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 编辑

合鳃鱼科黄鳝属动物

黄鳝黄鳝

黄鳝,是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硬骨鱼。体蛇形,体表光滑无鳞,前段圆管状,向后渐侧扁,尾部短而尖;头膨大,吻钝;眼小,侧上位,为皮膜所覆盖;口大,前位,口裂超过眼后缘;上颌长于下颌,上、下颌骨及口盖骨具细齿;鳃孔较小,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连,呈倒“V”字形;背鳍、臀鳍及尾鳍均退化,并连在一起。黄鳝因其腹黄而得名。黄鳝是中国特产,除西北、西南地区外,中国各处都产,尤其江苏、浙江、长江流域等地最多。黄鳝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稻田中,田间喜藏在混浊的泥质水底的洞穴中,或堤岸的石隙中,夜间外出觅食;捕食落水昆虫,也食蝌蚪、蛙及小鱼等。成鱼吐泡沫于洞口聚成团,卵产于巢内,7-8天孵出仔鱼。黄鳝寿命可达8-10年。黄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肉质细嫩、味美刺少、营养丰富,别具风味。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有清热解毒、血止痛、祛风消肿、润肠止血等功效,能降低和调节血糖。中国内外市场对黄鳝供不应求,各产区大量捕捉,一些地区甚至发展到使用剧毒农药进行毁灭性捕捉,使中国野生黄鳝资稀缺。黄鳝有一个奇特的生理现象,就是先做“妈妈”,后做“爸爸”,科学上将其称为“性逆转”。

动物学史

编辑
黄鳝因其腹黄而得名。

形态特征

编辑

黄鳝

黄鳝是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脊索动物。体细长圆柱状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体前段圆管状,向后渐侧扁,尾部短而尖;头部膨大长而圆,颊部隆起。口大,前位,口裂超过眼后缘;吻钝,短而扁平;口开于吻端,斜裂;上颌长于下颌,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具细齿。眼甚小,侧上位,隐于皮下,为皮膜所覆盖。鳃裂在腹侧,鳃孔较小,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连合而为一,呈倒“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鳃常退化由口咽腔及肠代行呼吸。无鱼鳔这类辅助呼吸的构造,而是由腹部的一个鳃孔,口腔内壁表皮与肠道来掌管呼吸,能直接自空气中呼吸。

体裸露光滑无鳞片,富黏液;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均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黄褐色,侧线完全,沿体侧中央直走。体背为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具不规则黑色斑点纹,黄鳝的体色常随栖居的环境而不同。体鳗形,鳍无棘,背鳍、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或者小如存在为喉位。

栖息环境

编辑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生活于水体底层,主要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道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田间喜藏在混浊的泥质水底的洞穴中,或堤岸的石隙中。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

生活习性

编辑
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气。冬季与干季时,会掘穴深至地下1-2米,数尾鱼共栖。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觅食,能捕食落水昆虫、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黄鳝之摄食多属啜吸方式,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即张口啜吸。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分布范围

编辑
黄鳝是中国特产,除西北、西南地区外,中国各处都产,尤其江苏、浙江、长江流域等地最多。

原产地: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

引进:美国。

黄鳝分布图黄鳝分布图

繁殖方式

编辑
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黄鳝有一个奇特的生理现象,就是先做“妈妈”,后做“爸爸”,科学上将其称为“性逆转”。

卵大,卵径约2-4毫米,金黄色,富弹性。产卵时成鱼吐泡沫,在洞口积聚成团,卵量较少,不产于泡沫中,产在巢里,约7-8天可孵出幼鱼。生殖腺左侧发达,右侧退化。具有性逆转现象,体长在200毫米以下的个体其生殖腺全为卵巢;体长220毫米左右开始性逆转;体长360-380毫米时,雌雄个体几相等;360毫米以下的,多数为卵巢;380毫米以上的个体多数为精巢;成长至530毫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精巢。黄鳝自胚胎期到成熟都是雌性,只能产卵;在产卵以后,卵巢渐转为精巢,以后就产生精子。怀卵量少,体长500毫米的雌体,怀卵500-1000粒,分批产出。刚孵出的幼鱼具有胸鳍,鳍上布满血管,经常不停地扇动,成为幼鱼的呼吸器官,稍长即行退化。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0毫米以内,2冬龄鱼才达性成熟,体长约340毫米。黄鳝寿命可达8-10年。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中国内外市场对黄鳝供不应求,各产区大量捕捉,一些地区甚至发展到使用剧毒农药进行毁灭性捕捉,使中国野生黄鳝资源稀缺。

