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洞 编辑

福建省将乐县的景区

玉华洞玉华洞

玉华洞,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玉华大道360号玉华洞景区文博小镇游客服务中心,面积43平方千米。 玉华洞在将乐县城东南5千米的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全洞总长约6千米,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小阴河组成。

2002年5月,玉华洞景区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玉华洞

外文名:Yuhua cave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玉华大道360号玉华洞景区文博小镇游客服务中心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8:15-16:3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95元/人(不含无线语音讲解器租赁费、观光车费)

占地面积:43 km²

著名景点:一扇风,藏禾洞,雷公洞等

官方电话:0598-2323296

景点简介

编辑

将乐玉华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东汉末年被发现已有近2000年的游览历史,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和“中国四大名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玉华洞游记》中盛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

历史沿革

编辑

玉华洞玉华洞

西汉初年乡民发现玉华洞,此后有人游览,有游览文字记载始于西汉。

理学家杨时游览玉华洞后,为玉华洞赋诗第一人。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7卷。

崇祯元年(1628年),徐霞客游览玉华洞、天阶山、明台寺,写下游记。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邑人廖云友重修《玉华洞志》。

1987年,将乐县人民政府为发展风景游览事业,正式对玉华洞进行开发,在玉华洞内部装饰了各种灯光,使玉华洞幻若仙境,从而使玉华洞结束了自东汉以来两千多年烟熏火燎的历史。同时,设立了玉华洞管理局,配备了管理人员,增设了服务设施。

1991年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宝华洞乐园建成并对外开放,银华洞也正式对外开放。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同年10月1日,玉华洞风景名胜区动物标本馆和福建省第一家洞穴博物馆——岩子洞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天阶山公园正式开放。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要求将玉华洞(溶洞群)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7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同年9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补充报告,再次要求把将乐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扩大至43平方千米。

2002年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介于东经117°26′47″-117°26′28″,北纬26°49′-26°58′之间,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之将乐县境中部。景区游览点最近距县城3千米,最远处距县城18千米。

玉华洞

气候特征

玉华洞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

形成原因

编辑

玉华洞玉华洞

玉华洞为石灰岩溶洞。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的溶洞景观成因主要有地质成因、化学成因、物理成因等。在适合的气候条件及水和空气的共同参与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独具特色的弘含奇瑰、炫巧争奇、遍布幽奥的神奇景致。

晚石炭纪(距今约两亿九千六百万年),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形成生物繁多的热带、亚热带碳酸岩台地,进行了碳酸盐沉积。沉积作用延续了一千九百万年,沉积了百余米厚的质地较纯的石灰岩(船山组C3c)。此后又继续沉积了二百余米厚的不纯灰岩爽泥粉砂岩(早二迭系栖霞组P2q),之后又沉积了海相泥岩(文笔山组P1w)、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童子岩组P1t)、河湖相碎屑岩(晚二迭系早期翠屏山组P2cp)及海相泥岩(晚二迭系晚期大隆组P2d)、海相钙质泥炭、粉砂岩、硅质岩等,总厚度达千余米。距今两亿四千三百万年到两亿三千一百万年的三迭纪发生了广泛的印支造山运动,受其影响,这里结束海侵,隆起成山,并遭受剥蚀。距今两亿一千三百万年的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波及本区,形成一个地堑,老地层麻源组逆冲而上,船山组地层下落,因而得到保存。此后一亿多年的时间其上复的新地层不断被剥蚀迨尽。距今三百几十万年的第三纪,可能在燕山期即发生的南北断裂,由压扭性转化为张性,从南部麻源组新组成的山地穿越天阶山的中部,顺断裂南段发育成一条大的沟谷。至此,风景名胜区的地貌轮廓大体已奠定。之后,地壳逐渐抬升,溶洞所在地层被抬升到包气带中,岩溶作用活跃。

