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纪念堂 编辑

台湾省台北市的景点

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中心,分别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爱国东路、信义路的周界,占地75000平方米。中正纪念堂为纪念蒋介石于1976年筹建,工程于1976年10月31日动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

中正纪念堂包括纪念楼、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捕、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纪念楼造型仿北京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是中国宫殿式建筑,整体建筑则以蓝、白二色搭配相和,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纪念堂以高耸的纪念楼为中心,一楼主要以展览室和放映室为主,展示蒋介石生平事迹文物,顶楼则为蒋介石铜像,两旁驻守着卫兵。除了纪念楼外,中正纪念堂前的广场也是台北市的文艺中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正纪念堂

外文名:Chiang Kai-shekMemorial Hall

地理位置:台湾省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1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9:00-18:00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75000 m²

著名景点:自由广场

官方电话:+886-2-23431100

历史沿革

编辑

中正纪念堂夜景中正纪念堂夜景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6月,台湾地区行政部门即决定兴建中正纪念堂以纪念蒋介石。

1976年10月31日,中正纪念堂破土。

1977年11月,中正纪念堂正式动工

1980年3月1日,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成立“中正纪念堂管理筹备处”;3月31日,中正纪念堂正式完工,并于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7月1日,正式成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隶属台北市政府。

1986年,中正纪念堂改隶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管理,并完成组织条例“立法程序”更名为“中正纪念堂管理处”。

2007年3月6日,中正纪念堂被台北市政府列为暂定古迹;5月19日,中正纪念堂北被正式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并于当日挂牌。

2008年8月21日,中正纪念堂复名,“台湾民主纪念馆”被撤销。

2009年7月20日,中正纪念堂匾额重新挂回。

2012年5月20日,中正纪念堂改隶台湾地区文化部门管理。

2024年7月15日,中正纪念堂大厅仪仗队正式移出,结束历时44年的大厅站哨与交接展示。

建筑格局

编辑

●综述

中正纪念堂内景中正纪念堂内景

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处于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东、爱国东路以北、信义路以南的范围,占地75000平米。中正纪念堂包含纪念堂主体、中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戏剧院、音乐厅等建筑,是台北市的大型活动广场、文艺表演中心。

环绕整个中正纪念堂园区的环外回廊,每隔4.5米就崁一个中国式灯笼窗,共有26种造型,聚集了灯笼窗各种样貌。内部亦有多处庭园造景,人行步道总长约5公里。而庭院内云汉池及光华池内饲养着锦鲤。

●牌楼

牌楼牌楼

中正纪念堂外原有“大中至正”四字牌楼,为秦孝仪指定的欧阳询体,出处是王阳明的传习录:“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接着是宽长的瞻仰大道,两旁种植花草树木,在尽头可见纪念堂建筑主体。该牌楼规制是“五间六柱十一楼”规格,高30米;2007年12月8日之后,被更换为“自由广场”四字。

●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以纪念楼为中心,包围着树木花圃与池墉小桥。正堂分上下两层,一楼主要以展览室和放映室为主,设有文物展示室、电影室、怀恩艺廊、中正艺廊、中正纪念图书馆、视听中心、蒋介石纪念室及儿童教室, 展示蒋介石生平事迹文物;顶楼后方居中则为蒋介石的坐姿铜像,铜像高6.3米,全重约21.25吨,铜像后白色大理石上是蒋的主张,基座上刻有蒋的遗嘱。铜像两旁驻守着卫兵,每个小时均定时设有换班仪式。

●两厅院

两厅院

中正纪念堂中央艺文广场两侧,分布着的戏剧院及音乐厅(即两厅院),全由杨卓成的和睦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规划。

两厅院共有四座室内表演厅及四个户外广场,室内表演厅包括戏剧院、实验剧场,以及音乐厅与演奏厅。户外广场则可供100人以上组成的交响乐团举办音乐会,或是一人演出的独角戏。

戏剧院的造型,采用中国明清时期的庑殿顶殿堂式结构,类似北京故宫之太和殿,观众席有4层楼共1498席,乐池可放70人的管线乐队当场伴奏;实验剧场又称“黑盒子”小剧场,位于戏剧院3楼,可容纳179-242席。

