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目 编辑

哺乳纲下的一目

食肉目食肉目

食肉目(Carnivora),是哺乳纲下的一目,俗称猛兽或食肉兽,包括2亚目15科285余种,中国及其邻近地区有9科38属58种,其中大熊猫、貉、花面狸、荒漠猫和雪豹为中国特有。其体型矫健,肌肉发达,爪牙锋利,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善于捕捉猎物,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敏的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力发达,但不同种类在体型、形态、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食肉目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陆,生活类型包括陆栖型、海栖型和树栖型。食肉目动物大多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掠食性,猎物多以有蹄类、各种鼠类、鸟类以及某些大型昆虫等为主;但熊类和浣熊类动物食物以植物为主,主食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枝叶等,近于杂食;此外,还有类似大熊猫等几乎完全依赖竹子的植食性物种。大部分食肉目动物都会选择有利的条件和季节进行交配和分娩。利用和驯养食肉目动物有着很长的历史,早期人类将犬科动物驯化于捕猎、警戒和看护家畜,在北极地区雪橇犬还是重要的代步工具,家猫和家犬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不仅如此,不少食肉目动物还可以作为传统中药材入药,如熊胆、虎骨、狼油和灵猫香等;黄鼬、紫貂、水獭、貉和狐还是主要的毛皮兽。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原始森林大面积被砍伐和动物资的过度利用,食肉目动物的数量明显下降,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风险。中国1989年首次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大多数食肉目动物都列为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野外捕杀和贩卖已经明令禁止。

形态特征

编辑

食肉目

食肉目(Carnivora)现生有15科89属250余种。 中国有7科24属56种 ,仅鬣狗科无分布。俗称猛兽、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上颌第四前臼齿和下颌第一臼齿形成裂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2 大齿尖在咬合时好似铡刀 ,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头骨上矢状嵴高耸,颞窝及下颌冠状突大,以容纳强壮的颞肌,具骨质耳泡,下颌关节突位置低,四肢灵活,尺、桡骨分离,腕骨中舟状骨、月骨和头状骨常愈合,4或5趾,末端具锐爪。科以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头骨基部,特别是耳区附近的构造。水生食肉动物形态极特化,身体呈流线型, 四肢桨状,牙齿同型化并趋于消失。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均具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食肉类体型矫健,肌肉发达,四肢的趾端具锐爪,以利于捕捉猎物。

生活习性

编辑
生活方式为掠食性。

食肉目大多体型矫健,四肢的趾端具锐爪,以利于捕捉猎物。生活方式为掠食性,猎物多为有蹄类、各种鼠类、鸟类以及某些大型昆虫等。捕杀方式多种多样,或隐伏要路等待,或嗅迹跟踪、潜伏靠近,凭借利齿和锐爪为武器进行突然袭击。另一种攻击方式是长距离的追逐捕杀。狼和豺等动物更发展成类似集体分工的围猎方式。猫类和鼬类是以肉为主食的典型食肉兽;犬类和灵猫类次之,除肉类外尚包括部分植物果实;熊类和浣熊类进食植物性食物的比重增大,近于杂食;鬣狗类的捕食成果经常被狮子抢夺,需要以腐肉补充,缟鬣狗则以蚂蚁为主食;大熊猫也是杂食动物,以嫩竹和竹笋为主食,会捕食其它野生动物,吃一些水果。绝大多数食肉动物单独生活,每个成体往往占据一定面积的活动区域,作为独自寻食的游猎区,并竭力守卫自己的“领地”。不少种类均具较为发达的分泌腺,北美臭鼬类的分泌物气味强烈,可使人一时昏厥。有些种类具较发达的分泌腺,既是自卫的武器,又是通讯联络和标记领域的手段。多昼伏夜出。

<p>大熊猫(1)

大熊猫(1)

大熊猫(2)

大熊猫(3)

大熊猫(3)

大熊猫(4)

大熊猫(4)

大熊猫(5)

大熊猫(5)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大熊猫()

分布范围

编辑
食肉目中灵猫科只分布于旧大陆;浣熊科几乎集中分布于新大陆;其余各科的分布均较广泛,除大洋洲外,可见于世界各地。

下级分类

编辑

黑熊

1758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的第十版中,将当时已知的所有食肉动物归入猛兽类群(group Ferae,与现代猛兽类动物概念不同)。他认为之下含6属:犬属(学名:Canis)、海豹属(学名:Phoca)、猫属(学名:Felis)、灵猫属(学名:Viverra)、鼬属(学名:Mustela)、熊属(学名:Ursus)。 直到1821年,英国作家和旅行家托马斯·爱德华·鲍迪奇(Thomas Edward Bowdich)才给这类动物起了一个现代的、公认的名字。

