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鼓十二调 编辑
铜鼓十二调,贵州省贞丰县的民族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鼓十二调”主要流传在贵州省贞丰县、镇宁自治县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自治县、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几县范围的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圈。
布依族使用铜鼓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使用铜鼓且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东汉、魏晋时期。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给人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力,倍感布依古朴、厚重、浓浓的古乐韵味。
2006年5月20日,铜鼓十二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为Ⅱ-60 。
中文名:铜鼓十二调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60
镇宁铜鼓十二调
在先秦时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过铜鼓,只是这一时期还没有关于铜鼓的文献记载。但晋宁石寨山及相邻的江川李家山、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等地出士的铜鼓,许多学者认为应属于“耕田,有邑聚”的“推鬓”民族,而这一族系应与古老民族“百濮”有关。关于布依族的族源,学术界有人认为布依族族源是濮族。云南大学教授尤中认为贵州境内的布依族在名称上都带有一个濮(今布)字的遗留;江应梁著《说濮》中也有布依族来自濮族的说法。由此可见,先秦、西汉时期布依族先民就使用过铜鼓。
铜鼓响起来
东汉、魏晋是布依族最早使用铜鼓且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的时期。后汉书·马援传》写道: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成马式,还,上之。”这是中国古代文献对铜鼓的最早记录。东汉魏晋时期有关铜鼓记载,凡事明确提及族称的都与僚有关。裴渊《广州记》说“俚僚贵铜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川,其中豪富子女,以金银为钗,执以叩鼓,竟留遗主人,名日‘鼓钗’。”布依族是骆越,俚僚族系的后裔。因此,布依族是最早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元明清时期,布依族使用铜鼓更为广泛,而且形成一种习俗。《贵州通志》记载:“仲家……以十二月为岁首,俗尚铜鼓,中空无底,时时击以为娱。土人或掘地得鼓,即张言诸葛武侯所藏者,富者争购,即百牛不惜也。”《皇清职贡图》卷八又说:“补笼苗……散处贵阳,安顺、南笼、平越、都匀等处……首男女相聚击铜鼓,吹芦笙为乐。”《黔苗诗说》也说补笼风俗未相悬,仲子分支色总研。独怪残冬寒雪里,齐挝铜鼓乐新年。“补笼”为仲家之一支(“仲子分支”)。“仲家”即今布依族。
许多布依族村寨仍保留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几乎所有的布依族村寨都有一面铜鼓。
曲调多样
铜鼓
在击铜鼓中会使用铜调,一般是十二调,这也是铜鼓十二调的来历。分别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演奏的音乐还会使用传统的曲牌,也分为十二调。如“祭乐”就有一套传统曲牌,分12段:祭神调、助战调、灭火调、送葬调、迎客调、丰收调、狂欢调等。演奏中经常由铜鼓担任主奏,辅以皮鼓、锣、手镲等,曲调雄浑厚重、亲切感人。演奏中左右手鼓槌上下交替,鼓心、鼓足、鼓边的敲击声轻重、缓急交错,给人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力,倍感布依古朴、厚重、浓浓的古乐韵味。代表作品有“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规矩严格
铜鼓敲击有主调、送调和哀调、喜调之别。每一调的结构有头、腹、尾之分,手法上亦有轻重之别。每一调的敲击因场所不同而异。春节期间常是头、腹、尾连续击打,丧礼上只取腹而丢头去尾。春节期间的铜鼓敲击从大年三十起,最短打到正月十五,最长可到正月三十。敲击的鼓调可有长套、只曲,亦可有短套。这一时段还是初学击打铜鼓的最佳练习时段,不管你打得好与坏,以“乐"为上。丧礼上的铜鼓击打要求较高,制约较多,有悲伤、神圣之要求,此时只能由“摩师”敲击。按照丧礼的规格,在整个办事过程中,最少打三次,最多打二十余次,每次击打的速度与特定的丧礼程序相结合,不能错乱。
传统寓意
布依族视铜鼓为有灵性之物,两耳上系着红绸以示镇压邪恶,只在过年或“砍嘎”、送丧等隆重场合时使用。平时会将其放进谷堆中存放或者用以一丈二的红布遮盖。每次动用铜鼓时,都要举行庄严而神秘的祭鼓仪式。寨中的长者率领寨中所有已成家立业的男人一起进行。长者带头喊出他们祖辈相传的祭鼓词,晚辈们附和着长者,泼出碗中敬神的米酒。先由寨中的老人打三锤。第一锤敬天神,第二锤敬地神,第三锤敬神鼓。这样神鼓就会保佑风调雨顺。
传承方式
铜鼓作为关岭北盘江流域布依人的神鼓,一般由家族中的长房或幺房保管,启用铜鼓有一定的仪式,常由布依“摩师”、寨老掌握,以传男不传女的方式沿袭至今。击打的时间和空间只在春节、丧礼之际,从古至今不变。
传承价值
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下来,保留至今。铜鼓十二调是内容丰富的古代音乐作品和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传承人物
铜鼓十二调
王永占,男,布依族,1941年生,贵州贞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十二调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从大哥王永正学艺,是铜鼓十二调的第四代传人。其代表演出作品曾在四届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演出,并被贵州省花灯剧团录制为背景音乐。近年来从事传承活动,培养出多名铜鼓演奏艺术人才 。王芳仁,男,布依族,1930年生,贵州安顺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十二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学习铜鼓演奏,随民间文艺队到各地演出。他熟练掌握各种铜鼓调,演奏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寓意深刻,具有浓郁的布依族音乐文化色彩。多次参加省市县演出并获奖,代表作品有《祭鼓调》《敬鼓调》《喜庆调》等 。
传承状况
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审美方式迅速改变,自古流传的布依族铜鼓调现已少有人知,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铜鼓调的传承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保护。
保护措施
黔西南州及贞丰县重视布依族“铜鼓十二调”音乐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者相三岔河铜鼓文化广场、县城丰茂铜鼓文化广场。并建立了纳秧村、对门山村等布依族铜鼓音乐文化生态保护村;成立了布依族铜鼓音乐文化表演队,排演了《铜鼓十二调》《铜鼓舞》《丰收舞》等以铜鼓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布依族铜鼓音乐、舞蹈节目,并在每年的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风情节及布依族古歌大赛等民族节庆赛事活动中展演。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被列为铜鼓十二调的保护单位。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铜鼓十二调”项目保护单位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活动
2012年,“铜鼓十二调”首次从民间登上镇宁自治县举办的迎新晚会舞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