音乐厅的造型,采用中国明清时期的歇山顶殿堂式结构,类似北京故宫之保和殿,歇山做成高低2层,观众席共有3层楼2022席;演奏厅位于音乐厅地下1楼,可容纳354个座位,提供独奏会、室内乐等小型演出,以及讲座、说明会或示范讲座等。

●回廊与角亭

中正纪念堂回廊为沿台北市信义路、杭州南路、爱国东路三面人行道建筑,高5.5米,全长1200米(自音乐厅旁角亭至戏剧院旁角亭之单面墙长度为748米,全长为1948米)。外侧临人行道之墙面上,每隔4.5米分崁中国式灯笼窗1个,共有18种不同的花格与形状,共246个;角亭有4座(含两厅院部分则有六座),高11.1米,形式与用料,均与牌楼相同。

建筑特色

编辑

中正纪念堂外景

中正纪念堂采用圆山大饭店的设计者杨卓成的设计,全部建筑采中华文化风格,为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外表以蓝、白两色为主,象征“自由、平等”色调。纪念堂建于3层宽广基础之上,平面用方形,以寓“中正”之意。堂顶为八角,代表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造成多数之“人”字形,聚于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屋顶用天壈宝兰琉璃瓦顶,蓝中带紫,与阳光相映。宝顶用金黄色,以显其升华光耀之意。其它均采用材料本色,乳白色大理石墙,厅堂内桧木天花板及重重叠叠斗拱之藻井,浅红色花岗石地坪,不加任何漆染。中正纪念堂之八角顶,与剧院之抚殿顶,音乐厅之歇山顶,成为三山并立之布局。

展出内容

编辑

中正纪念堂内部展出

中正纪念堂1楼的中央通廊,面积361平方米,展示有两部过去蒋介石使用的凯迪拉克轿车,以及中正纪念公园之模型,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艺廊与展演空间也常外借举办展览或招待外宾。

中正纪念堂中正艺廊位于纪念堂东侧,共有3间大型展览室和1间多功能之视听室,提供政府机关学校及依法设立登记之法人举办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活动。

蒋介石纪念室,1994年10月31日落成开放,室内一切文物,均系移自原蒋介石办公室,而室内摆设完全根据原办公室陈列方式呈现。本室陈列文物,除宋美龄亲绘之国画外,其余大部分系由海内外同胞及外宾所赠。

中正纪念堂图书馆占地2418平方米,为全开放式管理。主要藏有蒋介石的思想言论及其相关著述及中国现代史有关文献、政经论著、研究台湾之史料、民俗等图书资料3万余册。期刊一百五十余种。视听区设有10个席位,视听内容涵盖文化教育、史地、音乐、美术、演讲等,包括录影带、录音带、雷射唱片等视听媒体。

重要活动

编辑

三军仪仗队

在每日6时30分起,中正纪念堂会有卫兵进驻。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6时,会进行整点的卫兵交接仪式。卫兵的交接方式,由陆海空三军仪队轮流执勤,参观的民众每天可以看见不同的制服和表演风格。 2024年7月15日,中正纪念堂大厅仪仗队正式移出。

每年的元宵节前,台北市会在中正纪念堂前广场举行台北灯会。

中正纪念堂户外广场曾举办“云门舞集”户外公演、“跨世纪之音”音乐会等文艺活动。

作用价值

编辑

自中正纪念堂俯瞰自由广场自中正纪念堂俯瞰自由广场

中正纪念堂的修建,主要供民众瞻仰,并陈列记载蒋一生之事迹及遗物; 中正纪念堂花圃栽种五颜六色的各种园艺花卉,加上假山、水池、小桥,成为婚纱摄影取景猎影的去处;对称立于瞻仰大道前端的戏剧院及音乐厅,则属台湾地区文艺表演活动中心,而户外广场上可举行大型演唱会、音乐会,供居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由于占地广阔,中正纪念堂也是民众活动聚会的场地,更成为国外旅客必访之地。

参观信息

编辑

参观须知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8:00

建议游玩时间:四季皆宜

交通线路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1号。

捷运:搭乘捷运淡水信义线或松山新店线至中正纪念堂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公交:搭乘台北15、18、20、22、37、204、208、214、236、248、249、251、252、261、263、270、293、297、621、623、630、651、信义线等,于中正纪念堂站或南门市场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下一篇 华西街夜市

上一篇 圆山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