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 编辑

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

海塘海塘

沿海岸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又称为陡墙式海堤。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亦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海塘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塘

外文名:shore;beach

历史:2000年

分布区域:江苏,浙江

用途:防洪

简介

编辑

从长江口以南,至甬江口以北,约六百公里的一段是历史上的修治重点,其中尤以钱塘江口北岸一带的海塘工程最为险要。高大的石砌海塘蜿蜒于几百公里长的海岸上,简直蔚为壮观。

海塘最早起于钱塘江口,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钱塘江口一带的潮水特别大,有著名的钱塘观潮。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曾以简洁的笔墨描述钱塘潮: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余。

钱塘潮固然是大自然的胜景,但是也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宋代嘉定十二年(1219年),今海宁县南四十多里的土地,曾因海潮而沦入海中。另外,海盐县的望海镇,也曾被海潮整个吞没。时至今日,海塘仍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沿海屏障。

起源

编辑

有关海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的《水经》。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介绍了《钱塘记》中这样一个故事:

汉代有一个名叫华信的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东面修筑一条堤防,以防潮水内灌。于是他到处宣扬,谁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边,就给钱一千。这可是个大价钱!于是,附近的地方百姓闻讯后,纷纷挑土而至。谁知华信的悬赏只是个计策,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涌来的时候,他却忽然停止收购。结果,人们一气之下纷纷把泥土就地倒下就走了。华信就是利用这些土料,组织百姓,建成了防海大塘。

鱼鳞石塘

编辑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海塘逐渐增加,海塘结构形式也逐步扩展。明代出现五纵五横鱼鳞大石塘,这是用条石纵横迭砌的重型石塘。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浙江巡抚朱轼选择最危险而又地基较好的海宁老盐仓海岸,创筑鱼鳞大石塘五百丈。由于大石塘坚固耐久,故被广泛采用于潮水顶冲地段。据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统计,当时已修筑的鱼鳞大石塘长度共约八十七里,并用千字文顺序编号,立石碑于塘顶,以明确里程和地段,便于维修管理。筑有鱼鳞石塘一带也是观看钱塘江涌潮的主要壮观景点。

历史

编辑

元以前的海塘

有关海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的《水经》。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介绍了《钱塘记》中这样一个故事:

汉代有一个名叫华信的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东面修筑一条堤防,以防潮水内灌。于是他到处宣扬,谁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边,就给钱一千。这可是个大价钱!于是,附近的地方百姓闻讯后,纷纷挑土而至。谁知华信的悬赏只是个计策,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涌来的时候,他却忽然停止收购。结果,人们一气之下纷纷把泥土就地倒下就走了。华信就是利用这些土料,组织百姓,建成了防海大塘。

从五代、两宋到元朝,苏、沪、浙的海塘,有了初步发展。

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候潮门外和通江门外,用“石囤木桩法”构筑海塘。这种方法,编竹为笼,将石块装在竹笼内,码于海滨,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后打上粗大的木桩加固,还在上面铺上大石。这种新塘,不像土塘那样经不起潮水冲刷,比较坚固,防潮汐的性能较好。但是,石囤塘的竹木容易腐朽,必须经常维修;同时,散装石块缺乏整体性能,无力抵御大潮。人们摸索着加以改进,于是有正式石塘的兴建。

南宋和元朝,在海塘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浙西提举刘垕又在当地创立土备塘和备塘河。它是在石塘内侧不远,再挖一条河道,叫备塘河;将挖出的土,在河的内侧又筑一条土塘叫土备塘。备塘河和土备塘的作用,平时可使农田与咸潮隔开,防止土地盐碱化;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潮冲坏,备塘河可以消纳潮水,并使之排回海中,而土备塘便成为防潮的第二道防线,可以拦截成为强弩之末的海潮。

在杭州湾两岸,元朝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石塘修建。在技术上还有许多创新。一是对塘基作了处理,用直径一尺、长八尺的木桩打入土中,使塘基更为坚固,不易被潮汐淘空。二是在用条石砌筑塘身时,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层层垒砌,使石塘的整体结构更好。三是在石塘的背海面,附筑碎石和泥土各一层,加强了石塘的抗潮性能。这种石塘结构已经比较完备,是后来明清石塘的前身。