碳酸岩化学溶蚀和沉积,是含有碳酸和其他酸类的水,流经碳酸岩裂隙时,溶解多量的碳酸钙,成为饱和的碳酸氢钙溶液。当饱和的水溶液在温度、气压改变时,溶液中二氧化碳蒸发、逸散,便发生碳酸钙析出、结晶的沉积。化学溶蚀和沉积受水的活动方式、流量大小、气象等因素影响,变化很大。化学溶蚀时对洞厅、通道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化学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形态有:一、滴石类由。洞顶不连续水流——滴水形成,从滴点到落点形成对应沉积,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当地下水流渗进洞穴,在洞顶沉积成小突,逐渐往下沉积成棒状,经长时间沉积,加长加粗,形成石钟乳;水流沿石钟乳滴落,在洞底流布,形成盘状石饼,逐渐累迭、加厚,石饼受滴部位加厚快于其他部位,遂向上发展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对接,便形成石柱。二、洞壁流石类。由洞壁连续运动的水流——薄膜水形成,主要形态有石幔、石瀑等。三、洞底流石类。系洞底流水形成,主要形态有石梯田、钙华板等。石梯田系间歇性漫流作用所成。当地下水沿洞底流动,在地形稍为隆起处,水流发生扰动和流速变化,导致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加速逸散与就地沉积,逐渐形成可阻水的石田塍,构成田连阡陌的梯状石田。此外还有溅水作用而形成的石葡萄、石珊瑚等,这类沉积物一般附生在先成物上。

溶洞景观的物理成因为流水冲刷和沉积及崩塌。合酸水对碳酸岩的溶蚀作用在有流动的情况下加剧,流速与溶蚀可成正比。波痕、贝窝、沟槽为其主要特征。玉华洞内的溪源,黄泥等洞发育的边槽非常壮观,这种形态与地下暗河有密切的生成关系。玉华洞内的白云洞为穹洞,穹洞的形成与后期崩塌改造有关,后洞附近的巨块崩塌物堆积有二十余米高。雄鸡报晓亦称鸡冠石即为崩塌石块。距今一百二十万年至三百万年左右的第四纪早更新世,玉华洞第四层的地下舞厅通道、白云洞基本形成。距今一百二十万年至四十万年第四纪中更新世,形成玉华洞第三层果子洞和第二层的雷公洞、黄泥洞等。距今四十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形成第一层的一扇风通道、藏禾洞、溪源洞等。

溶洞景点的形成是地质构造、活动与洞穴包气带空气、渗流的活动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程不但随时变化、互相参与、互相转换、而且仍在继续。

洞内景点

编辑

综述

玉华洞玉华洞

玉华洞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

洞内小径盘曲,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朝天曙色”、“蓬莱翠”、“雄鹰独立”、“风飘泪烛”等166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

进口为“一扇风”,风声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体验到由昏暗转为光亮的景色。

一扇风

一扇风通道长55米,宽2~4米,高1.5~4米。呈曲折走廊状往南北展布。来到洞口,一股强劲的冷风迎面吹来,这是由于空气对流形成的“穿堂风”。古诗赞道:“一窍虚含万象空,扶摇不断四时风。仙家待客无多物,风飕飕两腋中。”

进了洞口,向前走几步,风就小了。这时会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就是灵泉。

藏禾洞

玉华洞景观 图集(2)

这是玉华洞的第一个支洞,也是整个玉华洞最低的一个洞厅,面积七、八十平方米,属于廊道略加扩大的洞室。洞底有井泉,泉水汩汩上涌。走进洞厅,前面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后面还有很深的“庭院”,到处都是“海石花”。

仙人田:这是七八丘翡翠色的石灰岩梯田。相传黄帝的药师赤松子采药炼丹的时候顺便开垦了这一垄梯田,他稍事稼穑,年年稻谷丰收。后来,他担心仙种传入人间,就施展法术将禾苗隐藏了起来。此后,凡人再也看不到田里的禾苗了。每逢春耕时节,这一丘丘梯田便水波盈盈,秋收一过,又变得干燥如故。

