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鼓词 编辑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温州鼓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中文名:温州鼓词
别名:瞽词、盲词、唱词
始兴年代:清代
流行地区: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
经典剧目:《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代表人物:阮世池
遗产类别:曲艺
遗产编号:Ⅴ-13
渊源背景
阮世池温州鼓词表演
温州鼓词的渊源,鼓词艺人流传着的关于“祖师爷”的讲法。艺人们说温州鼓词的“祖师爷”是唐明皇的叔叔。他从小聪明、善文能诗,谙音律。后因病瞽目,亲尝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词以自娱,于是民间便有鼓词。
执南宋起源说者,无不引用此诗为凭。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生前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诗中描写了鼓词演出的情景,但诗中提到的赵家庄究竟在何处,却至今无可考,成了孤证。而且,也有人认为,诗中描写的并非是温州鼓词,而是北方南下的鼓子词或流行于浙东的陶真。尽管如此,温州鼓词起源于南宋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持明代说者依据《华东地方戏曲介绍》“温州鼓词”一节中的说法:“据老年人季松坡讲,温州鼓词始于于明代,由横阳(平阳昆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古乐衣体,吸收民间曲调逐步发展起来。”又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鼓词”条的解说:“浙江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遗憾的是,这一说法仅仅出于推断,尚缺乏史料考证。
发展情况
温州鼓词有史料可考的为清嘉庆朝。据当时的瑞安学者赵钩所著的《过来语》载:“嘉庆、道光,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挂彩,倾动一时。”该书撰于1806年,书中提及的白门松即瑞安白门乡名叫阿松的唱词艺人。由此可见,温州鼓词在1806年已相当流行。不仅如此,清光绪时瑞安乡绅项崧在《午堤集》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瞽者白门松工唱词,远近争致之,名且出于其乡族以上。”鼓词艺人的知名度居然在本乡望族之上,这几平可以和现代的娱乐明星相美。执明末清初起源说者认为,任何一种艺术从形成到成熟,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甚至上百年。那么,从1806年间温州鼓词已至兴盛这点来看,这一艺术的起源时间大约在十八世纪。
至清末民初,据瑞安老先生林岩贤(东山德的学生)的记口述:在东山德、陈昌牌、彭庆元等活跃曲坛时期,他们的牛筋琴只有七弦,是竖直挂在方凳边上敲奏的。按古琴五声音阶“宫商角微羽”来区分,后由管华山、郑星金等艺人发展为七声音阶,才与世界音乐曲谱接轨。民国时期,温州鼓词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了南、北两派,南派流行于平阳、瑞安一带,风格委婉细腻;北派流行于温州、永嘉一带,风格挺拔刚健。解放后,温州鼓词又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音乐,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戏曲曲牌音乐,产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
表演特征
温州鼓词表演
温州鼓词按表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罚词,曲调文雅,抒情达意,赏心悦目;还有一种叫“大词”,又称经词,也称“娘娘词”,都在庙宇中演唱,其形式颇似一种祭祀仪式。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可以连唱几昼夜。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为主,称为单档。演唱时,艺人的右前安放扁鼓,其下的発脚上系一抱月(梆),前围幔,正中平摆牛筋琴。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艺人又在右前凳脚上挂堂锣或钗,以增加表演气氛。表演时,艺人端坐椅上,左手执拍,右手持鼓签(竹签),敲奏琴、鼓、梆、锣。温州鼓词有其鲜明的说唱特点,它完全依赖于嘴上快慢得当、轻重有序的“口劲”,要求表演者兼生、旦、净、末、丑于一身,做到交代情节要分明,神态表情要逼真,讲究抑扬、顿、挫,辅之以动作、手势,从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纷繁复杂的各种氛围。
唱腔曲调
