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蚬 编辑

蚬科动物

河蚬河蚬

河蚬是真瓣鳃目蚬科蚬属的软体动物。贝壳中等大小,呈圆底三角形,壳高与壳长近似,两壳膨胀,壳顶高,稍偏向前方;壳面有光泽,颜色因环境而异,常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面有粗糙的环肋;韧带短,突出于壳外;绞合部发达,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痕深而显著。河蚬广泛分布于中国内陆水域,在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均有分布。河蚬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河流、湖泊、池塘及沟渠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汇处,底质多为泥质或沙质,营穴居生活,生长快,繁殖力强,以浮游生物、原生动物、藻类等为食。河蚬自然繁殖高峰期为5-8月,一年四季皆可繁殖。河蚬寿命约为5年。河蚬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尿、利湿等功效。蚬肉中所含的微量钴元素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施用碎蚬肉、碎蚬壳,可改良酸性土壤,具有重要生态作用;河蚬也可作为鲜活饵科,有力促进鳖、黄鳝等特种水产品的蓬勃发展。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形态特征

编辑
河蚬是真瓣鳃目蚬科蚬属的软体动物,贝壳中等大小,呈圆底三角形,一般壳长3厘米左右,壳高与壳长相近似。两壳膨胀。壳顶高,稍偏向前方。壳面有光泽,颜色因环境而异,常呈棕黄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壳面有粗糙的环肋。韧带短,突出于壳外。铰合部发达。左壳具3枚主齿,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具3枚主齿,前后侧齿各2枚,其上有小齿列生。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痕深而显著。

双壳纲的1科。世界性分布。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同心圆的轮脉,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

栖息环境

编辑
河蚬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河流、湖泊、池塘及沟渠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汇处,底质多为泥质或沙质,营穴居生活。幼蚬栖息深度为10-20毫米,大蚬可潜居20-200毫米,以20-50毫米分布最多。

生活习性

编辑
河蚬在水底营穴居生活,摄食经鳃过滤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眼虫、轮虫等)、原生动物、藻类等为食,是一种被动的摄食方式。河蚬为雌雄异体,但也发现有雌雄同体的个体。

分布范围

编辑

蚬科动物河蚬蚬科动物河蚬

河蚬广泛分布于中国内陆水域,在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均有分布。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河蚬三个月可达性成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在水中受精,发育成幼蚬后沉入水底,营底栖生活。约3个月可发育成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河蚬生长快,繁殖力强。性腺最丰满期是5~8月,自然繁殖高峰期为5~8月。河蚬的寿命约为5年,最佳采捕利用期为1~2龄。制作工艺品的蚬壳,应为3年以上。

养殖技术

基本概述

河蚬肉营养丰富,饲养简便,因此,可作为池塘养殖的饵料品种。

养殖简介

河蚬

河蚬在体外受精,卵发育成为面盘幼虫,在完成浮游生活阶段后,开始生长贝壳,并沉到池底,将壳体埋在池底淤泥中,只将吸管伸在水中进行呼吸,摄取饵料。养河蚬的池塘,不能注入农药和化肥水,这最容易引起河蚬的死亡。水质也不宜过分肥沃。池的底质以砂土为宜。水深保持1米左右。每亩可放养河蚬种苗60~130千克。河蚬在池塘中能不断繁殖,因此,第二年投放种苗可适当减少。河蚬种苗的规格为800~4000个/千克。若从外地购买蚬种,可装入麻袋或草包中运输,为减少途中死亡,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也不要堆放得过厚。在放养前,应先将池水排干,在日光下曝晒2~3周再注水。在池塘中养殖时,应投喂豆粉、麦麸或米糠,也可施鸡粪或其它农家肥料。河蚬的生长率根据饲养条件而定,苗种平均重约0.11克,饲养1个半月可增重4倍,达0.45克;3个月可达0.91克;4~4.5个月可达2.25克;5~6月可达4克,7~7.5个月可达5.4克,体重相当于原苗种的50倍,这时即可采捕。

起捕河蚬时,可采用带网的铁耙,捕起后再用铁筛分出大小,将较小的个体仍放回原池继续饲养。

河蚬也可与鲢、鳙、草鱼混养,但不能与青鱼、鲤鱼混养。

经过粉碎的河蚬是黄鳝的好饵料,小河蚬可直接投喂。

主要价值

编辑

经济价值

河蚬养殖既适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这不但在国内受到人们喜爱,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普遍受到人们喜爱。

提供出口的商品河蚬,一般壳长25~36毫米,壳高22~33毫米,壳宽16~28毫米。个体重4~7克,每公斤160~220只。

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施用碎蚬肉、碎蚬壳,可改良酸性土壤,具有重要生态作用;河蚬也可作为鲜活饵科,有力促进鳖、黄鳝等特种水产品的蓬勃发展。

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药用价值

河蚬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尿、利湿等功效。适量食用蚬肉可以治疗疔疮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还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蚬肉中所含的微量钴元素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河蚬出口量的增加,河蚬价格不断提升。日本,韩国每年向中国进口上万吨的鲜活河蚬,作醒酒,护肝药膳。河蚬是禽畜类和鱼类的天然饵料。经过粉碎的蚬肉、蚬壳配入混合饲料,饲喂禽畜有促进生长繁殖的作用,可提高禽类产蛋率、畜类产乳率。河蚬也可作为某些特种水产品的鲜活饵料,近几年来,随着鳖、鲤鱼、黄鳝、蟹养殖的发展,人们也开始重视河蚬的养殖。

营养价值

河蚬是一种具有很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双壳类水生生物,它吸取周围环境介质中的元素,通过其软体的分泌作用形成其碳酸盐成分的壳体.因此河蚬壳体的化学组成应该反应环境介质的地球化学特征.贵阳南明河河蚬壳体中微量元素组成与河水污染状况的对比研究显示,随着河水水质的恶化,河蚬壳体中的Pb、Cd、Cu、Co、Fe、Mn含量升高,其中Pb的增升比率最大,达到285%,其次为Cd、Cu、Co、Fe和Mn,分别为127%、121%、84%、48%、和34%;相反地,Ni、Na、Zn则在污染较重河段的河蚬壳体中含量较低,其中Ni的降低比率最大,为63%,其次为Na和Zn,分别为18%和14%.这一初步研究结果证明了随着水质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河蚬的确在调整着自己壳体的组成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其中Pb、Cd、Cu、Co、Fe、M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与水质污染变化相一致,可以用来反应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

观赏价值

河蚬可作为观赏贝类饲养,可成为水族箱中的“过滤器”,用于净化水质,吃掉水中的单细胞植物、微生物,需要定期供给绿藻、螺旋藻等满足河蚬的胃口。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河蚬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47 千卡
蛋白质7 g
脂肪1.4 g
胆固醇257 mg
饱和脂肪酸0.5 g
多不饱和脂肪酸0.2 g
单不饱和脂肪酸0.3 g
碳水化合物1.7 g
18 mg
10 mg
127 mg
25 mg
39 mg
0.18 mg
11.4 mg
0.47 mg
1.82 mg
29.8 μg
维生素A37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8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13 mg
烟酸(烟酰胺)1.4 mg
维生素E0.38 mg
展开

下一篇 马蹄螺

上一篇 海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