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北管 编辑
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72。
中文名:泉州北管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72
泉州市泉港区地处湄洲湾南岸,邻近港澳,面对台湾,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当地既有南音、芗剧、高甲戏、木偶戏,又有莆仙戏等民间艺术形式。泉州北管正是在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和艺术氛围中形成和发展。
清光绪初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泉州市泉港区。
泉州北管表演
清光绪八年(1882年),北管一代宗师刘永赖(别名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南音北管出游活动,其笙声打动当地听众和泉州府府台,后经申报上宪,赐予“佾生”,送入孔子学府就学,并为其取名“佾标”、字“舞庭”。之后,一年一度的泉州送孔子,“舞庭”师都要受邀赴会。从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学士的欣赏和推崇,更加风行传播。为别于“南管”(南音),当地人们将这一源于福建省外的民间乐种取名为“北管”,俗称“南音北管”。抗战时期,北管在泉港区进入全盛。峰尾、后龙有三十多个教习馆,山腰有二十多个教习馆,惠安县城关有“丽泽”“金兰”等北管乐社。此时,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海外东南亚等地有“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北管乐社,北管艺人也创作排练了不少节目支持宣传抗战。
“文化大革命”期间,旋法似京剧音乐的“兴化曲”(莆仙音乐)在泉港区等地进入全盛,北管被视为“黑曲”,众多北管资料被没收焚烧,乐队被迫全部学“兴化曲”,北管一蹶不振,频临绝迹;但也有不少学过样板戏的艺人,凭着对北管的兴趣爱好私下学习唱(奏)、转抄乐谱、珍藏乐器,他们后来成为北管的中坚力量。
1977年以后,泉港各地陆续复办北管乐队,艺人们凭着记忆传教。
1986年12月,原惠安县成立了北管音乐研究室,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集整理北管的有关资料,文化部门共编印《北管选编》十三集,撰写北管文字材料3万多字,其中部分曲、谱已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等。
1995年以后,泉州北管在挖掘、整理、保留的基础上,进入革新发展阶段。
综述
泉州北管表演
泉州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共有曲牌220多首。“曲”即声乐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演唱采用官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演唱时都配打锣鼓,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特色。“谱”即器乐曲,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乐和京剧曲牌,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敲打强拍,主要运用“支声复调、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乐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并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与闽南十音和莆仙十音风格相似。
泉州北管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柔进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
乐器
泉州北管乐队沿用江南丝竹乐器,参用闽南、莆仙音乐的乐器,主奏乐器为京胡、笛子,另有月琴、三弦、双清等特色乐器。
乐队
泉州北管乐队在当地被称为“弦管”或“弦箫管”队,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队形以“走式”为主,“坐式”为辅。“坐式”仅用于闹洞房及平时屋里闲奏,对乐器的排列没有明显要求。一般而言,乐队编制上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
泉州北管中曲的代表性曲目有《层剪花》《采桑》《采莲歌》《红绣鞋》《打花鼓》《四季时》《出汉关》《四大景》等,谱的代表性曲目有《八板头》《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广东串》《苏州串》《花六板》《三板》《将军令》《太平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等。
传承价值
做好泉州北管的挖掘整理工作对于研究台湾北管、日本御座乐与泉州北管的渊源关系,中日、闽台和泉港与广东、江苏、浙江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以及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传承人物
庄龙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泉港区北管协会名誉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顾问。他先后参加福建省、泉州市及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并获奖,是北管南派代表性演唱者之一。
庄明加,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了泉州北管的传统技艺,保留北管的艺术特色。他以北管演奏主弦京胡为主。曾向艺人庄晏枝、庄荔枝等学习北管主要乐器,是第四代传人。他抢救、发掘、整理北管乐曲200余首,其中部分被收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福建卷)》。
保护措施
泉州北管表演
改革开放后,一批热爱北管的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抢救、挖掘、整理,泉港区历代北管艺人共同坚守、传承;林国春、黄嘉辉等还深入研究,著书立说,总结交流,推陈出新。为了抢救北管传统腔韵,山腰北管乐团、圭峰北管乐社和郭厝北管乐社先后录制《泉港北管传统曲牌》腔韵资料光盘4张,共收录北管曲谱100多首;在挖掘整编的基础上,林国春、刘宗训等一批音乐工作者,对北管传统曲牌进行改编,先后创新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表演形式;山腰风声芗剧团团长庄清凤独资试验创建北管戏剧团;泉港区委宣传部、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分别在庄重文实验小学和南埔、后龙、峰尾、山腰中心小学设立了5个北管培训基地。
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泉港区成立了北管研究中心、北管协会、半专业北管乐团,组织人员编写教材曲谱,建设北管网站,并开展北管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
2016猴年春晚泉州分会场北管民俗表演队彩排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港文化馆馆长黄嘉辉深入泉港的每个村落,对尚存在民间的各类北管乐队进行调查、记录和整理,已整理出10多万字文稿,创作出多首北管曲作品。同时,他多方筹资,指导创办了泉港区北管剧团。2004年4月,泉州北管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
2009年4月,泉港区与福建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举办海峡传统文化·北管交流研讨会。
2009年7月、2011年1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分别在泉港区设立北管学术、艺术与实践基地。
2010年3月,泉港区委、区政府将北管传承与保护基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在泉州艺校开办了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职大专班。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北管项目保护单位泉港北管传承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泉州北管特色乐器三弦
从唱奏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看,泉州北管大体可分为两大流派,暂以“南”与“北”之分给予命名。南派就是泉港区山腰镇、前黄镇、涂岭镇、山腰盐场的北管乐队。当地方言偏重于闽南语腔,人们比较习惯欣赏、演唱南音、芗剧,不太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艺人唱奏北管的同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芗剧的唱奏方法和风格,给人们以适度自然、融洽声美的享受。南派以山腰北管乐团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小唢呐、琵琶等闽南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高亢、有力,色彩较为明亮。
北派就是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界山镇的北管乐队。当地方言大多是“头北话”(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过渡地带的一种方言),另有少数地域已属莆仙语系,这里大部分区域的人们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艺人唱奏中难免融有莆仙风格特点。北派以圭峰北管乐社最具代表性,其乐队中常配有尺胡、双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乐器,音乐纯朴、柔和,色彩较为暗淡。
重要演出
2012年10月,泉州北管首次晋京参加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 。同月,泉州北管参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首次与台湾北管乐团同台演出。
2016年2月,泉州北管民俗表演队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泉州分会场上表演了泉州北管。
荣誉表彰
1981年,泉州北管参加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荣获优秀节目奖(最高奖)。
衍生作品
2017年,由泉港和台湾的北管相关人士共同创作的北管乐舞《过台湾》在泉港文化中心上演,该乐舞以泉州北管为音乐基础,通过融合舞蹈、戏剧、歌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实现了北管从坐唱演奏走向舞台艺术。同年,泉港区委宣传部、泉港文联、东南网泉州站联合摄制首部泉港北管题材微电影《拾相思》,通过影视手段展现北管艺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