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蛭 编辑
水蛭是颚蛭目水蛭科环节动物,又称蚂蟥。其体长,扁平,略呈纺锤形。背面常暗绿色,有细密的黄黑色斑点形成的纵线,背部中线较深;腹面淡黄色、两侧各有淡黄色纵纹,杂有多数不规则茶绿色斑点。由一定数目的体节组成,有一个口吸盘和后吸盘。水蛭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水蛭多属淡水动物,但也有海洋和水陆两栖的水蛭物种。水蛭属于体外寄生虫,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身体有环带,与蠕虫不同的是,水蛭的环带只有在繁殖期才可见。产卵期为5月,下旬孵出幼蛭,每个茧内的幼蛭数为13-35条,多数20条左右。水蛭在20-30℃环境下生长活跃,寿命12-15年。水蛭的干燥体可入药,性平,味咸、苦,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等。水蛭可提取水蛭素,水蛭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血压、溶血栓以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水蛭的营养价值很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肽、微量元素和脂肪等。
蚂蝗" alt="
蚂蝗"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af2b2119313b07ebd6e8aa00cd7912396dd8c4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蚂蝗
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金钱水蛭
养殖的大水蛭
养殖水蛭
水蛭外形图
水蛭图
食用水蛭
水蛭
水蛭图
水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蚂蟥分布于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柳叶蚂蟥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福建等地。
自然繁殖
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水蛭的环带只有在繁殖期才可见。产卵期为5月,下旬孵出幼蛭,每个茧内的幼蛭数为13~35条,多数20条左右。水蛭在20~30℃环境下生长活跃,寿命12~15年。
人工培育
经验技巧
选址建池技术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光学图
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捕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繁殖池的建造
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三倍体速生水蛭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种蛭的选择
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繁殖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孵化管理
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人工饲养
沼泽、泥塘养殖
沼泽、泥塘水生植物茂盛,有机物质、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防逃、御天敌侵害即可。此种模式投资成本较低,管理、捕捞较麻烦。
稻田套养
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状开挖,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一般宽0.4米,水深0.3-0.5米,溜沟面积占总面积10%左右;泥塘式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4米左右,深为0.5-0.6米,占稻田面积15%左右,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是水蛭的好饲料。
水泥池养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宽3米,长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栖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蛭,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需经过20天的淡化后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总体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
标准化集约精养
建议池塘长90米,宽7-8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0.5米--0.6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建设泥土栖息地,高出水面0.3米,上面种水草,以遮阴防晒,使用40目聚乙烯网布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每亩水面积投放种蛭2000条。
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投饵
晒干
水蛭养殖
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调节水质
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水温宜保持15~3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会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越冬管理
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投饵管理
投饵
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日常管理
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病害防治
干枯病
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白点病
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肠胃炎
生物学特性比较
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
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0.2%土霉素拌料投喂。
宽体金线蛭、茶色蛭和日本医蛭的共同特性为:体长稍扁,前后端有吸盘,全身具5个环纹,每环宽度相似;雌雄同体,雌雄生殖孔分别开口于腹面的环与环之间,雄孔在前,雌孔在后;眼10个,排成∩形;均以稻田、溪流等水域作为栖息地,可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
日本医蛭
又名: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固定)。背面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腹面子坦,灰绿色,无杂色斑纹。体环数103;环带不显著,占15环。雄生殖孔在31~32环沟间;雌孔在36~37环沟间。眼5对,列成弧形。体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盘。食道纵褶6条,颚3片,半圆形,颚齿发达。后端腹面有一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在其背侧。
日本医蛭
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吸人、畜血液。行动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春暖时即活跃,6~10月为产卵期,冬季蛰伏。再生力很强,如将其切断饲养,能由断部再生成新体。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宽体金线蛭
