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跷(辽西高跷) 编辑
高跷(辽西高跷),辽宁省锦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辽西高跷是流传于辽西农村,在年节或庙会时节于高跷上表演的集体性民俗艺术活动。据史料可考,辽西高跷起源于清代,它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九十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两百四十厘米。因为跷高,辽西高跷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
2006年5月20日,高跷(辽西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9。
中文名:高跷(辽西高跷)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辽宁省锦州市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9
批准时间:2016年5月20日
高跷(辽西高跷)
辽西高跷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中期河南、山东一带的高跷秧歌便传入辽西地区并在锦州市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传。辽西高跷是城乡祭祀、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融合了中原秧歌的精华。清朝末年锦州近郊村屯中有位高跷秧歌会“会头”(也叫“拉花”)姓郭,人称“郭拉花”,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他就出面组建高跷秧歌队,春节期间在村里打场表演。正月十五,全体高跷秧歌队员还要陪同村里的德高望者去拜祭火神,并由高跷队把火神请出沿街巡游祈求平安。经过后来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辽西高跷这一具有辽西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形式
辽西高跷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表演分“拜庙”、“过街”、“打场”三部分。
从前高跷出会演出首先要拜庙。1949年后,拜庙活动逐渐取消。
过街是在从出发地到演出地或迁移场地的路途中为展示阵容而进行的表演,高跷队以会旗在前引路,大筛锣、五棒锣开道,由耍公子领头分两竖排行进。表演主要是走“拐杖子”、“拧麻花”、“串门”、“蛇蜕皮”等队形。
高跷(辽西高跷)
打场即在固定场所的定点表演。辽西高跷虽然装扮各种戏曲人物,但除个别地区外,一般是“扮戏不演戏”,即高跷队在耍公子率领下先“圈大场”再走各种花场(队形)。当高跷间歇时则穿插表演“老汉推车”、“耍狮子”、“跑驴”、“扑蝴蝶”等节目。高跷再度表演时为了进一步烘托气氛,包头坐在公子的肩上舞动手绢和扇子,称做“人上人”(亦称“节节高”),接着表演“大混场”,拉花公子包头和丑公子为一组,仙女、麻姑、老寿星成一组,《西游记》《白蛇传》等戏曲人物各为一组,座鼓婆和老丫头,渔妇和渔翁各为一组,分别组圈进行表演,相互扭逗。在整体中不同角色又有不同的扭法和即兴表演,表演进入高潮时,全体“驾象”使表演的气势更加磅礴。演奏特点
整体特点
辽西高跷在表演上以美、浪、俏、哏、逗为突出特点。
美:包括扮相、服饰、线条、舞姿、画面、旋律及造型。
浪:主要是表演者的气质和神态、举手、投足、眼神姿态,把表演者丰富的情感以及浪的手法表现出来。
俏:要求扮相俏丽、打扮得体、潇洒大方、动作舒展、自然俊俏。
哏:要求表演者见景生情、滑稽幽默、表情有趣、引人发笑。
逗:表演者互相配合一般由上装和下装以脚体和眼神相逗趣表达爱慕之情。
节奏特点
辽西高跷秧歌节奏为4拍,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
扔:右跷向前边一步,左跷向右侧扔起,在4/4拍第3、4拍完成。
跨:左跷向右跷前方大跨一步,右跷向后“弹”起在1、2拍完成。
蹲:左跷在前向右前方上一步,右跷撤到左侧两跷交叉,膝关节弯曲,臀部下蹲两拍,整个动作4拍完成。
别:做完蹲动作后,以知跷为重心,直立后右跷向后“别”接作“拧”动作,此动作在1、2拍完成。
高跷(辽西高跷)
拧:左跷向右跷后方插去,原地硬“拧”360°成为“燕子大翻身”,动作在3、4拍完成。伴奏乐器
辽西高跷的伴奏以大鼓和唢呐为主,大镲、小钹、捧笙、三几子等为辅,演奏曲目有《娃子》《小翻车》《柳青娘》《句句双》《满堂红》《纺棉花》《大姑娘美》等。
人物形象
辽西高跷的人物扮像非常讲究,一般分为上装(小姐)和下装(公子),此外还有戏曲人物和神话人物,如:孙悟空、沙僧、猪八戒、青蛇、白蛇、济公、铁拐李、傻柱子、小老妈等。
服装特征
辽西高跷的服装和古装戏曲服装基本一致。下装内穿彩衣彩裤、腰系彩带,外为小生道袍;上装为裙袄,头戴花山用绸巾包裹;其它角色如西游记、小放牛、白蛇传、七仙女下凡等均和古装戏曲服装雷同化。
表演道具
辽西高跷
辽西高跷以高跷为主要表演道具,它多以硬木制作,跷高有0.9米、0.95米、1米、1.1米、1.2米,最高的两种高跷为1.8米、2.4米。跷脚为圆柱形,上粗下细,底部有铁箍并在高跷底部正中钉有马掌钉用以防滑。辽西太和高跷秧歌和其周边地区不同的是跷高不同。周边地区的跷高都在0.5米或0.5米以下,而唯有辽西太和高跷在0.9米以上,由于高跷队员的个头在上跷之后要求平均,所以跷高有所差别,最高的1.8米和2.4米用作特色节目表演。除了高跷以外,表演者还有相应的手持道具,上装左手为扇、右手拿手绢,下装右手拿扇、左手提道袍,其它角色和古装戏曲中人物一致。
传承方式
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传承价值
辽西高跷是一种具有独特民俗风情、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始终保持了传统秧歌原汁原味的东西,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文化和历史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辽西高跷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锦州市太和区组织专业人员对辽西高跷进行了全面调查,走访了健在的老艺人,搜集并保存了大量有关辽西高跷的宝贵资料,其中包括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档案资料。
高跷(辽西高跷)
锦州市太和区成立了辽西太和高跷秧歌研究学会,撰写了有关辽西高跷的论文和作品。已完成的有:《辽西高跷秧歌的起源与发展》《辽西高跷秧歌走进文化市场的思考》《辽西高跷秧歌的旗语与表演形式》等。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锦州市太和区文化发展中心获得高跷(辽西高跷)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跷(辽西高跷)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锦州市太和区教育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重要展演
1997年,锦州市太和区辽西高跷秧歌队应邀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庆典。
2000年,锦州市太和区高跷艺术团参加全国奥运选拔赛开幕式。
2005年,辽西高跷应邀参加了第八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并作为开场大戏进行了盛装表演。
2006年1月,辽西高跷的各种资料、图片及物品在锦州市博物馆展出。
2006年8月,辽西高跷参加了辽宁省十运会开幕式的演出。
获得荣誉
1990年,锦州市太和区农民高跷艺术团参加了北京第四届“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并获奖。
1991年,锦州市太和区农民高跷艺术团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二等奖,同年艺术团参加全国优秀秧歌沈阳一毛杯大赛获得优秀奖。
1993年,锦州市太和区农民高跷艺术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银玫瑰”奖。
2000年,辽西高跷队参加第四届“龙潭杯”中华优秀花会大赛获得表演奖。
2002年,辽西高跷在辽宁省广场舞蹈秧歌大赛中获得金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