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编辑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成为五孔;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 羌笛的代表曲目有《折柳曲》《思想曲》《莎郎曲》等。
2006年5月20日, 四川省茂县申报的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38。
中文名: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四川省茂县
非遗编号:Ⅱ—38
非遗类型:传统音乐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保护单位:茂县文化馆
羌笛演奏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
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现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
后汉马融《长笛赋》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的记述。
羌笛制作
羌笛制作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一致、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削成,状如方筷,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蒲片作为簧片。
腔调形式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性要求也很高。另外,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音调内涵
羌笛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也可为歌舞伴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怀。
传承价值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释比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传承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它对羌族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羌笛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中国民族乐器学中具有价值的研究对象。
传承人物
龚代仁,男,羌族,1934年生,四川茂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务农为生。1950年拜羌笛大师龚派传人龚代谱系为师,学习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8年后期满出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传统演奏曲目和羌笛制作上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曲目的悠扬度和羌笛发音的音准度。其制作的羌笛曾在日本、法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演。作品《丰收庆》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一等奖。
保护措施
2009年9月,龚代仁被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聘为“民间艺术羌笛顾问”。已带徒多名,向老中青三代学徒传授羌笛演奏技巧及制作技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茂县文化馆获得“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保护单位资格 。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茂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演出
2013年6月12日,四川茂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演活动,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作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展演。
2019年10月17日,在“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舞台上,赵昆演奏羌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