明代海塘

杭州湾北岸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太湖流域的前沿。针对涌潮对这一地区的严重威胁,明政府频繁地组织人力、物力,修建当地的海塘。其中几次都比较重要。一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工程,这次筑成石塘2370丈。二是永乐年间的两次大修。一次在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筑土石塘共11185丈;另一次在永乐十一年到十三年,这次调集军民十余万人,担任劳务,“修筑三年,费财十万”。三是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和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的两次工程,这两次工程都分别修建石塘2370多丈。

在频繁修建浙西海塘的进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塘工结构,以提高抗潮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造的五纵五横鱼鳞石塘。他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认为过去的旧塘,有两个严重的缺点,一是“塘根浮浅”,二是“外疏中空”。前者指塘基不结实,后者指塘身不严密。因此,他主持建塘时,在这两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在基础方面,必须清除其表面的浮沙,直到见到实土,然后,再在前半部的实土中,打桩夯实。认为这样的塘基,不仅承受力大,而且也不易被潮水淘空。在塘身方面,用大小一致(长、宽、厚分别为六尺、二尺、二尺)的条石纵横交错构筑,共18层,高三丈六尺;底宽四丈,五纵五横,以上层层收缩,呈鱼鳞状,顶宽一丈。石塘背后,加培土塘。认为这种纵横交错、底宽顶窄、状如鱼鳞的石塘,整体性能最好。黄塘确实比较坚固。但它造价很高,每丈需用白银300两。因此,当他改造到全部塘工的1/10—2/10时,筹集的经费便告罄了。其他的只好仍用旧塘。

由于钱塘江潮水的主溜北移,涌潮对南岸的威胁减轻。因此,在明朝,钱塘江南岸海塘的建设,一般说规模较小。

除浙西海塘外,为防止长江口的涌潮危及南岸产粮区,明朝对嘉定、松江等地海塘的修建,也比较重视。主要工程有: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修建了嘉定到太仓刘家港间的土塘长1870丈,底宽三丈,顶宽一丈。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松江知府白行中,修建华亭、上海、嘉定三县间的土塘,累计长52500多丈,底宽四丈,顶宽二丈,高1.7丈。其中平湖、宝山等地受海潮威胁较大的地段,在土塘后面,又加筑一条土塘,称里护塘。后来,由于在土塘外面,又淤出大片新地,因此,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上海知县颜洪范,又在新地上再建成9200丈新土塘,出现了三重海塘。

清代鱼鳞石塘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海塘逐渐增加,海塘结构形式也逐步扩展。明代出现五纵五横鱼鳞大石塘,这是用条石纵横迭砌的重型石塘。清代大部分时间,钱塘江涌潮的主溜,仍然对着海宁、海盐、平湖等浙西沿海,所以这一带仍是海塘工程的重点。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朱轼曾先后担任浙江巡抚、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多次主持修建苏、沪、浙等地的海塘。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他综合过去各方面的治塘先进技术,在海宁老盐仓,修建了500丈新式鱼鳞石塘。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七月,由于台风和大潮同时在钱塘江口南北一带出现,酿成一次特大潮灾。当时,除朱轼在老盐仓所建的新鱼鳞石塘外,杭州湾南北绝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命、财产的损失十分惨重。起初,朱轼的新鱼鳞石塘,由于造价高昂,每丈需银300两,没有推广,只造了500丈。经这次大潮考验后,被公认为海塘工程的“样塘”。为了浙西的安全,清政府遂不惜花费重金,决定将钱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胁最大的地区,一律改建成新式鱼鳞石塘。

新式鱼鳞石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基础打得更为扎实。明朝黄光升的鱼鳞大石塘,清淤后只在塘基的前半部下桩加固,后半部未加处理。而新鱼鳞石塘的塘基工程,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桩外,在后半部也下了桩,使前后两部分具有同样的承压性能,并在其上还用三合土夯实。第二,塘身的结构也更为严密。条石规格一致,规定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用丁顺相间砌筑,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浆砌,上半部条石之间,用铁锔、铁锭连接。塘底宽12尺,一般砌18层、高18尺,每层向内收缩,顶宽四尺半。它与黄光升石塘相比,虽然小许多,但整体性能优于它。第三,护塘工程也更讲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强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渗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块从塘脚向外斜砌。坦水宽度从12尺到48尺不等,以保护塘脚,消减潮波能量。

