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工序繁杂,一般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耗时近20天才能制作出一件苗族芦笙。

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33。 芦笙制作技艺历来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较困难,亟待抢救、保护。 2017年,兴文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宜宾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编号:Ⅷ-33

申报地区: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

历史渊源

编辑

传统手工技艺

东丹甘的《芦笙史探索》,从故事、神话、古文字文献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作者多是通过推测,而没有进行具体论证,另外作者也把葫芦笙、笙与芦笙混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区分。秦序在《芦笙起源初探》及《芦笙起源初探(续)》中,通过历史文献《南诏野史》、《桂海虞衡志·志器》、《岭外代答》等说明“卢沙”就是芦笙的前身始见于南宋的文献及“卢沙”与葫芦笙的区别,同时还说明卢沙和葫芦笙在宋代就是同时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两种乐器,芦笙在明朝时才出现,后才形成这种局面。

戴进权《苗族芦笙的起源浅析》,则从苗族日常习作的历史演变,从苗族风俗、语言、民间音乐等方面进行研究。芦笙源于禾杆笛,后逐步演变而来。

《苗族简史》记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通过对上述“芦笙起源”研究的梳理,笔者认为芦笙应该最初起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由禾杆笛、卢沙等逐步演变,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在人们实际使用当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再通过不同时代芦笙匠人的改造逐渐发展而来。芦笙的结构严谨,制作上具有特殊的材料和工艺要求。芦笙一般由笙管、笙斗,簧片三部分和共鸣管部分构成。苗族芦笙的制作材料主要有铜(做簧片)、竹(做发音管)和木(做气箱)。但是各地的苗族芦笙的外形器色,型号大小及其制作工艺、芦笙匠人技艺的差异又有所不同,芦笙器色因制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笙管长短和数量也不一样,小至十几厘米大到三四米,现经过改进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

工艺特征

编辑

传统手工技艺

昭通市大关县芦笙技艺传承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主要取自苦竹、白杉、桦槁树皮、优质黄铜和铅,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作了创新。他制作芦笙的材料将发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使芦笙在音调上比传统芦笙更准确,造型也更美观,又在高温冶炼黄铜笙簧片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增强了芦笙簧片的弹性及韧性,这样制成的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悦耳,天星“王芦笙”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 。

苗族传统芦笙,为六管芦笙,沿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响铜簧片气鸣发音,其音准的高低,全凭制作工匠特有的辨音能力来确定,他们手工制作的簧片,就能够使所有的主奏芦笙的音准绝对相同;每组5—7支芦笙合奏,也符合和声学原理。

苗族芦笙由吹管、音斗、笙管和簧片等各个不同的部位所组成。这些构件主要是用芦笙竹(苗族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有的亦称之为“苦竹”)、无结逢的杉木树心和经过加工后的钢片等制成。芦室的音阶排列最为常见的有六管六音、五管六音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芦笙制作技艺的提高,现在的芦笙经过一些苗族演奏家的改造,除了原来的五管、六管之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又有了八管、十二管、十六管和十八管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芦笙乐器在演奏中的艺术表现力 。

吹管:是一根长约50 厘米直接插入音斗的通心短竹,一般为直径约2至3厘米粗细。

音斗:用特种木质felJ 空而成的长圆形共鸣箱, 一般是刚好够一个人双手合握或者是稍大一点。一端留有接口以备插吹管,另一端接上长约10 厘米左右的跟吹管粗细相当的短竹(注:长条形圆筒音斗不用此短竹),底部用蜡封闭。中间凿有两排并列的插笙管的六个洞眼。

笙管:为六根长短不一的垂直插入音斗的通心竹管,并在靠近音斗的适当位置镶有簧片和各钻有一个按音孔。笙管的长短因地区而言,有的仅是十几厘米长,有的则高达十多米以上而只能摆设于固定位置。部分笙管的稍尖还套上一个葫芦作震音或装饰用。

