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 编辑
《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史书,创作于南朝宋元嘉年间。
《后汉书》上起王莽新朝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废汉建魏,记东汉一百九十七年历史。全书纪十卷,列传八十卷。与《史记》《汉书》比较,不同之处主要有三:一是范书只有纪传而无表、志,是其一大缺陷。二是范书改《史记》的《外戚世家》与《汉书》的《外戚传》为《皇后纪》。范书纪十卷,前九纪是帝纪,记东汉十三帝;末一纪是后纪,记诸帝皇后与外戚。三是范书列传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则选人立传,“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褒党锢则推崇李、杜。宰相多无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所以立传对象除公卿将相外,较为广泛地网罗社会各阶层、各类型代表人物。二则记人叙事,以类相从,创立《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方术列传》《独行列传》《逸民列传》《列女传》等七种《史记》《汉书》没有的类传。
该书属“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在中国史学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对中国研究东汉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后汉书(2张)
后汉书《后汉书》大约开始写作于公元432年,即范晔被贬为宣城太守的那一年。史载,元嘉九年(432)冬,彭城王刘义康的母亲去世,其僚故并集东府助理丧葬事宜,时范晔之弟范广渊当值,范晔与其“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彭城王刘义康听说此事后大怒,左迁范晔为宣城太守,时年35岁。官场失意的范晔,开始埋头著述,“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根据他本人的计划,此书要写成100卷。其被处死时,尚有10个志未完成。南朝梁刘昭在为《后汉书》作注时,便取了近人司马彪《续汉书》中8个志共30卷补入进来,基本完备了《后汉书》的体例。对于为何要撰《后汉书》,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是这样说的:“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惟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由此可见,范晔不但对当时各家《后汉书》的撰述不满,而且对班固的《汉书》也表示不满,所以他要重撰《后汉书》,以展示自己的史学才华和历史见解。思想价值
《后汉书》具有某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史记》《汉书》等史书,在本纪中都有不少神化帝王之词,如刘邦母“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而范晔写刘秀出生,直书“钦生光武”,未有神怪之词。又如他写史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和暴虐,记录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反抗斗争,歌颂正直、廉洁的官吏和士人。这些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中,有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后汉书》具有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作者专门为妇女立传,称赞品德高尚和有才能的妇女,如记载鲍宣妻桓少君,打破世俗偏见,脱下贵妇装束,“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他还冲破“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为先后三嫁的才女蔡琰立传,赞扬妇女改嫁不守节,他在一千多年前歧视妇女的封建社会里,能立《列女传》打破世俗偏见,这种思想和勇气是可贵的,与后来的史书专为“贞洁”“节操”妇女而立的《烈女传》相比,更说明他具有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
《后汉书》具有人民性的思想。如记载明帝省刑罚,“劝督农桑”,多次下诏“赐天下男子爵”,救济鳏寡孤独,死前又下诏“无起寝庙”“无得起坟”。又如他在《逸民传》中,记载许多学识渊博、品德优良的士人,为这些中下层人士立传,而一些卿相则未立传。他还记录了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黄巾起义等史实,这些都说明他的人民性,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后汉书》歌颂正直、廉洁的官吏和士人。朱晖不巴结权贵,明帝“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侯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主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又清廉,任临淮太守,“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但却救济他人,同县人张堪曾以妻子托咐,堪死后,“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侯视,厚赈赌之”,南阳大饥,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放旧之分赢者”。李团向顺帝举荐人才,对贪官恶吏上书劫奏,“帝纳其言,于是下诏诸州劫奏守令以下,政有乖枉,遇人无惠者,免所居官,其奸秽重罪,收付诏狱”;冲帝时任太尉,受梁太后的重用,但遭梁冀的猜忌而被免官,后又诬陷下狱,太后赦出狱时,百姓称万岁,梁冀“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万更据奏前事”竟将他杀害。陈蕃任乐安太守,梁冀“时遗书诣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渴,蕃怒,笞杀之”。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范晔的爱憎分明,也是比《汉书》进步之处。