此外,在崇明岛,清朝也着手兴建海塘工程。崇明岛是今天我国第三大岛,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唐朝时,它还是一个小沙洲,面积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由于江水和潮水中的泥沙沉积,到明、清时,逐步发展成为大岛。从明末起,为了围垦这块新地,人们开始在岛上修建简单的海堤。乾隆时,筑了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堤,长100多里。光绪时,两江总督刘坤一又在其上修建石堤。

清朝在防止涌潮灾害方面,还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设法使钱塘江大潮的主溜走中小门。由于涌潮的主溜走北大门和南大门,都易酿成严重的潮灾,特别是走北大门,灾害更为严重,只有走中小门,潮灾才较小。因此,乾隆时曾组织力量,疏浚中小门水道,引涌潮主溜由此通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二是清末修建海塘时,尝试着在工程中使用了新式建筑材料水泥。这一试验当时虽因地基沉陷而失败,但却为人们提供了经验教训。民国时期,以水泥作为塘工的材料,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千百年来,苏、沪、浙海塘工程的发展,反映了当地人民与潮灾斗争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海塘的修建,对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都是有力的保证。

军事作用

编辑

我国最早把海塘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晋代。晋代是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修筑海塘的开始,其第一条海塘出现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名叫“防海垒”。“垒”即最初的海塘称谓。它是由国内史虞潭在长江三角洲前缘修筑的。此时修筑目的仍是出于防御海潮。其开始出于军事目的修筑海塘则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公元400年。当时,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占据舟山群岛,频频攻击东南沿海地区。面对起义军的打击,东晋统治者想到了海塘,赶忙修筑,作为防御堡垒。《晋书·卢循传》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又有云:“修扈渎垒,以防海寇”。文中“扈渎”即今上海地区。“恩”即东晋农民起义领袖孙恩。后文的“海寇”也是指孙恩领导的海上起义军。尽管袁山松不久便在扈渎为起义军击杀,但其开创的海塘防御还是对起义军的军事斗争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由这段历史还可见,海塘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它具有国防价值,并把之运用于实践中去。

海塘在冷兵器时代,对付使用弓箭的进攻者,其防守效果十分明显。故历代许多统治者在修筑海塘时都非常重视其国防功能的发挥,把海塘修得又高又牢。如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所筑海塘,北起嘉定老鹤嘴,南至海宁澉浦以西,高于城垣,内外皆有塘沟相交,具有很好军事防御作用。为此,世人评价说:“海防倚以为固”。其在国防上的效用由此可见。

元朝后期,倭寇之患乍起,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把南方地区修筑海塘防御方法引入北方。如当时著名学者虞集说:“京师之东,涉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连青齐,萑苇之场也;而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种,三年而征其税,可以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脱脱为相,因宗其说,大力推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几复罢”(《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文中“岛夷”是指日本海盗。此议虽未成功实行,但反映古人懂得海塘的双重作用和希望把它运用到北方地区,加强保卫京师重地。

明代,由于统治者重视,短短270多年,便13次大修海塘,初步奠定了今日海塘之规模。此时在技术方面也大有改进,基本用巨石修筑且结构合理。明嘉靖后,倭患猖獗,于是漫长、坚固的万里海塘便成为沿海广大军民抗击倭寇进犯的重要防御工事。对此,明人及以后一些专门记载海防或海塘的著作都有所指出。如《盐邑志林》云:“海盐一带海塘,外以捍海潮之入;循塘拒守,墩堠相望,可以御海寇之登犯。塘以里皆良田,富室烟火相望,所恃以为外护者,一塘而已。”《海防图注》云:“沿海护塘,高厚如墙,有护塘港,阔四丈,深一丈五尺,明人用以御寇。”又《海塘考》云:“海塘之制,高于城垣,内外塘沟相夹,汤和经略海防,引以为固,防海之外,兼以御侮,故规画特崇。”后一史料还表明,早在明初大将汤和就把海塘纳入其防御体系中,作为海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受明人推崇。

下一篇 潮汐能源

上一篇 河流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