最初,食肉动物的现代概念被分为两个亚目:陆生的裂脚亚目(Fissipedia)和海生的鳍脚亚目(Pinnipedia)。1945年美国古生物学家乔治·盖洛德·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分析了现存家族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其中,裂脚亚目包含犬超科(Canoidea)和猫超科(Feloidea),前者包含犬科(Canidae)、熊科(Ursidae)、浣熊科(Procyonidae)和鼬科(Mustelidae),后者包含灵猫科(Viverridae)、鬣狗科(Hyaenidae)和猫科(Felidae);鳍脚亚目包含海狮科(Otariidae)、海象科(Odobenidae)和海豹科(Phocidae)。

自1945年以来,对食肉目系统发育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鳍脚亚目,裂脚亚目是异系动物 ,鳍脚类动物(pinnipeds)与熊或黄鼠狼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 。小型食肉动物(灵猫科 、浣熊科和鼬科)已被发现为多系动物。部分观点认为:熊猫不是浣熊类(procyonids) 而是熊类 ;小熊猫则应归于小熊猫科 。

食肉目下级分类: (分类若要改动,请参考引用页核实)

犬型亚目

犬型亚目(学名:Caniformia Kretzoi, 1945)是食肉目的一个亚目,多数动物的爪都不能伸缩。其物种多样化的中心在北美洲与欧亚大陆北部,相对的猫型亚目多样化的中心在非洲与南亚。其下包含4总科13科,其中犬熊科(Amphicyonidae)、半狗科(Hemicyonidae)、海熊兽科(Enaliarctidae)、先驱兽科(Semantoridae)和皮海豹科(Desmatophocidae)已灭绝,现存9科。

  • 犬总科Canoidea

    犬科

    犬科(学名:Canidae G. Fischer de Waldheim, 1817)有13属36种。分为2亚科:犬亚科Caninae、狐亚科Vulpini。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中国有4属6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尾多毛,一般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大部分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有些食腐肉、植物或杂食。狗(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最早由狼Canis lupus、胡狼、豺Cuon alpinus等驯化而来(多起源),现已有200余个品种。赤狐Vulpes vulpes、北极狐Alopex lagopu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等是珍贵毛皮兽。

  • 海豹总科Phocoidea

    海象科

    海象科(学名:Odobenidae J. A. Allen, 1880)有1属1种,分为1亚科:海象亚科Odobenidae。分布于北冰洋海域。因其长达30~40厘米的上犬齿,突出口外形成獠牙,与象牙相似而得名。雄性体长330~360厘米,体重约1000~1300千克。雌性体长约300厘米,体重仅及雄者之半;体型呈纺锤状;皮肤粗而厚、皮下脂肪厚达10~15厘米,皮上多皱,裸而无毛,灰黄色;四肢宽大,肥厚,呈鳍状,借鳍状肢支撑可在陆地上移动;颈部粗,吻部有很多硬毛。群居,常数10只或100~200只同栖在一起。在陆地上行动笨拙,但在水中较活跃,力大又善于游泳,能在水中潜伏很久才上到水面呼吸。獠牙是自卫的武器,又可用以攀登冰丘和挖掘食物。从沙滩泥中掘出蚌、蛤、虾、蟹等作为主食,有时也吃鱼和水中的嫩植物,甚至捕食海豹。食量较大,每天可食鱼50千克。合群本能较强,当受到猎捕小艇攻击时,可以联合防御甚至使小艇覆没。数量逐渐稀少,分布范围缩小到极地附近的海岸或浮冰上。

    海狮科

    海狮科(学名:Otariidae J. E. Gray, 1825)有7属16种。分为2亚科:海狗亚科Arctocephalinae、海狮亚科Otarriinae。主要分布温带海域。海生食肉兽,体型纺锤状;牙齿与陆栖食肉兽相似,但犬齿、裂齿等分化不明显;肢呈鳍状,大部隐于皮下,后肢遥在体的后端与发达的尾部连在一起为主要游泳器官;趾间具蹼,前肢第一趾最长,后肢第一、五两趾较中央的三趾长陆地行动较灵活。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雌雄两性体型大小差别显著,雄性一般大于雌性一倍左右。繁殖时期在海岛岸边或浮冰上进行交配、育幼和换毛。多具集群性,一雄多雌制,雄兽往往为争偶而相互争斗。中国有2属2种。北海狮(斯氏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分布于北太平洋,是分布最北者,也是最大者,雄兽体重可达1吨。海狗(腽肭兽)Callorhinus ursinus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毛皮质量佳,中国称为海龙皮,雄兽阴茎作为名贵中药,称“海狗肾”或“腽肭脐”,因此遭到大量的捕杀,处于濒危状态。有些种类是海洋馆常见的表演动物。

