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 编辑

螳螂科动物

桑螵蛸桑螵蛸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基本信息

编辑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螳螂目

科:螳螂科

种:大刀螂、小刀螂、巨斧螳螂

中文学名:桑螵蛸

采收时间:深秋至次春收集

用量:5~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入药部位

编辑

干燥卵鞘。

性味

编辑

味甘、咸,性平。

归经

编辑

归肝、肾经。

功效

编辑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主治

编辑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相关配伍

编辑

治遗精白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盐汤送下。(《本草纲目》)

用法用量

编辑

5~10g。

炮制

编辑

采集加工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用时剪碎。

生长环境

编辑

大刀螂产于广西、云南、湖北、湖南、河北、辽宁、河南、山东、江苏、内蒙古、四川。

小刀螂产于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

巨斧螳螂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

药材性状

编辑

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卯,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和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相关论述

编辑

螳螂桑螵蛸 螳螂桑螵蛸

《本经逢原》:“桑螵蛸,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本经》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

下一篇 蜜蜡

上一篇 雀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