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 编辑

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

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

《中华民国史》是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主持。

本书讲述的是从1912年开始的38年的全部历史,包括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及启发。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华民国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主持

题材:历史

语言:中文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001-8

类别:历史专著

定价:990 元

内容:十二卷十六册

内容简介

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2011年8月30日在北京首发。

36册《中华民国史》 36册《中华民国史》

全套图书分为《中华民国史》(全十六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全十二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全八册)等三个部分。

《中华民国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十二卷十六册。

封面封面

中华民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近现代重要的时期,对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开始,中国便开启了中华民国史,中间经过国民党改组成立、二次革命、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金十年建设、抗日战争再到第二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最后国民党失利败退台湾岛……这构成了中华民国38年来的全部历史阶段。在本书中,作者将会着重勾画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得到的重要历史教训和启发。

《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

据悉,《中华民国史》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目录

编辑

《中华民国史》(全十二卷)目录:

第一卷(1894-1912)

第一章 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

第五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六章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第七章 各阶层人民自发反抗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八章 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第九章 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挫折和国内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

第十章 保路风潮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第二卷(1912-1916)

第一章 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国内政局

第二章 北洋军阀集团与同盟会矛盾的尖锐化

第三章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善后大借款

第四章 二次革命及其相关的斗争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和财政状况

第六章 北洋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和袁世凯称帝

第八章 中华革命党和欧事研究会坚持反袁斗争

第九章 护国战争的发动与帝制取消

第三卷(1916-1920)

第一章 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

第二章 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第三章 西南军阀的纷起

第四章 孙中山南下护法和南北战争

第五章 段祺瑞的卖国与独裁

第六章 南北议和

第七章 五四运动

第八章 直皖战争

第四卷(1920-1924)

第一章 动荡中的南北政局

第二章 第一次直奉战争及战后政治

第三章 西南的“联省自治”与军阀混战

第四章 孙中山的奋斗与转向

第五章 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

第六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第七章 1920年代的中国经济

第五卷(1924-1926)

第一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北京政治

第二章 善后会议:和平统一的最后尝试

第三章 初期国共合作

第四章 五卅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第五章 北伐前中外关系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 南北军阀混战与临时执政府的终结

第七章 南北军政格局的攻守势易

第六卷(1926-1928)

第一章 北伐初期的胜利与东南、西北、西南的形势变化

第二章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北洋军阀以奉系为中心的联合

第三章 列强分化中国革命与蒋介石发动政变

第四章 武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与汪精卫集团分共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北洋军阀政权的覆灭

第七卷(1928-1931)

第一章 国民政府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内政与外交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战争

第四章 反蒋派大联合与中原大战

第五章 发展中的国共矛盾及南京政府的“剿共”战争

第六章 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和各派联合统治的确立

第八卷(1932-1937)

第一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

第二章 华北军民抗战的开展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第三章 国民党统治的加强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

第五章 华北事变和国民政府的对策

第六章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第七章 西安事变

第八章 国民党由内战转向抗日

第九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

第十章 国民政府的经济

第十一章 国民政府的教育和学术研究

第九卷(1937-1941)

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第二章 抗战爆发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 国民政府战时政治体制的确立和运作

第四章 正面战场的继续作战

第五章 日本的以华治华策略与汪精卫集团降日

第六章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正面战场

第七章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敌后战场

第八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部危机国统区的民主宪政与民众救亡运动

第九章 国统区的经济

第十章 日伪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十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外关系

第十卷(1941-1945)

第一章 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第二章 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

第三章 抗日后期的国统区

第四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敌后解放区

第五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沦陷区

第六章 中国对同盟国的外交关系

第七章 豫湘桂战役与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第八章 战后中国政治的设计和争执

第九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十一卷(1945-1947)

第一章 抗战胜利与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

第三章 战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四章 国内冲突的焦点——东北

第五章 全面内战的爆发与国共关系的破裂

第六章 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与统治危机

第十二卷(1947-1949)

第一章 国民党最后的总动员

第二章 国民党军战略攻势地位的丧失

第三章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和国民党强化统治的措施

第四章 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上)

第五章 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下)

第六章 国民党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总崩溃

第七章 蒋介石引退和北平和平谈判

第八章 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中华民国的覆灭

第九章 国共对外政策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相关评价

编辑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2011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整套《中华民国史》的出版,对纪念辛亥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值此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华书局联合举办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档案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出版座谈会,畅谈这一民国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史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1956年,国家科学发展12年规划首次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其中。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曾经亲历辛亥革命的前辈董必武、吴玉章等,又提议开展民国史研究。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研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随后,此项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1978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民国史研究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兴学科由此而起步。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总计36册的《中华民国史》系列研究的煌煌大作由中华书局一次出齐,可谓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民国史已经由当初一株脆弱稚嫩的幼苗,成长为枝叶茂盛的大树,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研究中最为活跃、成果最多、研究人员最众、影响最广,并且具有国际性和前沿性的学科领域。

