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宫 编辑

江西省九江市景观景点

天花宫天花宫

天花宫,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在甘棠湖与南门湖之间的李渤所修长堤南端,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

天花宫,宫立湖绕,碧水扬波,岸边柳垂,绿荫掩映,风光旖旎,环境泛雅。据《德化县志》载:“宫系同治七年所建。”整个宫院建筑为砖木结构,沿砌院墙,院内主体建筑包括娘娘殿娘娘亭,亭上下三层,六角形态,飞檐起翘,又似塔型外表,颇为壮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天花宫

地理位置:江西

景点级别:环境泛雅

占地面积:1100 m²

发展历史

编辑

据《德化县志》记载∶“天花宫创建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数百年来不断扩建,寺内原有大殿、娘娘亭、观音殿、地藏殿、僧寮等建筑十馀栋,堪称一方胜境。由于诸多因素,至建国前仅存大殿、娘娘亭等建筑,而娘娘亭在解放前和一九五四年曾两次被火灾殃及,后不久均修复如初。天花宫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出过祖师,但在信众中的影响却甚为深远,湖北、安徽、江西之近邻数十县莫不知晓。每逢佛菩萨圣诞,年中数节,信众络绎不绝于途,寺内鞭炮轰鸣,香火鼎盛,经声佛号久久绕梁,盛况不亚于名山大寺。

建国之初,政府就十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宗教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一九五四年,在九江行署的重视下,九江市佛教协会筹备小组成立,办公地址就设在天花宫。佛协筹备小组在此后的十馀年中,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团结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后,天花宫的宗教活动与市佛协的工作被迫停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九江境内各大佛寺相继重建恢复,重点佛寺的大型佛事活动频繁,海外佛教友好交往日盛。一九八九年秋,市政府正式行文市城建局,责成市园林处将天花宫归还给市佛教协会。

九江市佛协收回天花宫后,在做好全市佛教工作的同时,会长果一法师和全体同仁对天花宫的全面维修和整体建设规划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商讨。春秋九寒璁,天花宫占地面积已近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寺庙建设基本完善,建筑规模已超过历史最盛时期。天花宫的主要殿堂有大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娘娘亭、果公堂、客堂、斋堂、敬香亭、寮房等。

天花宫历任住持已不可考,据悉,解放前有高老和尚住持,颇有声望,解放后有演法师住持,由常金师太住持。随着宗教政策不断得以贯彻落实,天花宫僧众将精诚竭力,按照建设人间佛教的宗旨,使这一方佛教圣地更好地造福社会,利益众生。

地理环境

编辑

全景图全景图

天花宫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畔。 处于繁华都市之中,为城、乡信教群众共同的活动场所,每逢佛诞节日,寺内熙熙攘攘,人涌如潮,焚贝和鸣,佛号经声久久回荡;香云缭绕,鞭炮动地,倍增喜庆气氛。

天花宫不但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极好去处。隔岸远眺,丛丛绿荫掩映着亭台楼阁,弱柳轻拂,红墙黄瓦时隐时现,宛若琼岛仙景;近观全貌,喜狮相迎,朱门洞开,庭院回廊檐牙交错,古风古韵犹如画图;临亭极目,湖波浩淼,纤尘不染;春雨丝丝,烟霞笼瑞;每至云淡风清,匡庐如对,到此境地,自会万元皆释,神清气爽,实堪称为都市中的一方净土。

史料记载

编辑

据《德化县志》载:“宫系同治七年所建。”整个宫院建筑为砖木结构,沿砌院墙,院内主体建筑包括娘娘殿娘娘亭,亭上下三层,六角形态,飞檐起翘,又似塔型外表,颇为壮丽。左右建有禅房及其他建筑。从前民间所祈送子神庙。天花宫是后来改的名,取庙貌如天赐花宫之意。登上三楼凭窗远望,可眺湖光山色。

历史典故

编辑

传说,三国东周瑜守备宫亭练习水军之时,此处曾是小乔梳妆地方,故前所建之楼称小乔梳妆楼。

所奉送子娘娘,其实为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宋太祖乾德三年,孟昶战败降宋不久死去,他的妃子花蕊夫人虽被逼送宋宫却不忘故主,带着孟昶的画像私挂宫中奉祀。太祖入宫发觉不免追问,夫人情急之中谎告“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智”幸太祖未为深究,但要她以蜀亡为题作诗一首。花蕊夫人无奈吟咏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对此也无可如何。送子之神,后从宫中传到民间。晚清时,把张仙男身像改为花蕊女身像,天花宫也供起女的送子娘娘来了,过去一度香火十分旺盛。另作诗描:柳影湖波景色饶,天花宫耸更妖娆。三楼微妙凭窗望,泛雅风光不厌瞧。

天花宫

下一篇 锁江楼

上一篇 九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