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枝江民间吹打乐 编辑
枝江民间吹打乐,流行于湖北省枝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枝江民间吹打乐起源于东汉,形成并流传于隋唐时期。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家业”(乐器)的完整组合,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调等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术种类和风格,主要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劳动和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湖北省枝江市申报的枝江民间吹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48。
中文名:枝江民间吹打乐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申报地区:湖北省枝江市
遗产编号: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考古发掘证明,五千年前,枝江问安一带的“关庙山人”便发明了“陶鼓”、“摇铃”等打击乐器。20世纪70年代初,在枝江姚家港东汉墓中出土了刻绘有鼓乐、舞蹈场面的汉代面像砖。
隋唐时期,“十番鼓”(《画舫录》载:十番鼓者使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等十种乐器,故名十番鼓。十番鼓分上河、下河两个种类,若夹用锣、钹则为粗、细十番)形成,并流传枝江。
明末清初,以唢呐、笛、鼓、木鱼、钹、锣、弹奏等吹奏、打击、弹奏乐器组成的民间乐器吹打乐广泛兴起。枝江民间吹打乐的活动,渐渐成为枝江一带民间“红白喜事”的喜庆祭祀礼仪风俗,并沿袭传承至今。
枝江民间吹打乐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一种普遍、实用、极具地域特色的演奏风俗。它主要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劳动和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以配合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
2008年11月3日,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吹打乐之乡”。
演奏特色
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由打击乐器组合进行演奏的“粗乐”和在打击乐器演奏中杂夹唢呐、笛子、二胡、京胡等吹奏、丝弦乐器的“细乐”,粗乐又称武场,细乐又称文场。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家业”(乐器)的完整组合,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调等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术种类和风格,具有地方特色。
主要乐器
枝江民间吹打乐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丝弦包括二胡、京胡、四弦等,唢呐包括高音唢呐和中音唢呐,另有大号等乐器。
枝江民间吹打乐的代表曲目有《山歌调》《六字流板》《正宫流板》《春来》《万年欢》等。
传承价值
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之所以能久吹不衰、长打不息,是枝江民间吹打乐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枝江民间吹打乐是在封建社会时期走向市场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旧社会的“三教九流”中,“吹鼓手”(吹打乐艺人)有一席之地,吹打乐也是一门职业、一种营生。人们生活中需要吹打乐,枝江民间吹打乐才得以流传至今,才得以不断发展。传承状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因社会结构的变革、现代传媒的影响、知识教育体系的缺位,以及枝江民间吹打乐自身缺陷等因素,枝江民间吹打乐出现衰退的趋势,经过几起几落的发展历程,几度处于濒危。
传承人物
枝江民间吹打乐
杜海涛,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枝江人。1952年,杜海涛拜郑进芳学艺从事民间吹打乐活动,1980年组建来兴村民间吹打乐班,常年活跃于农村舞台,培养出大批吹打乐传人。2008年2月,杜海涛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枝江民间吹打乐代表性传承人。李从海,男,汉族,2018年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枝江民间吹打乐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枝江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枝江市文化馆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枝江民间吹打乐的保护单位。
2011年,枝江市设立了枝江民间吹打乐传承保护区。
2017年11月,枝江市在市文化宫举办为期两天的枝江民间吹打乐培训班。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枝江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枝江民间吹打乐
2016年6月14日,枝江市开展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展览活动,共有22块展板展示,其中枝江民间吹打乐作为国家级项目展板展出。
2016年9月28日,枝江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新广局联合举办枝江市第四届民间吹打乐大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