温州鼓词的唱腔曲调是在不断借鉴、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原始的鼓词曲调平板单调,基本上是吟唱式的上下句结构。后来,艺人们通过吸收民间音乐如小调、田歌等,借鉴戏曲音乐如京剧、越剧、瓯剧、高腔、梆子、黄梅戏,不同程度地套用戏曲曲牌音乐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唱腔和艺术流派,丰富并发展了鼓词。鼓词唱腔板式和戏曲一样,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大致可归纳为“原板”、“慢板”、“快板”、“紧板”、“泛板”、“倒板”、“清板”、“散板”、“数板”等。
温州鼓词常用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大调”等。“太平调”是鼓词基本曲调,也有称之为“太平唱”。分“正太平调”和“反太平调两种,分别为徵调式和宫调式。“吟调”亦称“田歌”,节奏自由,该调在鼓词唱腔中运用比较普遍,乡间百姓大都会吟唱。主要有“相思腔”、“赞叹腔”、“诗赋腔”等。“大调”亦称“灵经大调”或“娘娘词窦”,属徵调式。
主要乐器
鼓词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锣、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音乐结构
温州鼓词音乐是一种板式变化音乐,有9种基本板式,常用曲调有正、反太平调等。它的曲式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往往以一首乐曲为基础,吸收民间小调、歌谣及其他戏曲音乐,运用板式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变奏。
温州鼓词主要分为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于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字准,吐字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等。丁派表演庄重,唱腔平缓,道白自然,用鼓准确,善于演唱英雄人物,艺术风格庄重浑厚,代表曲目有《天宝图》、《拳打镇关西》等。陈派嗓音高亢清亮,音色甜美醇厚,唱腔刚柔相济,音乐可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说唱,艺术风格清丽壮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温州鼓词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分神怪类、讲史类、侠义类、世情类、公案类等,长、中、短篇词目共计约四百余部(篇)。
类别 | 篇幅 | 代表剧目 |
神怪类 | 长篇 | 《封神》、《西游记》、《南游》、《北游》、《东游》、《济公传》、《白蛇传》、《天仙配》等。 |
中篇 | 《张羽煮海》、《天缘配》、《宝莲灯》、《三打白骨精》等。 | |
短篇 | 《猪八戒拱地》、《林香盗宝》、《对课》等。 | |
讲史类 | 长篇 | 《东周》、《西汉》、《三国》、《昭君出塞》、《罗通扫北》、《说唐》、《征东》、《征西》、《反唐》、《月唐》、《残唐》、《长生殿》、《后唐》、《水浒》、《三下南唐》、《飞龙传》、《岳传》、《五虎平南》、《杨家将》、《呼家将》、《英烈传》、《满江红》、《大红袍》、《小红袍》、《万花楼》等。 |
中篇 | ||
短篇 | 《杨志卖刀》、《忠义堂》、《周幽王玩法》等。 | |
侠义类 | 长篇 | 《水浒》、《万花楼》、《八大剑侠》、《绿林奇侠》、《川南三侠》、《大侠刘百龙》、《义侠英雄传》、《眉州大侠》、《英雄二十四侠》、、《五义双侠》、《七美十二侠》、《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七剑十三侠》、《乾坤女侠》、《山东大侠》、《红沙侠》、《荒郊女侠》、《红山女侠》、《雌雄剑》、《电雷剑》、《剑侠奇中奇》、《宝剑金钗》、《乾坤印》、《鹤惊昆仑》、《玉蟠龙》、《大破红莲寺》、《大破白衣寺》、《大破毕华寺》、《天宝图》、《地宝图》、《天板图》、《日月图》等。 |
中篇 | 《武松》、《杨志卖刀》、《忠义堂》、《野猪林》等。 | |
世情类 | 长篇 | 《文君夜奔》、《日月楼》、《九曲楼》、《粉妆楼》、《百仙楼》、《三探圣仙楼》、《连城璧》、《风雨双龙剑》、《宝骑试剑》、《双龙剑》、《七星剑》、《三盒明珠剑》、《梅花剑》、《定汉剑》(又名《白兔记》)、《盘龙剑》、《双剑合璧》、《八宝珠》、《恩仇奇缘》、《墨水龙》、《金如意》、《金丝带》、《十三支金牌》、《八仙台》、《六美英雄传》、《乾坤四面貌》、《梅花英雄传》、《九连环》、《吕蒙正》、《定心珠》、《五玉牌坊》、《五凤图》、《八美图》、《十美图》、《九凤图》、《泪洒美人图》、《太阳图》、《百鸟图》、《紫金鞭》、《飞虎鞭》、《虎雷鞭》、《九龙鞭》、《金玉扇》、《双凤白龙扇》、《十美穿金扇》、《玉羽扇》、《落金扇》、《西厢记》、《荆钗记》、《琵琶记》、《绣襦记》、《合同记》、《合同镜》、《合珠记》、《乾坤银锦记》、《一串珠》、《二度梅》、《双珠凤》、《双玉燕》、《双金牌》、《三门街》等。 |
中篇 | 《荷花阁》、《风雨亭》、《思乡赋》、《节孝文》、《十八滩》(又名《梅花簪》)、《许容图》、《私画容》、《三卖陶娇》、《三摘葡萄》、《闷碗记》、《玉笛番书》等。 | |
