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 编辑

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

洪业洪业

洪业(1893 — 1980),号煨莲(畏怜,Willian),名正继,字鹿岑,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与钱穆顾颉刚陈寅恪等大家齐名。父亲洪曦,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举人,并曾知县山东鱼台、曲阜等地。洪业1913年赴美留学,1922年学成归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参与创建燕京大学,并历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长、图书馆馆长等职,并参与创建了哈佛燕京学社。洪业在中国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较深研究,学界普遍认为他贡献最大的是在工具书的编纂上,由他编纂出版的古籍中经、史、子、集各种索引达64种,81册,如《春秋经传引得》、《杜诗引得》等索引,至今仍为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图书馆工作者所重视。1946年,洪业寓居美国,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继续对中国史进行研究,著有《我怎样写杜甫》、《洪业论学集》等中文著述40多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等英文著述21种。此外,洪业亦以藏书而知名,共达3万余册,其中有不少罕见的中外图书。洪业先生逝世后,他的藏书全部捐赠给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个人履历

编辑
1893年10月27日生于福建侯官。

洪业照片洪业照片

洪业出生于福州,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福州。他的父亲洪曦一直有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宏愿,因此奔波在各级考场,很少回家。

1891年洪曦中举,之后是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连续三次都以失利告终。幸运的是,那时朝廷有一种叫做“大挑”的制度,中了举人的书生可到吏部登记造册,由吏部侍郎会见并征询意见,分配到各地做个小官。洪曦虽三次不中进士,但属于落榜者中的佼佼者,被选为“候补知县”。当时做官要避开原籍,于是洪曦被分配到山东,住在济南等候空职补缺。

1910-1915年在鹤龄英华书院读书,学习十分优秀。1912年,其父洪曦去世,后信仰基督教。1915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良大学,获文学士,191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文硕士。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协和神学院,获神学士。后攻读历史学博士未果。1923年回国,后基本在燕大任教并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图书馆馆长、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辑处主任、研究院历史学部主任和研究生导师。1941年冬燕大被日军封闭,旋和邓之诚一起被捕入狱半年,后出狱拒绝与日伪合作,至抗战胜利后燕大复校才重新回校工作。1946年春赴美讲学,后定居美国。1948到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研究员。1980年12月22日洪业在美国去世。

个人简介

编辑
1915年赴美留学,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良大学,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获文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燕京大学。在中国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较深研究。1928年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任馆长期间,大力整顿和发展了图书馆工作,短时间内,一个仅有2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猛增到60万册,形成了适合全校文、理、法各专业的藏书体系。他在图书、文化方面贡献最大的是工具书的编纂。认为整理中国文献,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具书,遂著有《引得说》。先后编纂出版了古籍中经、史、子、集各种索引达64种,81册。如《春秋经传引得》《杜诗引得》等索引,至今仍为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图书馆工作者所重视,查找文献极为方便。1946年寓居美国,继续对中国史进行研究,他亦以藏书而知名,共达3万余册,其中有不少罕见的中外图书。逝世后,全部捐赠于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出版有《洪业论学集》。

出版图书

编辑

杜甫

作者名称 洪业

作品时间2014-3

《杜甫》是洪业所著一部关于杜甫的重要著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洪业论学集

作者名称 洪业

作品时间1981-3

洪煨莲(1893.10.27-1980.12.23),原名业,字鹿岑,谱名正继,号煨莲,英文学名William。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著名历史学家。

大事记

编辑
1893年 1岁 10月27日生于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父名洪曦,母名林飞。

1897年 4岁 寄读福州城南郊外祖林氏家塾。

1904年 11岁 随父之官司山东济南。次年清廷废科举。

1908年 15岁 考入山东师范附属中学。

1910年 17岁 回福州入鹤龄英华书院学习五年,其间皈依基督教。次年辛亥革命爆发,洪曦旋落职回籍病逝。

1915年 22岁 于英华书院毕业,同年赴美国就读俄亥俄州卫斯良大学。立志以教育与政治转化社会。

作品作品

1917年 24岁 入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联合神学研究院,主攻教会史,撰写《失败者》一文,以孔子苏格拉底、耶稣并论,尝试融汇中西思想文化。

1919年 26岁 巴黎和会召开,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与江安真女士结婚。决心放弃神职,从事中国学术研究。撰写硕士论文《春秋左传与其对中国史学思想的影响》。同年于神学院毕业。

1922年 29岁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赴美,与先生一见如故,聘先生于燕大执教。

1923年 30岁 回国任燕大文理科学院教务长,直至1927年。创办《燕京学报》。

1928年 35岁 任燕大历史系主任、图书馆主任。燕大学术声誉日隆,胡适高度赞扬先生对燕大的贡献。发表《明吕乾斋吕宇衡祖孙二墓志铭考》。哈佛燕京学社成立,先生以燕大代表赴美商洽。