    海豹科

    海豹科(学名:Phocidae J. E. Gray, 1821)有13属19种。分为2亚科: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海豹亚科Phocinae。身体肥胖而圆,皮下有厚脂肪层,体型呈纺锤状;头圆,颈粗,头上无外耳壳;四肢短而宽,具5趾,均呈鳍状,但后肢和尾相连在一起,永远向后,故上陆后不能步行;牙齿尖利。在水内能灵活上升到水面呼吸,俯仰均能游泳,但上陆后则行动缓慢、笨拙,只能匍匐蠕动,拖曳前进。以鱼类为主食,兼食贝类。在沿岸、岛屿或冰块上繁殖,每胎1仔,初生幼兽多遍体白色,为天然保护色。中国有3属3种。斑海豹(港海豹)Phoca largha为中国辽宁、山东等省沿岸最常见种类,体长1~1.5米,体重50千克。海豹皮和油脂均可利用,因此常遭捕杀,数量减少。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为最大的种类,雄性体长6米,体重达3吨,并有长30厘米的鼻子,可以自由伸缩,分布于南太平洋和南极,一雄多雌制。

  • 鼬总科Musteloidea

    小熊猫科

    小熊猫科(学名:Ailuridae J. E. Gray, 1843)有1属1种,分为1亚科:小熊猫亚科Ailuridae。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云南、四川)海拔2000~3000米的亚高山丛林中,也见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北部,尾长而蓬松,具棕白相间的九节环纹,俗称“九尾狐”、“九节狼”。

    臭鼬科

    臭鼬科(学名:Mephitidae Bonaparte, 1845)有4属12种。分为1亚科:臭鼬亚科Mephitinae。以可以放出臭气自卫而著称,鼬科也有此能力,但是臭鼬的臭气极强烈。臭鼬体型较粗壮,体型似獾而较小,尾长而尾毛蓬松。臭鼬为杂食性,主要食昆虫,也吃果实或较大的动物。肛门腺可施放极其强烈的臭气。体型较粗壮,似獾而较小,尾长而尾毛蓬松。分布于美洲以及东南亚。

    浣熊科

    浣熊科(学名:Procyonidae J. E. Gray, 1825)有6属13种。分为2亚科:浣熊亚科Procyoninae、蜜熊亚科Potosinae。分布于美洲。因多数种类进食前总是先把食物浸入水中,然后食用而得名。体型较小,尾长于体长的一半;臼齿2/2,它们的上裂齿都有较大的原尖和次尖。臼齿多呈方或长方形,具半封闭的外耳道上窝。浣熊Procyon lotor体长65~75厘米,尾长25厘米,体重7~9千克;全身毛色为灰棕色混杂,面部有黑色眼斑;尾部有多条黑白相间的环纹;裂齿和臼齿的形状与熊类相似。取食各种果、菜、鱼、蛙、鼠、小鸟和昆虫等。白天蜷伏窝内,夜间出来觅食。喜在溪边、河谷的近水处捕食鱼、虾和昆虫。亦喜上树,以树洞为窝。春季产仔,每胎4~5仔。在北方寒冷地区,有冬眠习惯。

    鼬科

    鼬科(学名:Mustelidae G. Fischer de Waldheim, 1817)有22属59种,分为5亚科:水獭亚科Lutrinae、獾亚科Melinae、蜜獾亚科Mellivorinae、鼬亚科Mustelinae、美洲獾亚科Taxidiinae。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中国有10属21种。中小型兽类,躯体细长,四肢较短。头形狭长,耳一般短而圆,嗅觉、听觉灵敏。犬齿较发达,裂齿较小;上臼齿横列,内叶较外叶宽;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体毛柔软,多无斑纹。前后足均5指(趾);蹠行性或半蹠行性;爪锋利,不可伸缩。尾一般细长而尖,有些种类尾较粗,如水獭和獾。大多肛门附近有臭腺,可放出臭气驱敌自卫。生活方式多样,有树栖(貂类)、半水栖(水獭、海獭)、穴居(獾)等。多肉食,主要以啮齿类、鸟卵及幼雏、鱼类、昆虫为食;少数杂食性。许多种类为珍贵毛皮兽。

  • 熊总科Ursoidea

    熊科

    熊科(学名:Ursidae G. Fischer de Waldheim, 1817)有5属8种。分为3亚科:熊猫亚科Ailuropodinae、眼镜熊亚科Tremarctinae、熊亚科Ursinae。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美洲。中国有4属5种。体躯粗壮、肥硕,吻部较长,尾极短小,体长1.5~2米,体重约100~400千克;四肢粗强有力,前、后肢均具5趾,蹠行性,以整个足掌着地而行。多为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舐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温带和寒带种类有冬眠习性,称长期半睡眠,蛰伏洞内不食不动,新陈代谢降低,呼吸频率减缓,而体温不显著下降,遇惊动则苏醒,偶然出洞活动。冬眠洞穴位于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时间可持续4~5个月。怀孕雌熊在冬眠洞内产仔,翌年出蛰时带新生幼仔一起出洞。除冬眠期外,无固定栖息场所,非发情交配期,雌、雄皆单独活动。

