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 编辑

范成大诗作

《双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国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的第一、二句凭吊先朝英烈,颂扬他们坚贞不屈的事迹;第三、四句指斥赵宋朝廷的投降误国。诗人借咏史以抒发对国事的忧愤,结尾以诘问的方式发出深沉一问,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双庙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范成大

作品出处:《石湖居士诗集》

作品原文

编辑

双庙①

在南京北门外,张巡、许远庙也。世称双庙,南京人呼为双王庙。②

平地孤城寇若林③,两公犹解障妖祲④。

大梁襟带洪河险⑤,谁遣神州陆地沉⑥?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①双庙,供奉张巡、许远之庙,在睢阳。

②南京:北宋以应天府为南京,即唐之睢阳,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

③孤城:指商丘。寇:指安禄山叛军。

④解:此处犹言“能”。障妖祲(jìn):妖祲,如言妖气,代指安禄山的叛军。障妖祲指挡住叛军进犯。

⑤大梁:即汴京,北宋的都城开封,开封古称大梁。洪河:大河,即指黄河。襟带:衣襟与腰带,借喻倚山绕河,形势险要。《史记·春申君传》:“襟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

⑥遣:使、教。神州:此处指北方国土。陆沉:无水而沉,比喻国土沦丧。《世说新语·新诋》载:晋代桓温尝登楼北眺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 王衍)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

白话译文

在南京的北门外,有供奉张巡、许远的庙。世称双庙,当地人称之为双王庙。

平地一座孤城贼寇多若林木,两公全力同心犹能抵御叛军。

汴京地势险要有黄河做屏障,谁使神州大陆倾刻之间覆沉。

创作背景

编辑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第六首。一路行来,他感慨万千,过南京双庙时,他想起了张、许二人坚守睢阳之事,联想到北宋统治者昏庸懦弱,激愤不已,遂写下此诗。

作品鉴赏

编辑

整体鉴赏

这首诗通过故地的吟咏,谴责北宋当权者昏庸误国,导致中原地区沦陷。 诗人借咏史以抒发其对国事的忧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第一、二句颂扬张巡、许远二位前朝忠臣烈士的英勇忠义事迹。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合力坚守睢阳,最后矢尽粮绝,城破被执,俱不屈骂贼而死。但睢阳之役对阻遏安史叛军进犯江淮地区,具有很大的作用。平地,见无险可守;孤城,见外无援兵;寇若林,见众寡悬殊。总之,形势极端严重。但“两公犹解障妖棂”,张、许二人尚能“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韩愈《张中丞传后序》),这是何等气概。

第三句折转现实,由咏史变为讽今。汴京乃是宋朝京城所在,将广兵众;“襟带洪河”,又有天险可恃,与前朝张巡、许远二公所面临之严酷形势,恰成明显对照。按理它是可以固守的了,然而它却如舟船在陆地上沉没了一般,出人意料地被丢掉、被抛弃了。末句,诗人并没有去直斥赵宋朝廷投降误国,而是出之以诘问,给读者留下了体味、思索的余地。

名家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燕《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诗的前两句即是歌颂两公的英勇忠义。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当时北宋京都兵多将广,地势险要,却未逃脱倾覆的命运。结句“谁遣神州陆地沉"深沉一问,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借古讽今之意,不言自明。

作者简介

编辑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年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

下一篇 咏河市歌者

上一篇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