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口 编辑

福州商业街区

东街口东街口

东街口,是福州最著名的商业街区之一。狭义的东街口即东街——八一七路十字路口。而广义的东街口包括八一七路、津泰路、东街、杨桥东路等街区。2012年7月,福州市出台规划,明确了新东街口商圈的核心区域北至鼓东路、鼓西路,南至乌山路、古田路,西至通湖路,东至仙塔街与东街交叉口。

东街口在晋朝就已成为福州的商业区,历史超过1700年。自五代王审知筑罗城始之至今1100多年,东街口始终是福州市城内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2019年上半年,东街口商圈日均人流量11万人,销售额达40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街口

外文名:Dongjiekou

性质:商业街区

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地铁站:地铁1号线东街口站

周边设施

编辑

东街口向东为东街,向西为杨桥东路,南北向为八一七路(其中向南的街段旧称南街,向北的街段旧称宣政街)。标志性建筑有东街口天桥(已拆除)、东街电信大楼、东百中心等。东街口是福州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三大百货(东百、东方百货和大洋百货)均落足于此。1985年福州市曾在此处修建福州第一座环形人行天桥——“东街口人行天桥”,2011年2月该天桥因修建地铁1号线被拆除。

发展历史

编辑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晋安郡城,城内是官府衙门、官员和乡绅住宅,商店一般都设在城外。环城凿护城壕,南门外的护城壕是一条大河,外地运来的货物都在此登岸。当时,南门位于虎节路口,东街口位于大河南岸,是全城最大的交通点。因此,东街口成为当时最大的集市。批发商、手工业作坊和零售商店都在这里。唐末,王审知扩建福州城(后人称罗城),南门发展到安泰桥;东街口成为全城的中心,名叫“十字街头”。东边叫左通衢(即今东街),大商店多设在此;西边叫右通衢,西端有一座杨桥(今杨桥路就由此而得名),沿河两岸种有很多护堤杨柳,客栈、茶楼、酒家多集中在右通衢。1954年,东街口兴建百货大楼,挖基时曾挖出一列唐代大炉灶,证明远在唐代这里已有茶楼酒肆。到了宋代,福州码头移到澳桥和安泰桥,大宗货物不再在东街口登岸。但由于城内人口增加,商店也多了,故以东街口为中心,南北拓展。东街以南大街两旁沟河上均搭盖店铺;旧城虎节门以内的大街,不仅两旁沟河被店铺占满,街东沟河外的大路上还搭盖了一条长廊,作为临时集市。宋代诗人龙昌期诗:“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画出了那是东街口一带的繁荣景象。

虽然明代以来,行户(批发商)转移到上、下杭街和三保,鸦片战争后又转到台江、大桥头,但东街口始终是商业中心区。

东街口曾经是不少朝代的官府驻地,清朝时期的闽浙总督衙门就在东街口,位于今天省府路一号。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庞大的院落群,大门左右雄踞着两尊威武的石狮,石狮之旁,各自高耸着一株古榕树,枝茂叶繁,荫蔽十丈。正南隔着道路,是一面大照壁,以前壁面上画着麒麟等祥瑞神物。千年之前,这里原为宋代的福建提刑司署址;元代,是肃政廉访司衙门;明朝,为提刑按察司公署。到了清顺治十八年

2018年,东街口商圈内的东百中心实现全馆销售规模79.33%的同比增长,客流突破3000万人,其中1个品牌业绩突破1亿元、27个品牌业绩突破千万元,共有3个品牌在东百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167个品牌全省第一,287个品牌全市第一。

截至2019年11月,东百中心三馆共引进了600余个品牌,其中2个品牌是全国首家,汇聚国际化妆品、轻奢时尚、休闲运动、网红餐饮等众多品类,使东街口商圈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品牌高地之一。

下一篇 左海公园

上一篇 鼓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