场,产卵的水温大致在27-29℃之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鲣为相当重要性的经济鱼类,可制成柴鱼、罐头及生鱼片。全世界商业金枪鱼捕获量中有60%是鲣。
食物名称 | 鲣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103 千卡 |
蛋白质 | 22 g |
脂肪 | 1 g |
胆固醇 | 47 mg |
饱和脂肪酸 | 0.3 g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0.2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3 g |
叶酸 | 9 μg |
钠 | 37 mg |
镁 | 34 mg |
磷 | 222 mg |
钾 | 407 mg |
钙 | 29 mg |
铁 | 1.2 mg |
锌 | 0.82 mg |
维生素A | 16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3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1 mg |
烟酸(烟酰胺) | 15.4 mg |
维生素B6 | 0.85 mg |
维生素B12 | 1.9 μg |
维生素C(抗坏血酸) | 1 mg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