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济桥 编辑
安济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又称赵州桥。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安济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
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安济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7月22日,安济桥被中国侨联评为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中文名:安济桥
所属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类型:石拱桥
所处年代:隋代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1-0058-3-011
开放时间:08:30—17:30(最晚入园17:00);开放时间以景区通知为准
门票价格:免费
别称:赵州桥,大石桥
安济桥
安济桥始建于隋代 ,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余年历史。唐贞元八年(792年)七月,安济桥第一次修缮。据刘超然《新修石桥记》载:建桥200年,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恢复了原状,并复制栏板望柱,以还原貌,桥工坚固。
宋治平三年(1066年),安济桥第二次修缮。《宋史》载:宋治平三年(1066年),因凿铁腐蚀脱落,被盗使外侧拱出现侧倾现象,于是众工扶正复原。
安济桥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1562—1563年),安济桥第三次修缮。此次修葺因桥面石经车辆长期碾轧,“辙迹”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车。新铺了桥面石,完成此役。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安济桥第四次修缮。主要修缮了南北码头及栏槛柱脚,并仿照原来栏板、望柱上的龙兽图案雕刻,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展象。同年,安济桥第五次修缮。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安济桥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秋,安济桥第六次修缮。多年车辆滚轧,致使桥面破损,秋天动工,冬天完成。
清道光元年(1821年),安济桥第七次修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对安济桥进行了详细考察、测绘,并写成《赵州大石桥即安济桥》一文。
1952年冬、1953年冬、1954年夏和1955年2月份,国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先后派出专家、学者四次对安济桥进行发掘勘测工作。
1955年,安济桥修缮工程开始施工。
1958年,安济桥修缮工程全部竣工,为安济桥第八次修缮。此次修缮对安济桥进行了全面测量和修整,整个工程采用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粘三油防水层(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柱按早期式样新制。
安济桥
选址特点
安济桥
安济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将安济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现代勘测表明,安济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其稳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济桥的桥台为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5层石条砌成桥台,每层较上一层都稍出台。
安济桥
结构特点
安济桥
一、敞肩圆弧拱 :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
二、跨度大, 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三、两端宽中间窄。
四、纵向并列砌筑法。
安济桥
建造工艺
安济桥结构
安济桥建造中选用了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石料, 采用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安济桥施工时采用纵向并列砌置法,就是整个大桥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在一起,每道券独立砌置,可灵活地针对每一道拱券进行施工。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时,只需移动鹰架(施工时用以撑托结构构件的临时支架)再继续砌置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置方法利于修缮,如果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需要替换成新石,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为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安济桥建造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每一拱券采用”下宽上窄、略有收分“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少量收分“方法,从桥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桥宽度,加强桥的稳定性。
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为使相邻拱石紧密贴合,在主孔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设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设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每块拱石的侧面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安济桥
综述
安济桥是一座单孔割圆式敞肩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又称敞肩桥。
安济桥
桥台
安济桥桥台长约5米,宽为9.6米。基础宽度为9.6—10米左右,长度约5.5米。基础的埋置深度为2—2.5米;桥台厚度1.549米,拱脚下为5层平铺条石,灰缝很薄,无裂缝,每层略有出台,石料下层较上层稍厚。
桥身
安济桥桥身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主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小拱净跨为2.85米和3.81米。桥体由28道并列券拱砌筑,并用勾石、收分、蜂腰、伏石“腰铁”连结加固,提高了整体性。桥面两侧有42块栏板和望柱,雕刻精美,栏板上雕的“斗子卷叶”和“行龙”,半圆雕刻,比例适度,线条流畅。
复原龙行雕刻
复原龙行雕刻
复原龙行雕刻
安济桥敞肩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安济桥
出土文物
1952年冬、1953年冬、1954年夏和1955年2月份,国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先后挖掘出土大小桥石1500传余块。经选择可拼成较完整且有雕栏和铭记的石块。其中有栏板20余块,包括较古的隋代饕餮栏板2块,各式隋代雕龙栏板7块,走马栏板1块,斗子卷叶栏板16块,凤凰栏板1块;石刻狮子两个;仰天石52块,唐代修桥记、铭刻各1块;明代修桥记石碑2块;有题刻的残石6块;印有“仙迹”的桥面石1块等。在拆除桥面时,在桥身砌石内发现故事栏板3块、金代“布施”栏板5块、仰天石2块等。
隋代赵州桥高浮雕龙纹石栏板
年代考证
安济桥
《赵州桥建造年代考》一文说:“一块隋代碑石上的一些有关赵州桥的刻字,保存在宋代陈思编撰的《宝刻丛编》(《宝刻丛编》)一书中。这些刻字是:‘欒(今栾字)州使君江夏徐公碑
