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 编辑

水稻穗部病害

稻曲病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上的一种病害。该病仅在穗部发生,为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其先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为墨绿色或橄榄色,最后开裂,布满墨绿色粉末。

稻曲病为水稻主要病害,在世界水稻产区内均有分布,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的达30%以上,减产可达20-30%。

稻曲病采用农药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方式结合,可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避免病谷留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稻绿核菌

别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丰产果、丰病果

危害作物:水稻

为害部位:穗部

病原:稻绿核菌

病原特征

编辑

稻曲病菌(学名: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黑色,内部白色,长椭圆形,长2-20毫米,入土休眠后产生子座,橙黄色,头部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3毫米,有长柄达10毫米左右,头部外围生子囊壳。子囊壳瓶形。子囊无色,圆筒形,长180-220微米;子囊孢子无色,线形,单细胞,120-180微米×0.5-1.0微米,厚垣孢子球形,墨绿色,表面有瘤状突起,大小3-5微米×4-6微米,未成熟的孢子较小,色淡,几乎光滑。厚垣孢子在水中萌发产生细小的芽管,生1-3个分生孢子。病菌在气温24-32℃发育良好,而厚垣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则以28°C最适宜,低于12°C或高于36°C不能生长。

为害症状

编辑
稻曲病

稻曲病仅发生在水稻穗部,为害单个谷粒,少则1-2粒,多至十余粒。受害谷粒在内外颖处先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包裹内外颍两侧,呈孢子球,开始很小,逐渐膨大,稍扁平,光滑,外覆盖一层薄膜,随着孢子球膨大而破裂。孢子球的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墨绿色,老面平滑,最后龟裂,散出圈绿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切开病球,外层呈墨绿色,第2层为橙黄色,第3层为淡黄色,内层为白色菌丝。有的病球到后期两侧生黑色稍扁平、硬质的菌核2-4粒,经风雨震动很容易脱落在田间越冬。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中国北方稻区的辽宁、河北,中国南方的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稻区发病普遍且严重。在世界水稻产区内均有分布。

侵染循环

编辑

稻曲病病菌可由落入土内的菌核或附着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次年菌核产生厚垣孢子,由其再小孢子和子囊孢子,都是主要的初次侵染菌。稻曲病的侵染时期众说不一,多数研究者认为于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也有的认为厚垣孢子萌发后能直接侵染幼芽,菌丝在稻体内随着寄主的生长,而侵染发病。子囊孢子和小孢子均可侵染花器及幼颖。病菌早期侵入花器,只破坏子房,而将花柱、柱头、花蕊碎片等埋藏于胚乳,然后迅速生长,取代并包围整个谷粒。以落入田间菌核和沾附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

流行规律

编辑

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凡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种,晚播晚裁、晚熟品种发病重。一般从幼穗形成至孕穗期,降雨量多,湿度大(90%),开花期间遇低温(20℃),又有适量降雨时,则有利病害流行。氮肥用量大,使水稻出穗后生长过于繁茂嫩绿,稻株抗病力减弱,尤其在后期施氮量偏多时发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

编辑

选用抗病品种:辽宁的丰锦、辽粳10号,南方稻区的广二104、选271、汕优36,扬稻3号等发病较轻,可选用这些品种,避免病谷留种,及早烧掉发病田的甜谷,防止病菌的扩散与传播。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防止迟施、偏施氮肥;进行合理灌溉,增强水稻抗病力,防止倒伏,以减轻发病。

药剂防治:每亩5%井冈霉素液剂225-450毫升,于水稻孕穗期防治1次,效果显著。也有的使用14%络氨铜每亩400毫升,在水稻抽穗前10天施用,抽穗后施用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也在水稻破口前6天左右,每667平方米选用15%井冈霉素A(绿色认证可用)水剂100克,或2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00克,兑水喷雾。

下一篇 86-6

上一篇 水稻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