《中华民国史》是民国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也是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水准的代表性论著。《中华民国史》的论述时段,上起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领导反清革命,下迄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数千年的中国历史、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后人记述的历史时段,也是距离当下最近、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历史启迪的时段。举凡这一历史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关键的历史节点,活跃的重要人物,这一时段中国的内政、外交、战争、革命等等所反映出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经济的问题,都在该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辛亥武昌首义、孙中山领导革命派创建共和,北洋年间纷繁多变的政局、军阀混战的复杂头绪,国民党登台后的派系纷争、内政外交,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性胜利,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共产党的崛起与胜利,等等,经由诸位作者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在书中平实细致地道来,为民国史勾画出一幅多样化的图景。

研究发现,因为民国史研究与其他历史朝代研究的差异性,也因为民国史研究一定的现实敏感性,民国史研究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得益于前辈学者的艰辛努力与创造。他们经过认真的讨论,确立了民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研究原则、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等大的关节,乃至从头做起,解决名词术语的确定、历史资料的考辨等等具体的问题。他们的筚路蓝缕之功,仍然嘉惠士林,令后来者受益良多。从早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到晚近出版的各卷,虽然写作年代不一,但其一致性在于,充分占有史料,如实记叙历史,评价公允平实,文字力求简练。当然,因为客观与主观的局限,该书也不是没有不足之处,诸如海外史料的运用还有不及,思想、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还有不够,对于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还有苛求之处,等等。不过,当我们读完全书,会发现其间的史料运用、论述方式、评价标准等等,都有所坚持、有所继承、有所变化,我们不难从中观察中国史学的发展和进步,体认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不只是经济的、政治的,也是文化的、学术的。它以一种全方位的形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历史学研究。

参加《中华民国史》撰写的学者,不仅来自近代史研究所,也来自于各个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不仅有学养丰富的史学大家,也有见解新锐的后起之秀,他们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以学术为本,以求实为据,历经多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凝聚众多学者辛勤汗水和艰辛劳作的煌煌大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本书历30余年的撰写过程中,成长出一代民国史研究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当今仍是活跃在学术研究前沿的中坚力量。

时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日子,中华书局整套推出《中华民国史》,必将有力地推动民国史研究的继续繁荣发展,也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民国史的正确了解与认知。 .

作品解读

编辑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到来之际,《中华民国史》(全36册)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几代科研人员历时几十年,汇聚国内多家单位民国史研究的老中青研究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编纂。作为国内民国史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著作,丛书一出版即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编纂为何历时多年?敏感问题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如何评价?《中华民国史》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时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整套推出《中华民国史》系列研究论著,将有力推动民国史研究的继续深入发展,有利于海内外学界的学术交流,也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民国史的正确了解和认知,同时还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学术出版的繁荣。

从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出版,到整套36册一次推出,前后历时30年,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件大事

记者:从立项到出版,该书经历了怎样的编纂过程?遇到哪些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

汪朝光:1971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随后,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的著名史学家李新先生,受命领衔组建研究团队,在“文化大革命”的困难环境下,开始了民国史研究工作。

1978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是民国史研究系列中最早出版的著作。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是民国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此后,其他各册陆续出版。今年(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们将这部书中已经出版者作了修订,未出版者全力完成,终将总计36册的《中华民国史》系列研究全部完成,由中华书局一次推出。前后历时30年,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学研究和民国史研究的一件大事。

民国史是一门新的学科领域,在其编纂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诸如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主题的设置、研究时段的划分等等大的问题,乃至名词术语的定名、历史资料的考辨等等具体的问题。研究先辈们的解决方法是,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予以适当的解决。事实说明,当年编纂该书时确立的总体写作原则及种种具体规则,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立场而定的,是适合编纂工作需要的,也已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对“客观公允”的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事实出发,从而保证学术品位和质量

记者:众所周知,民国史当中,许多问题还比较“敏感”。有读者担心由于政治观念或者其他因素存在,该书的客观公允难免受到影响。请问在编纂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学术质量?

