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界 编辑

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四界系统所定义的界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四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六大类: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基本信息

编辑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内没有任何带膜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以前称作“蓝绿藻”的蓝细菌,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以分裂生殖繁殖后代。原核生物曾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它们独占地球长达20亿年以上。如今它们还是很兴盛,而且在营养盐的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原核生物界至少包括4000种生物。

基本特征

编辑
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

具原核细胞结构的各类生物所组成的一大类群。它包括细菌门(其中也包括放线菌)、蓝藻门、原绿藻门、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以上各门类中,蓝藻门和原绿藻门为绿色自养生物,细菌门中也有少数光能或化能自养细菌。但绝大多数细菌和其他各类均为异养,腐生或寄生。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很小的专性细胞内的寄生物,球状或杆状。支原体也称类菌质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细菌之间的营独立生活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壁,柔软,形态多变,呈球状或长短不一的丝状及分枝状。衣原体,是一类专性寄生物。将各类原核生物归在一起成立原核生物界,是1969年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明确提出的。他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主张将生物划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赞同。

演化地位

编辑
在演化上,原核界的生物是最古老的;在现今,原核生物是数目最多的一类。他们能移自古代繁衍迄今,其成功的要素,从生物学的观点而言,则无疑是因为他们的细胞分裂速度快,以及代谢的多歧性。原核类能生存于许多为其它生物所不能忍受的环境中,例如南极的冰块,海洋深处,乃至几近沸点的温泉中,有些种类能生存于缺乏游离氧的环境中,而以无氧呼吸的方式获得能量。

生态学特征

编辑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原核类则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骸而释出能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原核类在固氮作用方面,也扮演看重要的角色。大气中虽然富含氮,但真核生物并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必须藉原核生物中有些种类所行的固氮作用,使气态的氮转变为无机化合物如氨或胺离子以后,始能利用。

代谢

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具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原核生物中的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的发现中,恩吉尔曼利用好氧细菌趋氧的特点,标记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原核生物种类复杂,因此代谢类型多种多样,有自养需氧型,自养厌氧型,自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生产者:常见的有蓝藻、硝化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自养。消费者:常见的有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内,异养。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原核生物,如枯草杆菌。

常见种类

编辑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六大类: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细菌有球菌、杆菌、螺形菌(包括螺菌和弧菌)三种基本形态,常见的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乳酸菌、固氮菌(根瘤菌)、硫细菌、铁细菌、硝化细菌等。

蓝藻常见的有色球藻、念珠藻、颤藻、螺旋藻。

与人类的关系

编辑
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像大肠杆菌、根瘤菌、乳酸菌等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产生少量维生素,乳酸菌在肠管中可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土壤中的放线菌可以提炼出维生素。但原核生物中也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炭疽)、霍乱弧菌(霍乱)、肺结核杆菌(肺结核)、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衣原体(沙眼)等,对人类是有害的。

下一篇 原生生物界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