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具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线1条较深。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眼与日本医蛭同。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
宽体金线蛭
水蛭鉴别
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茶色蛭
又名:牛鳖。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呈柳叶形,扁平背部棕绿色,有5条细密的绿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黄色,甚平坦,散布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余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宽水蛭
扁平纺锤形,体长5~9厘米,宽处0.8~2.0厘米。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干燥药材背腹相贴呈攀状,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前吸备用不显著,后吸备用较大。背部黑棕色,由许多黑色斑点排列成纵线5条。体的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腹面有多条黑棕色的断续斑点。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光泽似胶样。气微腥。
长条水蛭
狭长而扁(有些在加工时拉成线状),体长5~12厘米,宽1~5毫米。体的两端稍细,均有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体节明显或不明显。体表凹凸不平(因消化道内有贮藏物)。背腹两面均呈黑棕色,两端经过加工后穿有小孔,因此吸盘亦不易辨认。质脆,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
水蛭
扁长圆形,体长2~5厘米,宽2~3毫米。腹面稍高,体多弯曲扭转。商品通常用线穿起,多数密集成团。全体黑棕色亦由多数环节构成。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
以上三种药材均以身干、体大、无泥者为佳。
以上三种药材的检索表
体宽在5毫米以上,体扁平纺锤形——宽水蛭。
体宽在5毫米以下,体圆柱形或细长;体多数平直;单条,不粘连成群;色灰黑无光泽——长条水蛭。
体多数弯曲扭转;常数条粘连成群;色黑有光泽——水蛭。
三种水蛭主要特征
水蛭全体呈圆柱形,较短小,体多扭曲,黑棕色,由多数环节组成,断面无光泽;蚂蟥则体扁平呈纺锤形,较长,有5条由黑色、淡黄色相间组成的纵线,断面似胶状有光泽;柳叶蚂蟥体狭长而扁、似“柳叶”状,有5条黄褐色或黄绿色斑纹形成的纵纹,断面平坦无光泽。
药用价值
水蛭的干燥体可入药,性平,味咸、苦,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等 。水蛭可提取水蛭素,水蛭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血压、溶血栓以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
营养价值
水蛭为无脊椎软体动物,无骨架结构,全体均可利用。
水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肽、微量元和脂肪酸素等。
蛋白质
水蛭干粉中氨基酸的含量高达62%,是肌肉蛋白质含量23.3%的2.7倍;同时在这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的含量较高,它们在水蛭的保健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水蛭所含的17种氨基酸中,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含量为1535mg/100g干重,占全部氨基酸总数量的72%。
多肽
吸血水蛭中含有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多肽,它是吸血水蛭发挥药效和保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
微量元素
菲牛蛭体内含有钙、铬、铜、铁、镁、锰、钒、锌8种元素, 其中钒、锰、铜、铁、锌元素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和铁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4mg/g 和1.36mg/g。锌元素的含量比大豆中的锌含量高8倍,比猪肝中的含量高2倍。说明菲牛蛭对锌元素具有富集能力。在自然界中锌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重要的元素,而人体不能自身生成,只能依靠体外供应。研究还表明,锌元素广泛地参与蛋白质酶、糖类、核酸、脂肪的代谢等基本生化过程,已知有30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并且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癌功能。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锌尤为显著,引起酶类蛋白质的损害,加速衰老的进程和疾病的发生。因此,为保持体内适宜的微量元素浓度, 就需要服用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脂肪酸
菲牛蛭体内含有16个脂肪酸的组分,其中饱和脂肪酸占63.34%,不饱和脂肪酸占34.05%。研究发现,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总胆固醇有害胆固醇的同时,不会降低有益胆固醇。另外,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征和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人体脂质代谢、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名典鉴别
史籍出处 | 史籍记载 |
---|---|
《神农本草经》 | 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生池泽。 |
梁·《名医别录》 | 水蛭生雷泽池泽,五月、六月采,暴干。 |
处处河池有之。歧有数种,以水中马蜞得啮人、腹中有血者,干之为佳。山妓及诸小者,皆不堪用。 | |
唐·苏恭 | 有水蛭、草蛭,大者长尺许,并能咂牛、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食人血满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着胫股,不觉入于肉中,产育为害,山人自有疗法。 |
韩保升 | 惟采水中小者用之。别有石蛭生石上,泥蛭生泥中,二蛭头尖腰粗色赤。 |
宋·寇宗奭 | 汴人谓大者为马鳖,腹黄者为马蟥。 |
明·《本草蒙筌》 | 水蛭即马蝗蜞。入药取水中小者。 |
清·《本草从新》 | 水蛭即马蟥。 |
快速鉴别
物种 | 形态特征 |
---|---|
水蛭 | 全体呈扁长圆柱形,长2~5cm,宽2~3mm。腹面稍高,体多扭曲弯转。商品通常用线穿起,多数密集成团。全体呈黑棕色,由多数环节构成,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气微腥。 |
蚂蟥 | 扁平纺锤形,体长4~l0cm,宽0.5~2cm。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多数环节构成。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背部呈黑棕色,由许多黑色斑点排列成5条纵线;体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腹面有多条黑棕色纵列的断续斑点。质脆,断面有光泽似胶状。气微腥。 |
柳叶蚂蟥 | 体狭长而扁(有的拉成线状),长5~12cm,宽1~5mm。体两端较细,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体节明显或不明显,体表凹凸不平。背腹两面呈黑棕色,两端加工后穿有小孔。因此,吸盘难以辨认。质脆,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