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 编辑

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作

《小村》是北宋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两联诗人极言所见村庄在淮水洪灾过后的萧索,后两联写受灾百姓的悲惨且官府冷漠视之,无所抚恤。全诗通过村内外的萧索凋敝,营造了一种悲戚的气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深切地同情下层劳动人民,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小村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全宋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梅尧臣

作品原文

编辑

小村1

淮2阔洲多忽有村,棘篱3疏败谩4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5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6一如此,谬入王民7版籍8论9。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1、小村:指淮河泛滥成灾后的一个贫困小村。

2、淮:淮河。

3、棘(jí)篱:用荆棘编的篱笆。

4、谩(màn):马虎,随便,此处指随便地、草率地。

5、鸟翘:像鸟尾翘起的船头。

6、生计:谋生的方法。

7、王民:臣民。

8、版籍:交纳租税的户籍。

9、论:看待。

白话译文

宽阔的淮河沙洲上忽见一小村,荆条编的篱笆有个缺口便当门。

寒风中鸡儿得食正在呼唤同伴,老头衣衫单薄怀里还抱着孙孙。

小船翘着尾巴仅剩下一根断缆,枯桑被水冲蚀只残留着点树根。

可叹百姓的生活竟然如此悲惨,荒谬的是他们还被视为大宋民。

创作背景

编辑

这首诗作于宋庆历八年(1048)秋。当时淮河流域遭受水灾,洪水所漫,受灾州县颇多。诗人所到之处,村落被淹,一片泽国,人烟皆无。梅尧臣由汴京返宣城,而途中路过淮河,看见河岸边有一个小村,房屋铺设破败零落。诗人因此感到民生之艰,乃作此诗。

作品鉴赏

编辑

文学赏析

首联描写偶遇小村,见破门残立。“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在淮河流域水灾过后,诗人所到之处,村落被淹,一片泽国,人烟皆无。这个时候忽然看到一个村子,诗人非常惊奇。从“忽”字可以看出诗人的惊喜之态。可是走近一看,只见破败散落的篱笆墙上凑凑合合地装着一个门。

颔联诗人描写村中的情况。“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寒鸡偶然寻得食物,还在呼唤它的伙伴。用一“寒”字,既写出鸡已冷得瑟缩可怜,又点明季节已是深秋。村中的老头儿没有裹体的衣服,却抱着孙子,用自己的身子为孙儿取暖。村里家禽很稀少,人亦稀少,诗中没有写丁壮的人,暗示壮年已流离到外地去谋生了。这一联与首联借以“棘篱”、“寒鸡”、“野艇”、“枯桑”等意象,突出这个村子人烟稀少、破败荒的情景。

颈联诗人进一步描写村中之破败。“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水上飘着一只小船,船头翘起,犹如鸟雀翘着尾巴,船上阒然无人,只留下断缆。村上没有树木,枯了的桑树也被水啮走了,只剩下一点残留的根子。

尾联写村上百姓灾后无助,诗人加以同情。尽管沙洲村上人家,灾后现状如此凄惨,他们还是被谬误地编入交租完粮的户藉,作一般的王民看待,得不到应有的抚恤,十分可悲。诗人咏叹至此,不再评论,可以看出诗人对这些穷苦灾民,倾注满眶同情的泪水。

这首诗诗人虽表面上无指责、讽刺之意,但从最后两句看,实际上却婉转的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一片凋敝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名家点评

近代文学家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作者简介

编辑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省)人。宣城古名宛陵。故称其为梅宛陵、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论诗注重政治内容,对宋初有些作家的靡丽文风表示不满。在写作技巧上重视细致深入,认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所作颇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盖欲以矫靡丽之习,但有时不免流于板滞。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等人的推崇。有《宛陵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