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迈可 编辑
林迈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勋爵、上议院议员。1937年他受北平燕京大学聘请,担任燕大的经济学导师,并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当年与白求恩同船来中国燕京大学任教,在漫长的旅途中结成了忘年之交。1942年到1944年,林迈可一直在晋察冀军区,从事电台设备的整修改进和教学工作。
初到中国:与白求恩同船抵达
林迈可1937年受北平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之聘来华教学。从1938年起,林迈可在北京燕京大学教授经济学,他的《货币理论札记》(1940)是凯恩斯主义思想在中国的首次出现。
那些年正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艰苦年代,林迈可看清了日本不仅是侵略中国,而且还有着更大的野心,它与法西斯德国勾结,企图统治整个亚洲,瓜分世界。林迈可也看到了当时中国人民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他与进步学生往来密切,支持学生的革命运动。
1941年末,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日本宪兵开进了燕京大学,要逮捕包括林迈可在内的一切反对日本的中外人士。仅仅在此10分钟前,林迈可和新婚妻子李效黎女士驾着司徒雷登校长的汽车匆忙逃离,躲过了日本宪兵的逮捕。
延安往事:以外国非共产党人身份参与抗战
1942年,林迈可奋不顾身地投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行列,在日本人占领下的晋察冀游击区,他和李效黎与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吕正操等领导下的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他发挥自己在无线电方面的才能,用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机器上破旧电子零件改装无线电收发报机,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报务人员。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游击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的军用物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李效黎辗转于八路军和游击队活动地区。林迈可根据弗雷德里克·特尔曼的经典著作《无线电工程》中的公式,设计出V形或菱形天线,靠着一本《球面三角》和一只经纬仪,最终成功地在延安的土地上树立了天线,并帮助组建了一台一千瓦的发射机。 林迈可于1944年5月到达延安。
1944年8月15日,延安的英文广播开始面向世界“发出声音”,林迈可亲自参与了英文新闻稿的编辑工作。同年9月1日正式定时广播。 1944年8月29日,设在旧金山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外国广播情报局”的职员首次收到了来自延安的新闻播报。据记载,播发每日两次,是通过手工用英文莫尔斯码播发的,每分钟18个词。 当确定这是来自中国延安的信号后,他们非常兴奋,详尽记录并把重要内容编辑成册,分发给华盛顿的高官。这些新华社的英文电讯对美国高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对中国华北敌后战争有了新的认识。那些从美国西海岸收听、记录下来的最早的新华社英文电讯稿,至今还作为国家档案,收藏在美国马里兰州联邦传播委员会档案库里。
在延安的一年半时间,是林迈可最值得记忆的一段生涯。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其他领导人常在一起,交谈工作,联欢会上一起跳舞,甚至分享各家菜园的收获。他称赞“中共领导者们在任何场合下,他们的实践和作风都是一流的”。
林迈可先生说,他是“以外国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的很少几个人之一”。作为杰出的国际友人,林迈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工作作出了独特而宝贵的贡献。
在他的研究工作中,林赛批评了E·H·卡尔和汉斯·J·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发现他们对权力斗争这一单一因素的依赖与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无处不在的坚持几乎没有什么不同。20世纪50年代,随着东西方集团之间的争斗加剧,他形成了一种观点,即决策者受制于意识形态而非科学理解。在核军备竞赛的背景下,误判的范围相当大,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他在和平共处方面的工作是呼吁改善各集团之间的沟通,从而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就中国而言,一个必要步骤是与北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不过,林迈可的学术地位一直未能得到当政者的认可,他在智库内与国际学术界也颇受排挤。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