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葫芦笙舞 编辑
彝族葫芦笙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葫芦笙舞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村。曼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在开化古铜鼓图饰上,有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舞姿正是一个典型的“S”形前后曲动的造型动作。即此可以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芦笙舞时,是头戴羽冠、手执羽毛、身穿羽衣、屈肢顿足而周旋飞舞。
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6。
中文名:彝族葫芦笙舞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Ⅲ-36
申报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彝族葫芦笙舞
彝族跳芦笙舞是有传统的,据康熙时期《定远县志》载:“赵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百余人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夷曲,环围堕左脚,至更余方散。”葫芦笙舞盛行于云南彝族聚居区,彝族主要生活在大凉山、哀牢山、金山江畔、江河之岸,分布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还有小部分居住在贵州和广西西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居住虽然不多,但却盛行葫芦笙舞。各个地区彝族的葫芦笙舞风格不同,因此称谓上也不同,如打歌、跳歌、叠脚舞、左脚舞阿乖乐、跳锅庄。彝族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跳葫芦笙舞,逢年过节、赶庙会时更是要跳。“芦笙一响,脚跟就痒”充分显示了彝族人喜跳葫芦笙舞的状况。清代记载有:“……每年秋后,宰性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尸前。”
楚雄市收集整理有《开场调》、《霄夜调》、《吃白酒调》、《天亮调》、《关龙调》等103个曲目,每个曲目各有不同的舞蹈动作, 形式上较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艺术特点。
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村民保护意识淡薄,该舞蹈逐渐简单化,一些传统舞蹈动作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5月20日,“彝族跳芦笙舞”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形式
在花倮人的重要节日时,全村男女老幼欢聚于场院,妇女身穿节日盛装,在葫芦笙的伴奏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葫芦笙舞有牙虐(站着跳)、牙庆(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圆圈)、牙稳(穿花)、牙搞(对点头)和牙敢(前跳又后跳)等七种不同的舞蹈套路,每一种套路都有不同的葫芦笙曲调吹奏,音乐较为丰富。
表演道具
葫芦笙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花倮人的葫芦笙制作工艺特别,5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在根部嵌竹制或铜制簧片,插入葫芦制成的音斗,3支笙管侧面开有音孔,最短的一支在音斗背后也开有音孔,最长的一支在顶端还套有一个小葫芦以增加共鸣。彝族葫芦笙舞有些地方除用葫芦笙作为舞蹈伴奏乐器外,还用笛子、月琴等同时伴奏。
舞蹈动作
彝族葫芦笙舞
葫芦笙舞,吹笙的为男性,跳舞的为女性。舞蹈时,吹葫芦笙者为领舞,只要葫芦笙一响,妇女们便两人一对,并肩挽臂,紧靠站立,携手随葫芦笙吹出的节拍,踏地顿足,扭肢摆裙,娑娑起舞。整个葫芦笙舞分七路。每一路的名称,既有队形变化的含义,又有舞蹈的内容。如第四路为“撒棉籽”,第五路为“收棉花”,第六路为“纺棉花”,第七路为“织布”。每一路都有固定的舞曲,舞曲以56123五音构成,多徵调式和商调式,或者两种调式相互交替。舞曲音乐节奏缓慢,韵律稳沉。舞姿的动态造型,以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来带动腰肢、胸部和下颌部呈“S”形的前后扭动、动律向下。舞蹈时,不管队形怎样变化,舞圈都要不断向右或向逆时针方向行进。但由于地方差异,舞蹈的风格也有所区别,如楚雄一带彝族跳芦笙,气势较为粗犷,节奏沉稳有力,动作变化小;双柏一带的跳芦笙激情与抒情交替进行;大理一带的跳芦笙则轻松活泼,变化多,还有单腿转等技巧展示;文山一带的打跳更接近与红河一带的跳掌。不管哪一个地区的跳芦笙,其基本特点却是一致的,即联袂环舞、顿足踏跺、击节歌舞。基本舞步有:一步一抬、跺脚、荡步、逗脚步、双脚跳步、搓脚、蹬步、双手前后左右甩动、拍腿旋转等,全体舞者随着曲调变换而变换一些动作。
传承价值
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说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传承而来,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花倮人长期居住于高山之巅,人口稀少而又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之中,具备了保留原始舞蹈遗风的客观条件。
传承现状
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彝族葫芦笙舞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正逐渐减弱,表现形式日趋单一,传承上出现不容乐观的现象。
传承人物
杨应金,男,彝族,1953年生,云南文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钟天珍,女,彝族,1946年生,云南文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号,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5月7号,在彝族“荞菜节”来临之际,文山州文化馆和广南县文化馆,在广南县那洒镇新挖聋村举行了国家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传承保护活动示范点挂牌仪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西畴县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获得彝族葫芦笙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彝族葫芦笙舞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西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要活动
每逢荞年节,全村的男女老少聚于村头的龙树下跳葫芦笙舞。
2018年7月,在“全国舞蹈展演”活动中,彝族葫芦笙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10月,在“群众文化比赛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中,彝族葫芦笙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荣誉表彰
2002年,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将杨应金命名为“民间音乐艺人”。
2018年7月,在昆明举办的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由彝族葫芦笙舞改变《倮·印》舞蹈作品入选。
彝族葫芦笙舞
葫芦笙舞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迁徙过程中,只剩下母亲玛索和女儿红妹相依为命,红妹长大后,被邻近的一条蛇精卷去,玛索斗不过蛇精,哭得死去活来,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饿,随手采下身边的荞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男孩,并很快长大成人。一天飞来一只怪鸟,不停地叫:“姐姐红妹,姐姐红妹”。他去问母亲,玛索流着泪告诉他红妺的故事。男孩一怒之下,跟着怪鸟来救红妹,怪鸟停在田间一只巨大的葫芦上,不走了,不停地用嘴啄击葫芦,发出奇特的声音。男孩采下葫芦,制成葫芦笙,和怪鸟来到蛇洞,他一吹响葫芦笙,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蛇精在葫芦笙声中不断地呈“S”形扭动,尾巴完全放开了卷着的红妹,直到气绝身亡。姐弟回到家并从此繁衍后代。此后,花倮妇女就以跳葫芦笙舞来驱逐缠在身上的“蛇精”,并流传至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