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五诗 编辑

南宋陆游诗作

《乙卯重五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人们在端午节当天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诗中既写景,又叙事,不但描绘了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还有端午时节吃粽子、插艾蒿、储药、点丹的风俗和饮酒欢乐的场面。诗人把生活的真味都寄托在端午生活栩栩如生的描写中,诗作清新自然。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乙卯重五诗

出处:《剑南诗稿》

作者:陆游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编辑

乙卯重五诗⑴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⑵。

粽包分两髻⑶,艾束著危冠⑷。

旧俗方储药⑸,羸躯亦点丹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⑴乙卯: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重五: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又称“重五”。

⑵榴花:石榴花。

⑶“粽包”句:粽子包得像两只发髻一样。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此处用来比喻粽子的形状。

⑷危冠:高冠,高帽。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⑸储药:端午节预示着夏天来临,苍羌、蚊子及各种毒虫、害虫都会出现,因此古人需要储些药草和雄黄、朱砂之类的东西,以备不测。

⑹羸躯:疲弱的身体。这里指诗人自己。点丹:用朱砂在人的印堂穴点个圆形的红点,用来辟邪。古人在端午节有点丹辟邪的传统。

白话译文

端午节的山村很美啊,石榴花到处开放火红耀眼。

粽子的形状像分成的两个发髻,用一束艾草插上高冠。

按过去的习惯储备草药,瘦弱的身体也要驱邪点丹。

太阳西下我的事都已经做完,带着愉快的笑容饮酒尽欢。

创作背景

编辑

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端午节,诗人时年七十一岁,在家乡山阴三山别业隐居。

作品鉴赏

编辑

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人们在端午节当天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诗的开篇“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两句,交代时间,将时间限定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将地点定格为诗人隐居的山阴“山村”。此时此地的山村,正处于一种节日的气氛之中。

中间四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主要写人们在端午节的一片繁忙景象:家家都在忙着包粽子,粽子的形状犹如少女头上一对可爱的发髻;有的人把一束艾草插在高高的帽子上。按照过去的习俗,大家都在此时储藏些防病治病的草药,而且这里有用朱砂在眉心点个红色的圆点镇风驱邪的传统习俗,即使是瘦弱的诗人自己也不例外。这里山村的端午节真的是其乐融融,各种风俗习惯好热闹。

最后以“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两句作结,说忙活了一天,直到太阳西斜黄昏来临,手头的事情才算结束,这时候也该轻松享受一下了。显然,“一笑向杯盘”正是诗人一天劳动后最大的享受。这“一笑”可以看出诗人少有的轻松快乐。

这一年离诗人第二次被主和派弹劾,罢官回乡也已经五年,此时他对朝廷的恢复大计已不抱什么希望了。第二次回乡后,他将自己的住宅题为“风月轩”,决心一直过自己的隐居生活,不再与那些只图个人富贵不顾国家前途的主和派周旋。这首诗就是诗人回乡后对第五个端午节的描写,诗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山村端午节的民俗、习惯及生活细节描写得栩栩如生,温馨而和谐。

名家点评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黄意明《与时偕行》:这首《乙卯重五诗》是陆游朴质自然的作品中的一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的忙碌生活。钱锺书先生说陆游诗中除了“悲愤激昂”之外,还有多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宋诗选注》)此篇可谓代表。

作者简介

编辑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干办公事,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居山阴。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诗存九千多首。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

下一篇 六幺令·天中节

上一篇 和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