雷公洞

玉华洞

自藏禾洞沿石阶而上,便到了雷公洞。洞内石笋和石钟乳十分发达,因岩石含有碳酸钙、铁质、方解石、石英等成分,整个洞厅色彩斑斓。洞底暗河水声隆隆,犹如雷鸣,故而得名。传说天上雷神每年都要下来巡洞一次,在这里休息。

峨嵋泻雪:古诗云:吾闻峨嵋六月积雪寒,欲往从之蜀道难。侧身西望路漫漫,古洞苍茫拄笏看。溶溶清影摇素壁,皎皎寒光落玉栏。当代诗人蔡其娇的诗中形容此间景象,说是“僵化的瀑布”“凝止的雪崩”!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的。

炼丹炉:古称丹鼎,据说这原是太上老君的器物,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把它砸了,后来才补好的,上面还有一道裂痕呢。炼丹炉是被赤松子借到玉华洞的。

中国地图:传说雷公洞本无泉水湿润,因雷神每年清明来此祭祀一次,是它的思亲泪水化作滴泉,即使天旱地裂也不会枯竭。滴水穿石,滴答水珠在石头上凿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

果子洞

从雷公洞向西南拐过三道天然斜道,就到了果子洞。果子洞长30米,宽3~12米,高7~10米。洞内石柱特别发育。硕果累累一挂瓜果,悬在半空。有黄瓜、丝瓜、冬瓜、剥皮地瓜、辣椒、梨、枣、橄榄、葡萄……几粒蒜瓣夹杂其中。

黄泥洞

玉华洞

玉华洞全洞几乎都是石头,只有这洞里有一堆黄泥。它是石灰岩溶解后的次生粘土。洞长66米,宽25米,高13~24米。

擎天玉柱:擎天玉柱凌空矗立,气势雄伟。面上有龙纹,顶上鸾凤和鸣。“谁炼娲皇石,巍峨欲接天。凌宵三百尺,拔地几千年。远蚰群峰拱,层崖一柱悬、攀脐如可上,吾欲挟飞仙”。

瑶池玉女:高处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灯下是一块巨石,石边上立着一片长条条、孤零零的石笋。绕到下方仰望,石头斜倾,玉女刹那间变成在大风大浪中奋力划船的渔家妇女。还有人说是莫愁女、是率众仙渡海的观音、是日本姑娘等。

风动石:又叫海狮顶石。看似有随时坠落的危险,却又随岁月流逝晃动千年。

溪源洞

溪源洞呈长方形,长80米,宽20~32米,高低不平,高者十多米,低者则须躬身而过。此洞与黄泥洞上下相连。洞底有一溪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3米不等,长年不涸,四季水声潺潺。小溪两旁景点星罗棋布。

钟吕传道:也称“寿星对谈”,是传说中钟离权度吕洞宾的故事。两人对坐在半山大石上,钟离袒胸飘髯,笑容可掬地注视着吕洞宾,正在畅谈着什么,吕洞宾仪态谦恭,凝神聆听教诲,手指还在不知所措地摆弄着。

马良神笔:这里是个动物世界,这些动物都是马良画出来又活起来的,有骆驼、猫头鹰、鸳鸯戏水、鲤上沙滩、蜗牛、马蜂窝等。

石钟:洞顶悬挂着一排钟乳石,以石块投击,铿锵之声悠然悦耳。传说这里是众仙欣赏美妙音乐的“仙乐厅”。玉华洞内不少石头都能敲出好听的声音,有的像钟(这里是编钟),有的似鼓,有的若琴,所以古书记载,洞内有钟鼓之声。

雪山飞瀑:远处的绝壁上,两道石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石瀑高7米,宽13米。雨季可以看到淙淙流水沿着石壁折皱流下,这是片状水流长期溶蚀岩石的结果。

文豪肖像:巨石投影尤如文豪的侧面肖像。石壁上还有文豪留下的佳作。

鹊桥:相传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就在此桥相会。

白云洞

白云洞长90米,宽28—48米,高25米,其规模,当不亚于千人会场。洞内有时白雾茫茫。

五更天:前面“天际”出现鱼肚白,边上还有雄鸡报晓石,接着,右前方洞顶闪烁着一颗启明星。往前走,启明星变成了半个月亮。在空气湿度大、风小、洞口外有阳光的时候,半月旁还会出现一轮像彩虹一般的“佛光”。