    棕熊

    北极熊

    猫型亚目

    猫型亚目(学名:Feliformia Kretzoi, 1945)是食肉目的一个亚目,其下包含4总科11科,其中,猎猫科(Nimravidae) 、古香鼬科(Stenoplesictidae)、中鬣狗科(Percrocutidae)、巴博剑齿虎科(Barbourofelidae) 和冠眼科(Lophocyonidae)已灭绝,现存6科。

  • 猫总科Feloidea

    猫科

    猫科(学名:Felidae G. Fischer de Waldheim, 1817)有14属36种,分为2亚科: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nae。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由野猫Felis silvestris驯化来的家猫F.s.catus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中国有4属13种。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 ;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虎Panthera tigeris分布于亚洲,有8个亚种,其中3种已灭绝,中国特产的华南虎(中国虎)P.t.amoyensi也已基本野外灭绝。

  • 獴总科Herpestoidea

    獴科

    獴科(学名:Herpestidae Bonaparte, 1845)有14属33种,分为1亚科:獴亚科Herpesnidae。分布于分布于旧大陆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尤以非洲为多,仅马达加斯加岛就有9种。体型较大细长,后足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头骨形态及牙齿与犬科较接近,但上裂齿原尖较大,且有较发育的前附尖。臼齿2/2,上臼齿横生,其内叶较外缘为狭。以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是著名的食毒蛇动物。沼狸(细尾獴、猫鼬)Suricata suricata等一些非洲的獴为非洲群栖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细尾獴生性警惕,群体中常有一些站立起来负责警惕的“哨兵”。中国有2属2种:爪哇獴(红颊獴)Herpestes javanicus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均分布于东南亚,在中国见于南方地区。

    食蚁狸科

    食蚁狸科(学名:Euplerinae Chenu, 1850)有7属8种,分为2亚科:食蚁狸亚科 Euplerinae、鼬形獴亚科Galidiinae。是哺乳纲食肉目当中原生于马达加斯加的物种,当中环尾獴亚科(Galidiinae)四个属原来属獴科(Herpestidae),而食蚁狸亚科(Euplerinae)的三个属原来被划归灵猫科(Viverridae)。

    鬣狗科

    鬣狗科(学名:Hyaenidae J. E. Gray, 1821)有3属4种,分为2亚科:鬣狗亚科Hyaeninae、土狼亚科Protelinae。分布于非洲和印度。体型似犬,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牙齿大,具粗壮的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进化主干在古北界和非洲,中中新世时有一早期特化的中鬣狗类;晚中新世时鬣狗繁盛;新世现生属出现,其中一支豹鬣狗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鬣狗(缟鬣狗、条纹鬣狗)体较小,全身布满条纹,多为独居,依靠发达的嗅觉觅食腐肉。褐鬣狗(棕鬣狗)Hyaena brunnea体型较大,分布于非洲西南部海岸,常到海滩寻食螃蟹、鱼等。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仅见于非洲,体型较大,成群猎食,除食腐肉外,能猎捕羚羊。土狼Proteles cristatus为特化的食蚁动物。

  • 双斑狸总科Nandinioidea

    双斑狸科

    双斑狸科(学名:Nandiniidae Pocock, 1929)有1属1种,分为1亚科:双斑狸亚科Nandiniidae。仅1种,非洲椰子猫(Nandinia binotata),是分布于非洲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为双斑狸科(Nandiniidae)中唯一的一种,主要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吃昆虫等小动物。

  • 灵猫总科Viverroidea

    灵猫科

    灵猫科(学名:Viverridae J. E. Gray, 1821)有15属35种,分为4亚科:缟狸亚科Hemigalinae、棕榈狸亚科Paradoxurinae、林狸亚科Prionodontinae、灵猫亚科Viverrinae。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体型较大细长,后足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头骨形态及牙齿与犬科较接近,但上裂齿原尖较大,且有较发育的前附尖。臼齿2/2,上臼齿横生,其内叶较外缘为狭。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边缘,以岩洞和树洞为巢。夜行性,捕食小动物,兼食植物果实。雌雄性在会阴部均有发达的芳香腺囊分泌灵猫香,雄性产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常擦抹在小树桩或石块上作为占据领域的标志。灵猫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7巨环酮枣灵猫酮,是配制高级香精必不可少的定香剂,尤以非洲灵猫Civettictis civett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和小灵猫Viverra indica闻名世界,后两种中国已有人工饲养。

    <p>狮子 老虎

    狮子%20老虎

    狮子

    老虎

    老虎

    老虎

    老虎

    老虎

    老虎

    老虎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老虎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狮子

  • 下一篇 有蹄动物

    上一篇 沟齿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