短篇 | 《送肥记》、《分芋头》、《妈妈不做寿》、《新旅行记》、《新群英记》、《山岗红波》、《别靠天》、《六号服务员》、《全家上阵》、《一个银元》、《一盆君子兰》《进村前后》、《爱的是人》、《军民鱼水情》、《一个降落伞包》、《一条扁担》、《龙江路上》、《主考》、《熊熊烈火》、《生死与共》、《孤胆英雄—一龙岩》、《出入刀丛》《孤胆英雄一陈金刚》、《恩仇记》、《爱情的风波》、《公共车上》、《罗汉钱戈》、《柜台新风》、《鱼水深情》、《祥林嫂》、《补票》、《投宿》、《彭德怀坐轿》、《夜渡险津》《黛玉哭灵》、《偷诗》、《赶船》、《拷红》、《包公赔情》、《斩鸿恩》、《油郎拾金》等。 | |
公案类 | 长篇 | 《包公案》、《施公案》、《彭分案》、《大破狮子案》、《宋公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李辰妃》等。 |
中篇 | 《颜查散案》、《十五贯》、《徐九经升官》等。 |
温州鼓词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温州地区。但在丽水市青田县靠近温州的部分地方及玉环县的楚门、坎门,上海的南市,安徽的歙县等地也都流行过温州鼓词。
流传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改变,温州鼓词也遇到了一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首先,鼓词演出场所有限。其次,人才吸收困难,经济发达的地区,学习传统曲艺的人不多。最后,艺人追逐经济利益现象突出。最近十来年,大部分温州鼓词艺人在陈十四庙唱《陈十四娘娘》,演唱现代词和传统词的剩余不多,如何传承下去已成为一个难题。(此内容由郭凤芝、吴向毅、吕源于2013年发表)
艺术传承
在词场鼓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随着新技术的革新,以娱乐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新媒体技术日益步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鼓词表演与现代媒介技术相结合,依靠全新的音像技术,实现数字化传播,音像鼓词开始流行。音像鼓词凭借现代传媒技术的强大传播力而成为当下温州鼓词重要的传播形式。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人物
方克多表演温州鼓词
阮世池,1929年10月生(一说1928年1月生),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人。阮世池是温州鼓词第二代代表人物,温州鼓词“阮派”艺术创始人。12岁拜瑞安陶山温州鼓词名词师陶山华(名王启凡)为师,后重师陈宝生、陈阿奴先生,17岁以《十二红》、《五风图》等名噪浙南。其演唱语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传神,唱腔婉约柔和,感情细腻,檀长肢体语言,以刻画大家国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形成了“阮派”唱腔之纤细华美的独特风格。2008年2月,阮世池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克多,1942年生,浙江省平阳县人。1955年方克多师从苏方足先生,学习温州鼓词表演,并得到平阳县音乐家杨大伦先生悉心传授乐器演奏方法,同时还继承了陈昌牌、苏方足两位先生的温州鼓词表演技艺。方克多汲取各家所长,形成“唱词”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其中融合有京剧腔调,吐字清晰发音纯正,唱腔腔婉转流畅,声情并茂,似戏曲又非戏曲,表白、滑口悠远,风格韵味独特。代表作有传统曲目《三请樊梨花》等,现代曲目《红灯记》《沙家浜》等。2008年2月,方克多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志雄,1937年1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49年师从陈月波先生,1951年登台演唱。陈志雄演唱的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韵律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是温州鼓词四大名师之一。其代表作有《八仙贺喜》、《罗通娶亲》、《孔明点兵》、《斩狸猫》、《济公传》等。陈志雄从艺60多年已培养了200多名陈派鼓词学生。2012年12月,陈志雄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温州鼓词是瓯越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瓯越文化长期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反过来也同时影响推动着瓯越文化的不断发展,是瓯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温州鼓词所倡导的忠贞报国、除暴安良、乐善好施、忠孝廉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鼓词艺人的传唱,对生活在温州市井闾巷的布衣商绅、耕作在山野田园的农夫村姑,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和取舍上,有着直接而有效的教化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