簧片:是芦笙的关键部分,簧片最初是用竹片制成,现在均用铜片。

共鸣筒:为打通竹节形成两头空通的竹筒,也有用封底竹筒做成的,均套在笙管的稍端作扩音用。部分还在其中套上一个薄竹膜换成的三角形共鸣器。

工艺流程

编辑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有几十道工序,制作艺人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一般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主要工艺流程,特别是削制吹管、共鸣筒和打磨簧片,全凭手感来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轻重度,其中最关健的是打磨簧片和定音,簧片缝隙的宽度和簧片的音色决定了芒筒芦笙质量的好或次,因此需要有非常熟练且经验丰富的艺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听来保障,有人把这个特殊工艺称之为“视听艺术”,通常一套八支芒筒芦笙的制作周期近20天。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1、乐舞文化:芦笙作为-3~作乐乐器,最先开始赋予其奏乐功能,致使形成独特的乐舞文化。早文献记载,苗族人在吹奏芦笙时已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舞步。如:清朝时期的文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在该文献记载中,生动形象的描述出芦笙舞的动作、形态。这种独特的芦笙舞蹈一直传承到今天,现代的苗族人仍一边吹芦笙,一边滚翻、吊挂及道背等,技巧娴熟,动作敏捷,无不让人感叹。芦笙舞蹈成为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舞蹈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祭祀文化:芦笙在苗族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以音代言的工具,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都能够见到芦笙,通过芦笙营造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在苗族祭祀活动中,芦笙不仅是乐器,更是拥有通灵功能的法器。在丧葬仪式中,通过奏响芦笙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及尊重,也表示对亲友乡亲的问候。芦笙作为沟通阴阳两界的法器,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曲子。如:在祭祀开始时吹奏《天亮曲》;在出棺时吹奏《送别曲》,此曲一响,亲朋好友都会失声痛哭。虽然吹奏的曲调不复杂,但是沉郁的曲调使丧葬仪式显得庄严。除了一般的祭祀活动,苗族还在祭祖活动中也使用芦笙,在芦笙下跳舞,唱苗歌,表达怀念先祖的思想感情。

3、婚恋文化。芦笙不仅是苗族人民的娱乐工具,同时也是男女传达爱慕之情的纽带。芦笙发展到现在,婚恋文化仍在发展。当前,较为流行的是苗族青年男女通过芦笙举办盛会,在盛会期间,青年男女都会盛装出行,几个男青年为一组,轮换吹芦笙进场,女青年紧跟男青年进入到盛会场地,并围城圆圈,跟随着芦笙节奏欢快跳舞。当盛会举办到高潮时,男青年就会对着心仪的女青年吹奏芦笙,表示爱慕之意。同样,女青年若有心仪的男青年,则会将定情之物挂在他的芦笙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芦笙的音调与所表达的语言内容融合为一体, 当吹奏出固定曲调模式时,人们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导致在苗族形成一种奇趣的文化现象一一芦笙“语” 。

4、表演文化:芦笙作为一种集歌、舞及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经过长期发展,人们根据芦笙舞曲,举办坡会。坡会是苗族人民为了祭祀祖先、庆贺丰收或者交流情感的节日,在各个乡镇村屯都会举办坡会。如:苗族人民在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只有在初二时吹完芦笙方可出门,初三到农历十七是集体娱乐时间。苗族坡会一般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之间,当地居民根据坡会举办时间,依次命名为“三坡” “十七坡”。发展至今, 已列入到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中,每年都会吸引上千万旅客参与。近几年,政府己开始对芦笙文化加以重视、保护及利用,通过利用芦笙文化来举办民族节庆,进而提高其知名度,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传承现状

发展相对较缓慢,有些文化内容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弱化其功能。鉴于此种情况,应加大芦笙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创新传承途径,使芦笙文化得到长远发展 。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像王杰锋这样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莫厌学,男,1951年11月出生。2007年6月,莫厌学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雷山县申报,申报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王杰锋,男,1960年2月出生。2007年6月,王杰锋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大关县申报,申报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保护措施

传统手工技艺

1、完善政策保障:中国政府已将芦笙文化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将其保护起来。还需要完善各项政策保障,如:可通过行政手段将苗族芦笙文化加以保护,向当地苗族人民讲解芦笙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其保护意识,只有让芦笙文化在苗族人民群众中得到流传,才能够推动长期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由于苗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青年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大多数地区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也就不能较好的传承芦笙文化。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创办当地教育,培养各个年龄段的传承人才,让他们安心致力于芦笙文化的研究,对芦笙场地、芦笙舞蹈进行创新。此外,通过借助学校教育,让上学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芦笙文化教育,受其熏陶,使他们发自内心热爱芦笙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芦笙编舞能力,让芦笙文化发展与他们的成长向并存。

3、打造品牌效应:苗族地区应打造芦笙文化的品牌效应,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芦笙文化、了解芦笙文化、研究芦笙文化。努力打造为国家级的节庆品牌;通过文艺作品,传播芦笙文化;也可将芦笙作为旅游工艺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芦笙文化。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大关县文化馆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项目原保护单位云南省大关县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大关县文化馆。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展览

2014年11月,在“苗疆圣地”2014苗年节上,贵州雷山县非遗传承人代表队集中展示了包括苗族芦笙制作技艺1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6月,在卡拉广场举行主题为“云上丹寨·大美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比赛中,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亮相其中。

荣誉表彰

传承人莫厌学制作的红木笙被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十大民间工艺精品收藏。

文化轶事

编辑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苗族芦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平的使者、团结的化身、友谊的桥梁。苗族芦笙不仅盛行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省区,而且已走向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走向了世界。

传说中芦笙是苗族的母亲;战争中芦笙是苗族战斗的号角;逢年过节、丰收喜庆、婚丧嫁娶、谈情说爱、迎亲送客时芦笙是苗族表达情感的工具,从古歌、传说到日常生活无不留下芦笙的烙印,苗族离不开芦笙。