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中笙管乐 编辑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近三十个县市的传统鼓吹乐品种,当地民间俗称"音乐会"。
2006年,冀中笙管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冀中笙管乐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河北省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59
保护单位:涞水县文化馆、北京市大兴区文化馆、固安县文化馆等
冀中笙管乐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近三十个县市的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管和奏,故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类乐器外,另有云锣、笛及击奏类乐器鼓、铙、钹、铛铛等。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笙管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各地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祭祀、礼仪、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传承。冀中管乐原有"北乐会"、 "南乐会"两种演奏形式。"北乐全"乐队编制八至十人,主奏乐器管子的管身较细,音量较小,发音柔和,演奏风格古朴端庄,速度缓慢,比较典雅。"南乐会"乐队编制往往在十人以上,主奏乐器管子的管身较粗,除一支管子为主管外,还配有多支付管,因此,吹奏起来,声音洪亮,旋律多变化,演奏风格活泼风趣,速度较快,比较热烈。近几十年来,"南乐会"逐少盛行,广为流传,成为冀中管乐的代表。
演奏者
冀中管乐的演奏者全部是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除农忙季节小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聚集起来演奏。特别是那些求知欲望强烈的青少年,无论男女,是学习和继承吹歌技艺最积极最努力的对象。除自娱外,有时也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的仪礼演奏(在本村演奏不受酬,被聘到外村演奏时则收酬劳)。特别是每年的灯节(正月十五)前后,更是吹歌会的活动高峰,各村吹歌会都要受聘到邻近的友好村庄夫"串村",一路不停地演奏,乐队一进村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冀中笙管乐
冀中管乐队编制
"北乐会"管乐器有管子、曲笛、笙;拉弦乐器有龙头胡,打击乐器有鼓、小钹、三锣、铛铛。"南乐会"管乐器有管子(四至八人不等)、海笛(二至四人)、海椎(俗称"喇嘛号",一至二人)、笙(四至六个高音笙);拉弦乐器有龙头胡、京二胡;弹弦乐器有秦琴(日前很少用),打击乐器存鼓(或板鼓、简板)、小钹、铛铛、手鼓、大铙、大钹。
冀中管乐是以管子主奏为其主要特点,由于管子的形制不同,而产生多种乐队组合形制。冀中管子有大管三种。常见的演奏形式有以大管、管、小管分别主奏;大管与小管对奏等多种。
乐曲结构
冀中管乐乐曲结构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一,一个曲牌的变奏,往往变奏两次,速度由慢到快,技巧从简到繁,在高潮中结束乐曲。其二,曲牌联缀,各曲牌之间往往性格基本一致,无强烈并置对比感,处理原则同变奏体乐曲。其三,旋律段落与打击乐段落的交替联缀,形成较大型的吹打套曲。其四,在曲牌变奏或曲牌联缀的基础上,加有"穗子" (或称"碎子")段落,以旋律即兴式的延伸发展、乐器演奏技巧的充分发挥,使乐曲达到高潮。
演奏技巧
冀中管乐管子常用的演奏技巧有:颤音、滑音、垫音、溜音、双打音、上(下)跨五音、打跨五音、花舌音、齿音、涮音等。
屈家营音乐会
屈家营村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是华北平原一个历史久远、民风质朴的小乡村。"屈家营音乐会" 是带有宗教色彩、浓缩民族文化传统的吹奏打击乐,相传源于元明之际的寺院佛教音乐,它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备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主要用于祭祀和丧礼仪式,有管、笛、笙、云锣等传统乐器,"工尺"方式记谱,传承至今。
冀中笙管乐