《后汉书》不以刘汉为正统。范晔写史无正统思想,他在《儒林列传》论中称献帝为昏主,称袁绍、曹操等为群英。在《袁绍传》中认为袁绍可以代汉,未有谴责袁术之词。李瓒对儿子宣等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必归曹氏”。何颐见曹操时,对人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都说曹可以取代刘汉,这种写史不以当代帝王为正统的观点,也是进步的。
编辑特点
《后汉书》的列传,往往打破时间顺序,将行事近似的人写成合传。如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他们都轻利禄而善属文,行为近似,所以合传。《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然而,历史事件与人物之间往往是一人数事、一事数人。为解决这一难题,范晔在司马迁“互见法”的基础上,创新出“一事不两载”的叙事方法。如《后汉书·何进传》对何进谋杀宦官不成反为其害的经过记载得非常详细,而在与何进关系密切的《张让传》中就记载得极为简略。再如《后汉书·董卓传》详细记载了王允与吕布谋诛董卓一事,但在《王允传》及《吕布传》中,仅以“语在《卓传》”“事已见《卓传》”两语言之。
体例创新
《后汉书》在继承《史记》《汉书》的纪传体的体裁之外,在体例上看不少创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本纪》继承和发挥了司马迁的附记方式。司马迁创造了附记的方法,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附纪秦二世和子婴的史事。范晔也将在世短暂,史事不多,独为一卷内容太少的皇帝,与前任皇帝合为一卷,如将邓太后所立出生百日、八个月后就死的殇帝,与和帝合为一卷,将年幼在位时间不伏的冲帝、质帝,与顺帝合为一卷。
2.将皇后列入本纪符合实际。东汉王朝自章帝以后,历代皇帝大多在青壮年就去世,故太子即位时年幼,由皇太后“临朝称制”,而太后大多无治国的才子,只得依靠父、兄弟来掌权,因此将皇后从《外威传》转为《皇后纪》,突出了东汉政治上的这一特点。
3.人物传记大多以类相从。范晔将人物才学、品德、事迹相同或类似者,共列为1卷。
4.新创立了七个类传。范晔除继承原有的儒林、酷吏、循吏等类传外,又新创了文苑、党锢、宦者、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个类传,立传以类相从,不受时间的限制与约束,读者可按类查询,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5.为少数民族立了六个列传。《后汉书》立了东夷、南蛮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六个少数民族列传,不仅包括了当时的各个主要民族,还记载了四周与东汉王朝关系密切的国家,保存了少数民族和中外关系的大量史料。
6.纪传有序、有论、有赞。范晔在各类传的开头都写了“序”,为立传的宗旨及类传之纲;“论”大多是借古喻今,评论时政和人物的得失,正如他说:“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赞”是对该人物的评价。三者各有所侧重,是他对迁、固的序、赞的发挥。
不足之处
《后汉书》虽有诸多的优点和长处,但不可避免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兹列举如下:
1.史实有遗漏和错误。《许慎传》仅有三行85字,记事过简不全,而许慎为贾逵弟子,曾在东观校书,死前任太尉南阁祭酒等,传中皆无。《耿国传》有“建武二十七年,代冯勤为大司马”,而《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七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冯勤由大司农升司徒。因此耿国是代冯为大司农,这是官名之误。
2.类传中有宣扬封建道德和迷信荒诞的内容。《列女传》中记班昭作《女诫》七篇,宣扬妇女要遵从四德;曹娥、叔先雄二人的父亲都是坠江溺死,她们也投水自杀,是宣扬“孝”。荀采的丈夫死,父要她改嫁,她不从自缢死,这是扬“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贞节”观念。《方术传》载,王乔为叶令,某日天下玉棺于堂前,吏推不动,乔说是天帝所召,“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营葬于城东,土自成坟”;费长房见一老翁卖药毕,跳入壶中,次日他与老翁都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与老翁入深山,辞归时翁给一竹杖骑归,“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功。这些都是鬼神迷信荒诞不经之说。
3.叙事有颠倒和无头之处。如《胡广传》第一至十段叙述他的一生,但在第九段却插入“时年已八十, ……率礼无愆”,又写“性温柔谨素,.... 以此讥毁于时”,这些是对他品德的评价,应放在第十段说他死之后,这样叙事才条理清楚,首尾才衔接。
4.行文也有不通和错误。如记安帝延光二年“诏选三署郎及吏人能通《古文尚书》《毛诗》《谷梁春秋》各一人,在《谷梁》后应加“左氏”二字,改成“《谷梁》《左氏春秋》各一人”才对,从《寇恂传》有伺“聘能为《左氏春秋》者”,可为证。又如建安元年辛亥“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族’功,“为”是多余字,应将为改为顿号,下接辅国将军。
5.黄巾起义领袖无传。司马迁在《史记》中,将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表现了他对农民起义的赞扬和同情。而范晔对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竟不立专传记载,仅在灵帝纪及皇甫商、朱传中有零星记述,开了不为农民起义领袖立传的恶例,表明他对农民起义是反对和仇视的。
史料价值
《后汉书》结构谨严,内容丰富,文辞优美、流畅,叙事简洁,笔势纵放,时有新意,故此书一出,大家争相传诵,除了袁宏《后汉书》外,在他之前各家后汉书便逐渐销声匿迹,至于亡佚。其后梁萧子显复著《后汉书》一百卷、王韶作《后汉林》二百卷亦皆未能传世。这个事实足以证明,范晔的《后汉书》必有其过人之处,有其存在的价值。