汪朝光:民国史的编纂,因为其距离现实最近,又因民国时期历史的复杂性和延续性,难免有一定的“敏感”度,读者的担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是,还在编纂工作的起始阶段,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讲究“政治挂帅”的客观环境下,李新先生就提出,以实事求是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从事民国史的编纂工作。针对“为什么要为反动统治阶级树碑立传”的疑问,编写组的同仁们认为,历史是基于事实的学问,历史的叙述离不开事实,历史的评价同样离不开事实,只有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的事实和本来面目,才可以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不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树碑立传”。

经过充分的讨论,编写组达成了编纂共识:充分占有材料,如实记叙历史,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本原,评价公允平实,文字力求简练。事实说明,这是符合实际的、科学而严肃的编纂指导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编纂思想指导下,民国史研究能够沿着科学研究的道路,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如今的进步。这与前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分不开,值得后来研究者感念于心。

改革开放之后,学术研究的环境得到更大的改观,“双百”方针得到更好的贯彻,自然对“敏感”问题的处理也更为客观公允。当然,人的认识总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也不例外,对“客观公允”的认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们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参加该书写作的作者众多,历时较长,各个作者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其间要把握的关键点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事实出发,从实践的检验出发,从而保证我们研究的学术品位和质量。

国共关系是民国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关键在于以事实为本,据实以论,而不是仅仅提出一些新看法

记者:该书中的许多新成果受到读者的高度关注,例如对国共关系的新理解,尤为引人瞩目。请介绍一下该书的主要突破之处,以及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

汪朝光:《中华民国史》在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若干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入,有所突破,表现出研究者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国共关系是民国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其的研究和看法也会引起读者的相当关注。总体而言,该书对于国共关系的处理和评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利用了若干新资料,结合了近些年学界研究的新看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比如对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既肯定两党合作的重要意义,肯定两党面对外敌入侵的危局,能够抛弃前嫌,携手合作,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肯定国民党在抗战时期不少内外政策对于坚持抗战的意义;也指出国民党在国共合作时期还是放不下垄断政治的私心与架子,对共产党还是有疑虑有担心,从而对共产党的发展有限制甚至有武力遏制,这又不利于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关键还在于以事实为本,不断深入,梳理个案,据实以论,而不是仅仅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记者:有专家说,《中华民国史》在编纂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继承,有所突破”,那么这些创新、继承和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朝光:就有所创新而言,民国史是个新的学科领域,将其列入研究范围,从无到有,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成为中国历史学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的学科之一,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就是创新的过程及其突出的表现。

就有所继承而言,中国史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为后来者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诸如对史料和考辨的重视,对平实表述的追求等,这些都得以体现。再如,新中国的历史研究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方针,而这样的指导方针在该书编纂之初便予以确立并始终得以坚持,充分说明了它的继承性。但是,对于新的理论和方法,我们也不排斥,也予以充分的借鉴和吸收。以实事求是为本,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是民国史研究能有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

就有所突破而言,该书对史料的利用是为学界所肯定的,无论是早期研究对于清末民初报纸材料的利用,还是晚近研究对于台湾和海外所藏史料的利用,都大大突破了过往民国史研究对于史料利用的不足。再如,该书对于许多具体问题的论述及其看法和结论,无论是北洋时期的政治外交,还是国民党时期的内外关系,都有明显的新意和突破。

对蒋介石的评价更为全面、立体、多面和平实,不以单一看法评判其复杂作为,表明民国史研究的进步

记者:研究中华民国的历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就以蒋介石为例,该书是如何评价蒋介石的?与以往相比,今天的评价有哪些不同?

汪朝光: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民国史亦然。这套民国史,不仅在各卷书中有关于人物的论述和评价,而且专门著有8卷本的民国人物传记,以利于读者对民国人物的了解和认知。

至于对民国时期的若干政治人物,如蒋介石,该书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对于蒋介石早年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过后领导北伐、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都给予应有的肯定评价。但是,对于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革命功败垂成,对于蒋介石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及其个人统治的独裁性,对于蒋介石在抗战胜利以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等等,书中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总体而言,书中对蒋介石的评价较以往更为全面、立体、多面和平实,肯定其当肯定,否定其当否定,而不是以单一的看法评判蒋介石的复杂作为。这也充分表明了民国史研究若干年来的进步。

记者:有媒体称,该书的出版显示,大陆的“民国史观”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汪朝光:民国史研究在大陆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大陆史学研究中最具活力、成果最为丰硕、研究队伍最为广大、也最具有国际性和前沿性的学科,这是中国历史学的重大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给学界带来的重要变化,也充分说明了大陆的民国史研究和史学研究的巨大进步。至于民国史研究的指导方针或其史观,如上所论,有其继承性,也有其创造性,并非凭空而出,亦非泥古不化,而归结为实事求是的原则,更能说明其发展和变化,似乎不宜简单地以“天翻地覆”定论。

下一篇 辛亥革命史稿

上一篇 吴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