屈家营音乐的乐队编制固定,24名乐手演奏为"满棚"音乐,12名乐手演奏为"半棚"音乐。现存《玉芙蓉》等十三支套曲、《金字经》等七支大板曲、《五圣佛》等二十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屈家营音乐会历史悠久,相传系以师旷为祖师。屈家营音乐曲目丰富,包括13支套曲、7支大板曲、20支小曲和1套打击乐,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其内容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方面。其演奏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与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出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其演员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其传统活动日是农历正月初一与正月十五: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游庙,正月十五的演出是纪念师旷祖师和超度亡灵;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求雨等活动中演出。"音乐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习学者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屈家营笙管乐曲目丰富,乐谱完整,乐手技艺精湛,在中国古代音乐及寺庙音乐与民间音乐交融衍变的研究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音乐会"主要为乡村丧礼及民间祭祀活动无偿提供服务,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所说的音乐会,是民间传统乐社的专称。屈家营音乐会源远流长,据考证,自明清以来,这个村子就有了民间音乐会。屈家营音乐的历史可以清晰地追溯到15世纪中叶,明清时期已在京津寺庙和冀中民间演奏。音乐会自形成以来,虽几经兴衰,但由于传承方式相对封闭,因此曲目与乐谱在本村几乎是原计原味地保存下来。时值今日,屈家营音乐会的乐手们,还能演奏《骂王郎》、《玉芙蓉》、《泣颜回》等大曲和《望江南》、《绵搭絮》、《五圣佛》等小曲。
1985年屈家营音乐会得到中国艺术院音乐研究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科学鉴定。1987年5月25日参加由中央和地方10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屈家营音乐会,受到音乐界与新闻界的重视与赞许。同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亚太地区音乐研究会,会议期间特邀屈家营音乐会赴京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高洛音乐会
南高洛古乐因出自南高洛村而得名。南高洛村隶属中国河北省涞水县,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普通村庄,自古村里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其中尤以"南高洛音乐会"(简称"南乐会")名播四方。南高洛音乐会,亦称后山古乐会,属于河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重点项目后山文化的一部分。
高洛音乐会是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全名"高乐蓝旗音乐圣会",也称"音乐大善会"。
"涞水高洛音乐"是一个传承很久的民间乐种。高洛音乐会有一条"不准增加新曲目,不准增加乐器种类,不准改变演奏方式,严格按老艺人传下来的规矩进行演奏(表演),不准走样"的会规,因此,尽管经过了很长的时间,高洛音乐会仍保留着"奏、打、舞、唱"的遗风。
经专家学者鉴定,南高洛音乐属于古代祭祖和宫廷"鼓吹乐"遗存的活化石。南高洛音乐会的古曲有多少,至今还是未知数,现今遗存72首,其中能演奏的66首,有乐谱但已不能演奏的6首,其乐谱介于唐代"燕乐半字谱"和近代工尺谱之间,只能口授不能笔记,笔记只能传其骨不能传其肉,更难以传其神。其所使用的乐器多为半调,委托由涞水县洛平村依乐谱订身打造。
南乐会的主要乐器有大管、唢呐、笙、笛子、喇叭号、大鼓、二鼓、大锣、底胡、板胡、堂鼓、盆鼓、铙、镲等十几个种类。演奏时,由大管领奏,打击乐配音,一般使用4度和弦和8度和弦。乐谱原来使用古老的工尺谱,后来改用简谱。演奏形式上原来多以大齐奏单一旋律为主,后来逐步掌握了多声部转调乐曲的演奏。
乐谱
南高洛音乐会分文、武两坛。文坛负责唱、诵、念、宣卷、统表等事宜,武坛是吹打演奏。演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笙、管、笛、锣为主的乐器演奏;二是以木鱼、磬、碰钟、云锣、铙、钹、鼓板为主的"法器"演奏。据当地老艺人回忆,音乐会鼎盛时,乐手多达300人,每器都有10人以上操奏,奏、打、唱一应俱全。南乐会能够熟练地演奏古典乐曲和现代乐曲,代表作有《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等,气势雄壮,热情奔放,声音雄厚,器乐声色鲜明,强弱、快慢对比强烈。南乐会的古曲《拉般》曲谱还被中央民族乐团采用并赴维也纳演出。南乐会经常参加活动的有六七十人,演奏乐曲近百首。