《后汉书》类传多而内容丰富,《宦官列传》既记载了郑众、侯览、曹节等大宦官的擅权、专横、残害人民、诬陷贤良的罪行外;也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吕强“为人清忠奉公”,不接受封侯,劝灵帝不收“导行费”等事迹,《文苑列传》写了杜笃、王隆等22位学者在文学上的贡献,记录了一些诗赋,使人们在今天还能读到一千多年前的这些文学作品。《独行列传》记一些“以其名体虽殊,而操行俱绝”有“特立卓行”的人,以“庶备诸阙文,纪志漏脱云尔”,共立传24人。《方术列传》记载名医华伦用针灸治病,发明了“麻沸散”,高超的外科手术,郭玉为太医翠,治病“多有效应”;许杨兴修水利,使“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秘”。《逸民列传》记载那些有学问德行,但不愿做官的士人,其中有一些史实揭露皇帝的淫逸和对宦官专权的不满。《列女传》记载了不少品德高尚、才学优异的妇女,如说班昭“博学高才”,为《汉书》补八表;黄甫规的妻子不愿做董卓之妾,大骂董卓而被打死;盛道起义失败,妻赵嫂代夫受刑被杀。这些类传保存了东汉时期的许多史料。六个民族列传收录东汉时各少数民族和中外关系的史料。《东夷列传》记载夫余、高句丽、沃坦、三韩、倭等族或国的历史。《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武陵蛮夷、交耻、西南蛮夷反抗东汉统治的史实,以及益州诸夷、哀牢、耶都夷、白马等族的历史。《西羌传》载羌族的发展史,羌族人民大起义和东汉统治者残酷镇压的史实。《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与东汉王朝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南匈奴传》记录南匈奴与东汉的友好关系,东汉与北匈奴的战争。《乌桓鲜卑列传》记叙乌桓归顺东汉、为东汉守边的史实,以及鲜卑发展强大和衰落的历史。特别是大量收录了《竹书纪年》的资料,使这些资料得以保存下来。
体例影响
《后汉书》(1张)
《后汉书》记录2000年前爆发的超新星合成图《后汉书》中有如下记载:“十月癸亥,一客星出于南门,其大如斗笠,鲜艳缤纷,后渐衰萎,于次年六月没。”后汉书这段文字记录了发生于2000年前的超新星爆发事件,如今科学家为这个超新星编号为RCW86,距离地球大约8000光年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确认,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发纪录。唐朝刘知几《史通》:“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人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及诸蛮夷传,乃录王乔、左慈、廪君、槃瓠,言唯酉诞,事多诡百越。可谓美玉之瑕,自圭之玷。惜哉!无是可也。”
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范书贵义德,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郑玄),褒党锢则推崇李(膺)、杜(密),宰相无多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特尊独行。”
近代文学家刘师培:“‘抽其芬芳,振其金石’,字句声律,并臻佳妙。导齐梁之先路,树后世之楷模也,宜蔚宗自诩为‘天下之奇作’矣”。
近代文学家黄侃:“赞之精整可法,以范蔚宗《后汉书》赞为最。自云’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由今观之,自陆、袁以降,诚未有美于詹事者也。”
毛泽东:“《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
现存版本
现存《后汉书》版本,以宋绍兴刊本为最早最善,百衲本就是采用的这个本子。现存《后汉书》各本排列次序不同,因其纪传与志原是分属二人的,往往错置相差三十卷之多。殿本把志插入纪与传之中,不妥。百衲本及金陵书局本则以志附于纪传后,较妥。今本中华书局《后汉书》点校本,也是把志附于纪传之后,正是。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出有《后汉书》点校本,是采用商务影印绍兴本作为底本,再以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对校,并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刘放《东汉书刊误》、王先谦《后汉书集解》、黄山《校补》以及张森楷《后汉书》校刊记的若干意见。这是较为完善的了。所采用的底本是绍兴本。绍兴本是现存《后汉书》的最早和最善的本子,其所采用的底本是甚得其书的。特别好的,是这个点校本,重编了新目,改正了《后汉书》各本目录不一致、前后错置的缺陷。
版本修订
《后汉书》岳麓书社版
南朝梁人刘昭,既为范晔《后汉书》作注,又为司马彪的《续汉书》的志作注。有感于范晔的《后汉书》,虽跨越众家,但“序或未周,志遂全缺”,所以将《续汉书》的志移植到了《后汉书》中,并“分为三十卷,以合范史”。到了唐朝,章怀太子李贤在张大安、刘讷言、格希玄、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人的协助下,为《后汉书》的纪、传作注。他们或援据旧籍、补充范史,或训、古音义、注释名物,或订正范书所误,或标示范书所据。由于李贤注比刘昭注要好,所以李贤注本流传开来之后,刘昭所注的《后汉书》纪、传部分便逐渐失传了,但他所注的志却仍在流传。到了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由于孙爽的建议,才将李贤注合并于范史。清人校正补汀《后汉书》,也是成绩斐然。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钱大昭的《后汉书辨疑》、周寿昌的《后汉书补正》、李慈铭的《后汉书札记》,释纷解疑,澄清了诸多疑难,至于惠栋的《后汉书补注》成就更大。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收集了自唐以来的研究成果,是注释《后汉书》的集大成之作。工具书
关于《后汉书》的工具书,有哈佛燕京学社编《后汉书》及注释综合引得、李裕民《后汉书人名索引》、王天良《后汉书地名索引》三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