主要价值

编辑

食用

鳝鱼菜谱

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黄鳝肉嫩味鲜,别具风味,营养价值甚高。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药膳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黄鳝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风消肿、润肠止血等功效,能降低和调节血糖,对痔疮、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附方

【性能】味甘,性温。归肝、脾、肾经。能补气血,强筋骨,除风湿。

【应用】

1.用于气血不足,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眼花。可用本品同猪瘦肉、黄芪等煮熟后,饮汤食肉。

2.用于治疗久痢、便血或内痔出血。可用本品焙干研末,加红糖调味服。或用本品煮熟、调味,食肉饮汤。

3.用于久患风湿,肢体酸痛,腰脚无力。可与杜仲、桑寄生、五加皮配伍,煎汤服。

毒性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鳝鱼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人工养殖

编辑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精子,以后终生为雄性。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厘米以下者全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产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缝间,泡沫有保持鱼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静水池饲养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端口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来源的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

流水养鳝

流水养鳝与常规的土池养鳝相比,具有占地少、放养密度大、生长快、产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在具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利用温流水饲养黄鳝,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无土流水养鱼池最好建在室内,用水泥砖砌而成。池的面积大小一般为2-5平方米,池壁高50厘米左右,可数个池子串联在一起。每池设有进排水孔(排水孔为上下两个),孔口均用网罩拦好。并在每两排水池之间设总进水渠道和排水渠道。水泥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孔关好,然后灌满水浸泡7天以上,消除水泥的浮灰。将水放干后,再灌入清洁水。将下面的排水孔关好,只开上面的排水孔,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并具有微流水。如使用地热水或电厂冷却水,必须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进行水温的人工调控,以使黄鳝在适温下良好生长。为了使鳝种习惯于人工投饲,可进行“驯饲”,即在鳝种放养后2-3天不投饲,使鳝体成为空腹状态。鳝鱼在饥饿情况下,投喂人工饲料的摄食率较高。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的要适当搭配,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不断有微流水供应,特别是有地热水和余热水的温流水,可供黄鳝常年生长,每公顷年产量可高达15万千克以上。虽然这种养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础设施投资较大,但由于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流水鳝蚓合养

1.建池: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为水泥池,池面积30、50、80平方米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装好防逃设备。

2.堆土: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条,厚25厘米的土畦。畦与畦之间距离20厘米,四周与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离。所堆的土一定要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黄鳝钻洞和藏身。

3.培养蚯蚓: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土面积放太平2号蚯蚓种2.5-3千克,并在畦面上铺4-5厘米厚的发酵过的牛粪,让蚯蚓繁殖,以后每3-4天,将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刮去,每平方米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5千克。这样过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鳝种。

4.放养:放养密度要看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面积计算,每公斤30-40条的,每平方米放4千克;每千克40-50条的,每平方米放3千克。这样从4月养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规格为每千克6-10条。

5.管理:鳝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将畦面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不断繁殖,供鳝鱼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饲别的饲料。

这种养殖方法由于水质一直良好,且有优良的活饵料——蚯蚓供黄鳝摄食,因而黄鳝不易发病,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产黄鳝14-15千克。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黄鳝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89 千卡
蛋白质18 g
脂肪1.4 g
胆固醇126 mg
饱和脂肪酸0.3 g
多不饱和脂肪酸0.2 g
单不饱和脂肪酸0.4 g
碳水化合物1.2 g
70 mg
18 mg
206 mg
263 mg
42 mg
2.22 mg
2.5 mg
0.05 mg
1.97 mg
34.6 μg
维生素A50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6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98 mg
烟酸(烟酰胺)3.7 mg
维生素E1.34 mg
展开

下一篇 鳗鲡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