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汉语文字

蚶

蚶,汉语二级字,读作蚶(hān),蚶子,软体动物,俗叫瓦垄子,壳厚而坚硬,外表淡褐色,有瓦垄状的纵线,内壁白色,边缘有锯齿。生活在海底泥沙和岩石缝隙中。肉可以吃。有泥蚶、毛蚶等。

现代释义

编辑
基本字义

蚶hān(ㄏㄢ)

1、〔蚶子〕软体动物,介壳厚而坚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基本词义

◎ 蚶 hān

〈名〉

(1) 动物名。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又叫魁蛤 ,蚶属的软体动物,介壳厚,稍呈心脏形,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像瓦垄。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味鲜美。通称“蚶子”

疑食蚶蛎。——《南齐书·周颗传》

(2) 又如:蚶菜(赤贝的一种);蚶酱(蚶肉制成的酱)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蚶【申集中】【虫部】康熙笔画:11画部外笔画:5画

《唐韵》呼谈切《集韵》《韵会》呼甘切,

下一篇 江珧

上一篇 泥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