郝士威撰侯彦直分书大业二年丙寅七月十五日
立在汶州石桥前’。”
可以断定隋大业二年七月十五日(606年8月23日)或稍前一些时日,安济桥建成。
宋《文苑英华》所载唐代张彧《赵郡南石桥铭并序》(《赵郡南石桥铭并序》)一文中,有“穷琛莫等盈纪方就”之句。“琛”,珍宝,这里借指钱财;“算”,同算;“纪”是中国古代纪年的单位,一纪为岁星一周,12年。这句话是说,用尽了不可胜数的钱财,满12年才建成这座桥。据此可知,安济桥始建于建成年隋大业二年(606年)前12年的隋开皇十四年(594年)。
综上所述,安济桥建造时间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大业二年(606年)。
安济桥
名字由来
安济桥
安济桥有它的初名、俗名和改名的历史。
安济桥建成后,始名(初名)为赵郡河石桥。唐中书令张嘉贞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它以当时的地名、水名命名,初名始见于此。
赵州大石桥,为当地人的俗称。因为赵州城西门外冶河(清水河)上建有永通桥,它晚于赵郡河石桥,建筑结构、艺术风格与其相似,只是形体较小,且与赵郡河石桥相距仅2.5千米,为区别南北二桥,冠以大小,故称赵州大石桥(永通桥则称赵州小石桥)。
赵州桥,是根据地名命名的。自北齐天宝二年(551年)改殷州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40年以后建成赵郡河石桥,至民国二年(1913年)赵州,更名赵县,1100多年,历尽隋、唐、宋、元、明、清代,期间曾设置赵郡、栾州、殷州、庆源府(军)、沃州、永安州等,历史上只存在290年;而赵州之名则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最久远。故以地名为桥名,俗呼赵州桥,或曰赵州石桥。
安济桥是以后的改名。赵郡河石桥建成590年后,由北宋哲宗皇帝赵煦赐名,并以此为正名。据考,北宋周辉《北辕录》载:“未至城(赵州)五里渡河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致,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实隋人李春所造。元祜间赐名安济,有张果老驴迹”。乃取“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
安济桥
文艺作品
安济桥
《水龙吟·萧公弼生朝》(元代:李庭)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朝野佥载》卷五(唐代:张鷟)
赵州石桥甚工,磨砻密致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
河北民歌《小放牛》里的: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对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唐代中书令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元代诗人刘百熙曾写对联盛赞它:“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宋代杜德源在《安济桥》中称赵州桥为“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安济桥
历史人物
李春
李春像
李春系隋代匠师,赵郡(今赵县)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591—599年)他担任总设计师,率能工巧匠李通等建造安济桥,宋代改名安济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户拱学派。从谂
从谂(778—897年),俗姓郝,唐代曹州(今山东曹县)郝乡人。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年届80岁的从谂禅师驻锡赵州观音院(今赵州柏林禅寺)传禅弘法40载。在从谂的禅理中有关安济桥的故事颇多,对弘扬远播安济桥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张居敬、张居仁
张居敬、张居仁,明代赵州棘蒲社大石桥村张时泰之子。居敬,字伯简,号可斋。明隆庆元年(1567年)举人。居仁,时泰次子,字叔广,号育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因卖柴者在赵州大石桥下烤火至桥体受损,居敬兄弟二人为修缮安济桥捐助、倡导,负责施工和管理,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秋,修复竣工。
王元治
王元治,清代人,赵州庠生。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赵州大石桥,知州李景梅让他负责修缮工程,他率先捐资数十缗,在他的带动下,州内众多村民纷纷出资。工竣后,知州赐“急公好义”匾额表彰他的事迹。
陶冶
陶冶(1909—1992年),赵县东杨村人。原名安庆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化名陶冶。1957年任赵县文物保管所长。1966年9月,有人以破“四旧”为名,要捣毁安济桥。身为所长的陶冶以理服人,保护安济桥不受破坏。陶冶还向赵县党史办公室、赵县地方志编委员会办公室和赵县文化志编辑办公室提供了许多有关安济桥的资料。
传说轶事
传说中安济桥上的仙迹主要指:(1)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2)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3)鲁班为救自己用绵羊(传说鲁班会点石术)做的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
文化活动
2017年6月10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石家庄市文物局主办,赵县文广新局承办的“探秘赵州桥”遗产日宣传活动在赵县举行。
安济桥
赵州桥碑
据世界桥梁考证,安济桥敞肩拱结构,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安济桥的设计施工符合力学原理, 结构合理,选址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
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安济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安济桥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
1955年4—6月,因安济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赵县在安济桥侧下游,建造木结构便桥引道,石桥从此禁止车辆通行。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赵州桥为中心建成赵州桥公园,用以保护赵州桥。
赵州桥景区
1986年,河北省的管理部门在安济桥旁边按原貌新建了一座拱桥,以满足通行汽车的需要。
赵州桥
1991年,安济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立碑纪念。 这标志着安济桥已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法国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历史古迹齐名。1993年,河北省政府决定进行安济桥污水治理,制定了“污水绕流、建坝蓄清、保护古桥”的治污方案。
1994年—1996年10月,安济桥完成了世界遗产的材料申报工作,列入世界遗产后备名录。
1995年3月底,安济桥污水治理工程完工。
2014年,“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修复隋二龙交颈栏板、清饕餮栏板等栏板和构件30件。2017年修复工程结束。
安济桥国家文物保护碑
地理位置
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县城南部的洨河之上。
赵州桥
开放时间
安济桥
全年 08:30—17:30(最晚入园17:00);开放时间以景区通知为准。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火车出站后,可以乘坐1101路直达赵县。起止点:赵州桥—火车站东广场。
安济桥
赵州桥景区夜景
赵州桥上的石雕
赵州桥石栏板上的雕刻图案
俯瞰赵州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