景观特点

编辑

玉华洞是一个大型的通道、厅堂联合式溶洞。全洞总长约6千米,主洞弯弯曲曲,长634米,呈南北方向发育,东西宽5~30米,洞高10~60米。玉华洞洞口朝东北方向,出洞口朝西南方向。玉华洞发育成5个层次,层层相连,可分为3条通道和6个支洞,洞内灵泉、井泉和石泉3股地下水淙淙流响。玉华洞内,洞套洞,变幻无穷;水环水,千姿百态。化学沉积物成为这个玉华洞旅游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洞里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温润似玉,光华四射,故称玉华洞。由洞口“一扇风”到后洞口“五更天”,可观赏166个景点。

景区文化

编辑

综述

玉华洞在东汉末年就盛名于世,古诗文、题刻丰富。北宋理学家杨时,尚书冯梦得等曾为玉华洞赋诗;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1628年漫游玉华洞,写下了动人的游记,盛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明朝的尚书刘璋、尚书裴应章、户部侍郎黄琛、礼部尚书曹学俭、巡按御使杨四知等人都在游历了玉华胜景之后留下了题刻。

传说

仙人田

相传黄帝的药师赤松子,采药炼丹时开垦的这垄垄丘田,年年稻谷丰收,后来赤松子怕仙种谬传人间,于是就施展法术将禾苗隐藏了起来,从此凡人再也看不到田里的禾苗了。可是到了阳春三月,这里的一垄垄丘田便水波盈盈,待秋收一过,又变得干燥如故。

石棺材

黄泥洞擎天大柱附近有两块错位的大石头。它们的形状极像棺材。原来是整体连着的,人们叫它“石棺材”。从前连成整体的棺材,后来又断成两截。

这樽棺材里装的也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死的。本来,棺材是埋在坟墓里的,就在这两截断棺材的旁边堆着一座很高很大的坟,不知哪年哪月,哪个缺德贪财的家伙盗开坟墓,拖出棺材想捞着点什么宝贝金银。这一来,这棺材就没了安身之处了。躺在棺材里的死鬼一怒之下,把这个盗棺材的人给吃了。从此便恶习难改,吃人越发吃得凶。来到这洞里的人,不管十个,一百个,总要吃掉一个;不管手拉手、人捆着人,也要少掉一个,都是被那棺材里的鬼吃了。从此,这一带地方的人都知道,玉华洞里有个会吃人的棺材,再也不敢进到里面去了。

天上掌雷的雷公爷知道了这事,对棺材滥吃人的行为很是气愤。就在某年的春天,发起神威,一个霹雳把棺材劈成了两截,那棺材里的鬼也被砸烂了,还流出脓血来,石棺的一头还能看见脓血的残迹。

雷公怕石棺里的鬼复活再吃人,每年春天都要用第一声雷来清洗黄泥洞。从此,这个洞里就很干净很安全了。那石棺材被劈成了两半,再也合不起来了。

诗词

题玉华洞

苍藤秀木绕空庭,叠石层峦拥画屏。

混沌凿开幽窍远,巨灵分破两峰青。

云藏野色春长在,风入衣襟酒易醒。

采玉遗踪何处问,拟投簪绂学仙经。

(宋 杨时)

题天阶山

玉华洞景观图集

十里天阶道,千寻古洞幽。

玉田耕紫雾,石乳泻苍流。

仙驭乘风去,莺簧弄月留。

赤松如何返,期我五更头。

(明 郭子章

旅游信息

编辑

门票信息

阳光价格公示栏阳光价格公示栏

玉华洞门票:95元/人(不含无线语音讲解器租赁费、观光车费)

交通信息

玉华洞景区行车路线:火车站乘2路车至汽车站,转成至玉华洞的公交车。

下一篇 三都澳风景区

上一篇 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