1949年前,涞水高洛音乐会主要是为易县后山后土黄帝庙的祭祀和民间丧葬仪式服务,同时也为求雨、迎喜神、祈福、祈祥、祈平安、净宅、消灾、除厄、求五谷丰登、求六畜兴旺等民俗活动服务。1949年后,它主要用于民间的丧葬仪式及春节祭神仪式,节假日期间也自娱互娱演出。
涞水高洛音乐会以涞水、易县所在的"后土文化圈"为中心,呈辐射状向京南保北延伸,越是靠近中心,这种花会就越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统计,当时涞水县有47个音乐会在活动,高洛村音乐会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由于涞水县政府和南高洛村重视加强对南高洛古乐的传承、整理、保护,积极发展古乐传人,并以其为品牌参与乡村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人们至今喜闻乐见,为此,该传统古乐形式得到较好的保留,在海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89位专家学者闻讯前来该村进行考察。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300多位国内专家和音乐界人士也先后到南高洛采风。英国学者钟思第自1989年至2003年,连续14年深入南高洛考察采风,拍摄录制了大量光盘、录像带、照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古代音乐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钟思第对南高洛古乐的评价在国际音乐界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对南高洛古乐的评价是:"通过对全国100多个音乐会进行调查发现,南高洛音乐是这种音乐的代表,绝无仅有,独此一家。南高洛古乐实际上继承了中国音乐最古老、最传统的演奏形式。它始于汉代宫廷鼓吹乐种,保留的演奏形式最全,填补了中国音乐史的空白。"
高桥音乐会
"高桥村音乐"为僧传吹打乐,相传系由清康熙年间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庙乐僧广达和尚所传的佛乐演变而来,俗称"和尚经"。其演奏时由管子领奏,有3个和尚诵经,12个乐师演奏。
高桥村音乐会靠家族方式传承延续,自诞生之日起,即以尚姓人为主要乐师。尚家不仅世代精通"点笙",且谙熟音律古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桥村音乐流传久远而不走形。
高桥村音乐属当地"北音乐"(又称"经"),有别于俗世民众自娱自乐的"南音乐"(俗称"会")。北音乐乐器形制较小,音乐节奏较快,乐手着装也不同于"南音乐"。
高桥村音乐原有曲谱3册,现仅存1册,收录乐曲47首,现乐手仅能演奏其中的二十余首,其中《锦堂月》等数支曲子为高桥村音乐会所独有。
高桥村古乐较好地保存了近古民间吹打乐的原始风貌。同时,高桥村音乐中蕴含着当地民间音乐的成分,带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对研究佛教音乐与地方民间音乐的交融互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胜芳音乐会
胜芳镇地处廊坊市霸州以东35公里处。清乾隆时,该镇先后建起了十二道"音乐会",其中以胜芳镇南音乐会最为著名。
高桥音乐会合影
胜芳镇南音乐会是寺院佛教音乐流传民间的产物,其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胜芳镇南音乐会风格古朴,自创会以来,历经数百年而变异甚微。其演奏方式、演奏内容(曲牌)、使用乐器等都有严格定规,鲜有改动。霸州胜芳镇音乐会现能演奏三十多支曲牌,最擅长大套曲【清吹】、【山坡羊】等。曲目中既有佛教乐曲,也有俗世风格的村调,雅俗兼具,深受民众喜爱。除参与当地丧事民俗活动外,镇南音乐会每年还要出庙会演奏三次,并主办胜芳"琉璃佛"(即冰灯大会)。胜芳元宵灯会期间,镇南音乐会是惟一可以参加"摆会"(众多民间花会出会时的程序之一)的乐社。冀中管乐代表性的乐曲有《放驴》、《小二番》、《大二番》、《万年欢》、《集贤宾》、《哈哈腔》、《双黄莺》、《豆叶黄》、《脱布衫》、《大扯不断》、《抱龙台》、《大绣鞋》、《小磨坊》、《斗鹌鹑》、《八仙庆寿》等。
霸州胜芳镇南音乐会于清末开始兼收高腔、昆曲,成为镇内"两下锅"的最大音乐社团。新中国成立后昆曲逐渐淡出,但至今乐手们仍能吹奏昆腔。在当地众多音乐会中,幡旗、角灯、鼓架、茶挑等构成的宏大阵形成为镇南音乐会的特色。胜芳镇南音乐会的演出仪式、阵形及具有独特风格的相关器物都是佛教音乐在民间的真实遗存,也是认识研究古典佛教音乐及当地民俗民风的重要资料。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冀中笙管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屈家“”营音乐会、小冯村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正面临着传承的巨大困难,只有加大保护力度,才可能传承这一优秀民间文化遗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