1930年 37岁 回国任燕大历史系教授,研究院文科主任、导师,哈佛燕京学社执行干事,引得编纂处主任直至1946年出国。开始编纂中国古代典籍引得。为此,先生创制《中国字庋*法》。

1931年 38岁 撰写《白虎通引得序》。发现崔述诗集《知非集》并为之跋,发表《崔东壁书版本表》。

1932年 39岁 撰写《仪礼引得序》《引得说》,发表《驳景教碑出土于**说》。

1936年 43岁 发表《考利码窦的世界地图》。撰写《礼记引得序》。

1937年 44岁 芦沟桥事件爆发,先生于炮火中撰写《春秋经传引得序》。日本军占领北平,燕大悬挂美国国旗得以立足。

1940年 47岁 撰写《杜诗引得序》,该序与《春秋经传引得序》皆为先生精心结构之鸿篇巨制,允为学术界所推重。同年经日赴美,由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陪同至东京,访问岩崎图书馆会晤汉学家诸桥辙次。于美国俄亥俄州卫斯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次年初回国。

1941年 48岁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燕大,逮捕教授10余人,先生在其中。次年4月出狱。其后几年靠典当*济度日,与外界断绝往还。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燕大复校。

1946年 53岁 应哈佛大学之聘赴美讲学一年。后因中国内战爆发,留居美国直至逝世。开始酝酿杜甫一书。

1950年 57岁 定居麻省康桥灰街。居家撰述杜甫一书,集《史通》有关资料。次年发表《蒙古秘史流考》(英文)。

1952年 59岁 出版英文专著《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至今为海外推崇为研究杜甫最权威性的著作。

1956年 63岁 发表《破斧》一文。

1957年 64岁 发表《韦弦慎所好二赋非刘知几所作辨》。先生欲以中文写作一部研究《史通》之专著而后搁笔,然终未如愿,身后仅留下大量手稿。

1959年 66岁 应新加坡问题之邀前往审查南洋大学。随后赴台湾探亲。

1962年 69岁 发表《我怎样写杜甫》《再论臣瓒》,撰写《再说西京杂记》。

1970年 77岁 发表《半部论语治天下辨》《再说杜甫》。

1980年 87岁 于美国麻省康桥逝世。

人物著作

编辑

专著

⒈《引得说》(Indexing to Chinese Books)北平引得编纂处,1930。

⒉《勺园图录考》 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

⒊《清画传辑佚三种》 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

⒋《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

⒌《洪业论学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1。

文章

《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1936年载《贡》第五卷第三、四合期)、《礼记引得序》(载1936年《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三期)、《春秋经传引得序》(载1937年《引得特刊》第12号)、《杜诗引得序》(写毕于1940年8月)、《〈蒙古秘史〉源流考》(1951年载《哈佛亚洲学志》第十四卷第三、四期合刊)、《破斧》(1956年台湾《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等。

主要书籍著作有:《引得说》(北平引得编纂处,1930年)、《勺园图录考》(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年)《清画传辑佚三种》(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3年)、《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洪业是当代杰出的国际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史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等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论文

⒈Failure(《失败者》,纽约,1918) (New York,1918,Second printing.Peiping,1939,Third printing,Peiping,1941)。

⒉《明吕乾斋吕宇衡祖孙二墓志铭考》 原载《燕京学报》第三期,1928年6月,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⒊《崔东壁出书版本表》 原载《史学年报》第三期,1931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⒋《跋崔东壁知非集》 原载《东壁知非集题跋》,1931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⒌《白虎通引得序》 原载《白虎通引得》,《引得》第二号,1931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⒍《仪礼引得序》 原载《仪礼引得》(《引得》第六号),1932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⒎《驳景教碑出土于?E441??B748?说》 原载《史学年报》第四期,1932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⒏《考利玛窦的世界地图》 原载《禹贡半月刊》第五卷,第三、四合期,1936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⒐《礼记引得序》——《两汉礼学源流考》 原载(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三期,1936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⒑《春秋经传引得序》 原为《引得》特刊第十二号,1937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⒒《杜诗引得序》 原为《引得》特刊,1940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⒓《蒙古秘史源流考》 原载《哈佛亚洲学志》第十四卷第三、四期合刊,1951年;中译文载《元史研究》,1982年。

⒔《破斧》 原载《清华学报》新一卷第一期,台湾新竹,1956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⒕《韦弦慎所好二赋非刘知己所作辨》 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台湾,1957年)《庆祝胡适之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⒖《再论臣瓒》 原载《清华学报》新三卷第一期(台湾,1962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⒗《再说西京杂记》 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四本(台湾,1963年)《故院长胡适先生论文集》下;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⒘《半部论语治天下辨》 原载《清华学报》新八卷第一、二期合刊,台湾新竹1970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⒙《再说杜甫》 原载《清华学报》新十卷第二期,台湾新竹,1970年;后收入《洪业论学集》。

下一篇 陈观胜

上一篇 秦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